投資者翹首以盼的大型科技股财報終于在奈飛的牽頭下正式掀開了帷幕。隻不過,奈飛的大翻車卻來得有些猝不及防,令華爾街直呼「傻眼」。
盡管市場對奈飛使用者增速放緩已有預期,但該公司一季度流失了20萬使用者,這讓投資者感到措手不及。
受Q1糟糕表現拖累,奈飛盤後暴跌逾25%,拖累Roku、Spotify、迪士尼等流媒體個股也在盤後大跌,亞馬遜、微軟和「元宇宙」Meta等科技股也齊跌。
市場人士指出,
在科網股一季度股價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投資者更需要漂亮的業績和指引堅定持股的信心。特别是在未來的增長和利率的路徑如此不确定的當下,投資者的日常工作将變得比平時更加依賴資料。
奈飛是率先公布财報的大型科技股。它的财報「雪崩」,或将促使分析師重新考慮對整個行業的預測。
科技股财報開局不利,哪些不利因素在「作祟」?
一些政策師表示,考慮到企業面臨的諸多風險(成本壓力、消費者需求、俄烏沖突、疫情),業績向下修正的趨勢應該會在目前财報季再度上演。
受以上風險影響,機構下調了一季度業績預期。FactSet的資料顯示,标普500成分股公司的盈利預計同比增長4.7%,為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增幅。

高盛指出,利潤增長疲弱将主要集中在非必需消費品和必需消費品等行業。随着通脹加劇,這兩個行業今年第一季度的收益預期均有所下降。
另外,由于俄烏沖突的影響,與主要專注于美國銷售的公司相比,那些在歐洲有大量營收敞口的公司将在本财季面臨風險。
根據此前披露的公開聲明和證券備案檔案,在應對資産出售、關閉和制裁的影響之際,西方企業在俄業務已累積了數百億美元的巨額損失。據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稱,已有超過600家西方公司表示,它們将退出或削減在俄羅斯的業務。
如奈飛在财報上所透漏的,公司已為退出俄羅斯業務「買單」。退出俄羅斯市場令其損失了70萬使用者,如果業務在俄羅斯繼續開展,一季度訂閱使用者數将出現50萬的增長。
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西方企業與俄羅斯相關的資産減記将會延續到本輪财報季之後,未來損失的程度部分也将取決于俄羅斯經濟是否能在今年晚些時候複蘇。
特斯拉财報公布在即,能挺住嗎?
當地時間4月20日美股盤後,特斯拉将公布2022年Q1财報。
由于汽車行業此前已經公布了一季度的傳遞資料,是以對當期業績并不會有太大的疑問。不過考慮到特斯拉股價中本身就蘊含了高速成長的預期,市場将密切關注其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速。
目前分析師一緻預期是,今年一季度特斯拉能實作178億美元的營收(同比+71.2%)和每股2.27美元(+144%)的利潤。
另外,在全球大通脹的背景下,特斯拉的營業利潤率将受到投資者的額外關注。憑借強大的定價權,該公司得以将供應鍊成本轉嫁于消費者。這點優于很多汽車生産商,一季度其表現也将備受矚目。
分析師指出,過去兩個财季裡,特斯拉的平均售價一直在上升,以抵消成本上漲和供應鍊問題的影響。預計周三不會爆出特斯拉電動汽車需求方面的任何問題。
嘉盛集團全球研究主管Matt Weller表示,特斯拉近幾年相對競争對手更好地應對了晶片短缺的困境,傳遞車輛有望保持每年增加50%左右的速度。
近期特斯拉股價呈現在1000美元附近企穩的信号。如果一季度财報好于預期,多頭或利用目前支撐位,借勢上攻4月初高點1100美元區域。而如果财報令人失望,股價或擊穿900美元一線上軌支撐,掃清擴大下行的障礙。
哪些公司财報仍然可期?
通常而言,利潤增長是驅動股價上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以尋找财報季機會中,找到獲得超預期利潤的公司就成了市場把握行情的出發點。
分行業來看,分析師預計,由于油價走高,第一季度能源行業收益将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而原材料行業獲利料也将受益于價格飙升。
回顧一季度,受益于全球油價上漲的紅利,能源股成為美股市場上的大赢家。美國銀行表示,盡管能源今年以來大幅跑赢大盤,但在高通脹和現金收益率上升的背景下,其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
同時,分析師預計,即使成本上升,今年美國大公司的利潤仍将保持增長。在投資者對美聯儲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脹的計劃感到焦慮之際,企業一直在展示它們能夠實作盈利增長,這支撐了股市的牛市。
下周,「FAANMG」其餘成員蘋果、微軟、Meta、谷歌、亞馬遜都将披露業績。作為參考,如果投資者可以看到它們交出好成績,這對股市來說将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推動因素。
編輯/phoebe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内容之準确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确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