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作者:小鐵說曆史

前言

早在1951年,中央就明确訓示,全軍以“德、才、資”三個标準,結合現任職務,來确定級别。一年後,幹部評級制度出台,其中兵團幹部分為正兵團,副兵團,準兵團三個級别。到了1955年全軍評定授銜時,就主要依靠級别授銜。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正兵團級,就會評為上将,副兵團級則大多數評為中将,少部分評為上将,最後的準兵團級會評為中将,如成鈞時任防空軍副司令員,被授予中将軍銜。

但是在新中國的曆史上,有一位叫文建武的幹部,從1929年就參加革命,官至第二十一兵團副司令員,建國後卻未被授銜。按照正常的情況,他應該被授予中将或者上将軍銜,那麼為何未被授銜呢?發生了什麼?

從農民到紅軍後勤上司

從“德、才、資”三個标準,我們首先來看文建武,幾十年來參加革命的表現和做出的功績。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圖|文建武

文建武出生在湖北省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父親就去世了,跟着改嫁的母親搬遷到鐘鋪垸生活。1928年,鄂豫皖地區爆發農民暴動,文建武的家鄉也成立了農民協會,組建農民赤衛軍,維護農民的權益。

期間,他結識了一些進步人士和中共黨員。受到他們的影響,他逐漸接受進步思想,初步懂得一些革命道理。他明白了,農民不是天生就要被壓迫的,隻有反抗才能保護自己的權益,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次年5月6日,立夏節起義爆發。爆發當晚,文建武的哥哥勸說,讓他去湖北避避風頭,不要參與其中,這是很危險的。可文建武不聽,坦然地說:“我很了解共産黨,他們絕對不是你們說的那樣,他們是好人,是為窮人說話,撐腰的人。”

說完,他不顧家人的阻攔,毅然加入暴動,參加革命。這次起義後,文建武加入農民協會,被推舉為鄉蘇維埃政府秘書。1930年的春天,鄂豫皖邊特委成立了,文建武告别親人,加入紅軍的隊伍。

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文建武被任命為第十一師經理處秘書,主要負責籌劃紅軍的糧食和财政事務。不久,蔣介石調集大軍,圍剿各個根據地的紅軍。紅軍憑借奮勇向前的精神,進行反圍剿鬥争。

戰鬥中,文建武作戰勇敢,工作積極,很快被黨組織接納,成為一名黨員。紅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退出鄂豫皖根據地,輾轉四川,開辟川陝革命根據地。在組織的任命下,文建武擔任紅三十軍的參謀主任,主要負責軍隊後勤工作。

當時川陝根據地剛剛成立,紅四方面軍又處于敵軍封鎖中,各項物資供應很緊張。文建武和後勤部,醫院等部門的同志們,為此愁得睡不着,隻能積極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保證軍隊各方面的供應。

像當時軍部和各個部隊的距離很遠,聯系很困難。為了及時溝通戰況,上級下令各個部隊要和軍部架設電話線,友善及時溝通。可他們處于封鎖中,物資本就緊張,上哪裡去找那麼多電話線呢?大家愁得直皺眉,一籌莫展。

就在這時,細心的文建武想到,軍閥田頌堯部隊潰敗撤退時,曾經留下不少電話線,或許能用。于是他們把那些舊電話線收集起來,測量距離,合理利用,很快解決問題,架通幾百裡路的電話線,保證部隊的通訊。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還有川陝根據地傷病員的安置。當時紅軍和川軍戰鬥比較多,紅軍增加了很多傷病員,如何安置他們是一個大問題。為此文建武訓示後方醫院,想辦法修建防空洞,一定要保證傷員的安全。

一天,他專門來到醫院,檢視防空洞的修建情況。當他看到防空洞還未修好時,心裡焦急不已,找到醫院政治部主任,着急地問:“防空洞怎麼還沒有修建好啊?”這位主任還沒有意識到什麼,隻是随意地說:“沒有木材啊,是以沒有修好。”

文建武指着醫院東邊,南邊的大山,嚴肅地說:“你看,那裡不都是樹木嘛?為什麼不安排人去砍呢?做什麼工作都要有責任心啊,要積極主動想辦法,克服困難。醫院的目标這麼大,很容易遭到敵襲,一旦遇到敵襲,醫院那麼多傷病員怎麼辦?”

在他的督促下,防空洞很快建好了,傷病員也得到很好的安置,安全有了保障。

而這隻是一件小事,在後勤部門,從戰士的衣食住行,到柴米油鹽,事無巨細,都需要文建武一一過問。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他始終秉持認真負責的态度,一絲不苟地進行工作,保證部隊的正常運轉。

他對部下幹部的管理,也很嚴格。有一次,部隊連續打了好幾個勝仗,繳獲不少銀元和物資。同志們都覺得有了這些物資,緊巴巴的日子過去了,于是不太在意地将這些物資堆在倉庫裡,不統計也不妥善存放。

文建武檢視倉庫時,正好發現這一問題。他毫不客氣地批評:“這些物資是我們的戰士們在前方打仗,流血換來的。我們做後勤工作,應該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部隊雖然繳獲不少物資,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節約,把錢用在刀刃上。”

冬天來了,他立即組織人力,物力,準備冬天的棉衣。當他看到倉庫裡有一架縫紉機,就想方設法搞到機針,縫制衣服,為部隊省下一些費用。每當部隊轉移,他總會親自幫傷病員擡擔架,幫助解決運輸醫療器械的問題。

由此可見,文建武在德行上,是一個出色的人。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革命事業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艱難的長征時期,文建武升任為紅四方面軍的供給部部長。長征路上艱苦卓絕,人煙稀少的環境,部隊的物資供應更是一個大問題。但他沒有退縮,跑前跑後,挑起為全軍籌集糧食和物資的重擔。

從馳騁冀南到轉戰鄂豫陝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文建武被任命為一二九師司令部的第一科科長,跟随部隊奔赴晉東北抗日前線。1938年1月,根據黨中央指令,一二九師抽出兵力成立八路軍東進抗日遊擊縱隊,文建武調任縱隊參謀長。

不久,在陳再道的率領下,縱隊奔赴冀南,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開辟冀南平原抗日根據地,文建武出任冀南軍區參謀長。這年冬天,日軍對冀南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占領了一些縣城。為了抵抗日軍,文建武帶領部隊開展遊擊戰争,屢建戰功。

一次,部隊在活動時,不幸遭遇敵襲,來勢洶洶。他們一邊反擊,一邊撤退。為了不暴露軍區機關,文建武下令機關人員先撤退,他帶着一支部隊掩護主力轉移。當時他們正處于沙漠地區,密集的子彈射出,揚起塵沙,迷得人睜不開眼。

由于日軍火力太猛,他們被困在沙漠一天一夜,沒有糧食,沒有水喝。到了夜晚,寒風呼嘯,氣溫下降,戰士們不得不依靠在一起,抵抗寒冷。

文建武卻笑着說:“同志們,你們覺得苦不苦啊?當年長征,我們爬雪山,過草地,那個時候沒有沙漠,沒有風沙。現在我們被困在沙漠裡,這舒适柔軟的沙漠裡倒别有一番情趣呢!”說完,大家都笑出聲了,緩解悲觀和消極的情緒。

沙漠真的有情趣嗎?肯定沒有。隻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夠以開玩笑的語氣,緩解戰士們的情緒,可見心理強大,意志堅定。等到天亮了,文建武讓人趕着牲口到處跑,激起塵土,假裝他們還在沙漠裡,迷惑敵人的視線。他們則趁機轉移,成功解決了危機。

1940年5月,冀南軍區和東進縱隊合并,原東進縱隊改編為新七旅,文建武擔任政治委員。不久他帶領部隊,參加破襲德石路戰鬥和著名的百團大戰,建立戰功。次年秋天,文建武調任新四旅政委。

這時抗日戰争也開始進入最艱難的時期,日軍開始對冀南地區,實行合圍,掃蕩,襲擊,大舉進攻八路軍。其中文建武經曆了日軍對冀南根據地,進行規模最大的一次鐵壁合圍。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那天清晨,日軍出動3萬多人,對根據地突然發動襲擊。由于事發突然,八路軍沒有收到情報,沒有及時轉移,很快就被敵人包圍。他們步步緊逼,進一步抵達八路軍根據地。文建武和其他八路軍戰士們,臨危不懼,機智果敢,沉着帶領部隊從各個方向突圍出去,粉碎了敵人的包圍圈。

幾個月後,日軍再次進行合圍,掃蕩。經過幾次反掃蕩鬥争的文建武,積累了經驗,立即組織部隊跳出敵人的包圍圈,讓敵人的合圍計劃破産。後來,他又率領部隊在外線攻擊敵人,殲滅不少敵人,繳獲大量物資。

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後,毛澤東決定在鞏固華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同時,派遣部隊開辟河南,華南抗日戰場。同時抽調一部分幹部南下中原,加強中原的抗日力量,文建武就是其中一員。他奉命帶領兩個幹部大隊,南下渡過淮河,到達新四軍師部,參加戰鬥。

抗日戰争勝利後,國民黨為了奪取中原,調集大量兵力向中原解放區前進。根據中央訓示,新四軍向國民黨部隊發起桐柏戰役,并于戰後與其他部隊會師,成立中原軍區。文建武擔任縱隊司令員。

此後一段時間,文建武一直活躍在中原地帶,一邊和國民黨軍談判,一邊堅持自衛反擊戰,牽制國民黨軍的力量,配合華北作戰。這段時間,由于國民黨軍的封鎖和包圍,他們的生活十分艱苦,極度缺乏物資,隻能吃着野菜和水煮過活。

解放戰争爆發後,國民黨大軍立即炮轟中原軍區。中原軍區制定方案,決定分三路突圍,文建武率領部隊從北路突圍。他們先撤出宣化店,穿越平漢鐵路和棗陽平原,再渡過丹江。曆經幾天幾夜的急行軍,才順利渡江。

渡過丹江,他們繼續向荊紫關前進。荊紫關是一處天險,地勢險要。當他們來到荊紫關腳下,就發現胡宗南的部隊已搶先占領要口,擋住了前進的道路。文建武指揮部隊,浴血奮戰,沖破關口,直抵陝南,才擺脫了敵人,取得突圍戰的勝利。

1946年8月,文建武被任命為豫鄂陝軍區司令員,奉命帶領部隊開展遊擊戰,在豫陝邊界建立根據地。在這裡建立根據地,有很多有利條件。當地地理條件優越,适合開展遊擊戰争,加上當地群衆基礎較好,遊擊隊的力量發展很快。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但也有不利的地方。那裡地處偏僻,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人們的生活很艱苦。部隊的生活同樣如此,活動困難,财政供養難以保證,經常忍凍受餓。如此一來,文建武的身體越來越差,經常腹痛難忍。

他還有嚴重的神經衰弱,雙重疼痛下,經常被折磨得徹夜難眠。原來自從部隊突圍以來,他的身體就越來越差,疼痛難忍。隻是戰事緊急,他選擇一直隐瞞病情,悄悄忍受痛苦,突破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包圍。

來到陝南後,很多指戰員們都要求離開陝南,到華北去。可文建武卻臨危受命,帶病扛起建立根據地的重任。他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自己獨自吞下疼痛,最終建立發展根據地。

那麼最終他未被授銜的原因,是否和他的病情有關呢?

遺憾壯志未酬

其實曆經将近兩年的艱苦作戰,文建武的身體确實極度虛弱。回到太嶽解放區後,在上司的再三勸說下,他離開了部隊,到長治縣治療休養。

次年7月,人民解放軍進入戰略進攻,文建武擔任晉冀察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的政治委員。因為他還在養病,沒有跟着部隊出發。又過了将近一年,他被任命為豫西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當時他的病情還未完全痊愈,就匆匆奔赴豫西上任。

豫西解放區位于河南西部,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但國民黨部隊仍然占領部分城市,負隅頑抗。特别是在農村,土匪活動十分猖狂,經常下山燒殺搶掠,危害百姓。為此豫西軍區決定,由文建武率領部隊,到盧氏縣消除匪患。

剛來到盧氏縣,文建武調查情況後,就率領部隊進行兩次試探性強攻,結果損失嚴重,不得不另尋他策。他望着懸崖峭壁的寨子,苦苦思索。如果他們把這個寨子包圍起來,斷絕他們和外界的一切聯系,應該可行。

他當機立斷,包圍寨子,再趁機攻擊,果然不到一個月,敵人由于沒有糧食,支撐不住了,紛紛四處竄逃。完成剿匪任務後,他投入淮海戰役,擔任豫西軍區司令員,主持豫西軍區的工作。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淮海戰役勝利後,國民黨部分武裝依舊活躍在河南地區,活動猖狂,嚴重危害人民的生活。在組織的安排下,成立河南軍區,文建武擔任軍區副司令員,奉命帶領部隊進山剿滅匪徒,穩定河南地區的社會秩序。

經過詳細研究,他奔赴伏牛山一帶,準備剿匪行動。他将指揮部設在一個簡陋的窯洞裡,在牆上挂滿地圖,作為指揮部和卧室。在這個小窯洞裡,他和同志們夜以繼日,徹夜不眠,陸續指揮長達兩個月的戰鬥。

剿匪過程中,他一邊注意政策瓦解敵人,一邊告誡同志們,要正确執行黨的政策。事無巨細,他都要親自審閱作戰指令,認真審查每一份報紙,稿件,傳單。隻要發現有一處不妥,他都要加以改正,耐心說服同志們,讓他們認識到重要性。

兩個月後,文建武的剿匪行動取得重大勝利,共剿滅1萬多匪徒,繳獲大量槍支彈藥。他取得的成就和成果是巨大的,得到黨組織的肯定,也得到廣大人民群衆的肯定。

然而大家都不知道,他正在忍受着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就在剿匪時期,他的身體經常疼痛難忍,有時竟疼得一直打滾,滿頭大汗。為了減輕疼痛,他讓警衛員們輪流用拳頭頂着他的腹部,以此來減輕疼痛。

這無疑是一種酷刑,何況他還要堅持主持剿匪工作。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以超常的毅力,堅守在剿匪戰線上,直到完成剿匪任務。沒人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這個年僅38歲的指揮員,經曆了多少難捱的夜晚。

1949年11月,第二十一兵團在湖南長沙成立,文建武調任兵團副司令員兼任參謀長。年底,他剿匪歸來,準備奔赴武漢的中南軍區報到。但就在他準備動身上任時,病情再次發作,疼痛難忍。

原來他已患上癌症晚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也就是說,他在身患癌症晚期的情況下,還在堅持為黨工作,堅持為人民服務,這是一種何等堅毅的毅力?他到底承受了多少痛苦?

他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不得不轉到首都北京治療。到北京後,他頑強地和病魔作鬥争。他希望疾病能早日痊愈,希望能戰勝病魔,早日重返工作崗位,繼續為新中國奮鬥。可他沒想到,他的癌症已蔓延整個腹腔,已經無法動手術了。

也就是說,他已經藥石無醫,隻能等死了。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圖|李先念

身邊的從業人員和上司們,得知這個消息,都萬分悲痛。他是中國解放軍指揮員的一名優秀将領,能文能武,有着一顆赤誠之心。李先念曾經就自豪地評價過他:“文建武,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能文能武。”

他的評價恰如其分,文建武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是博聞強識,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喜歡音樂,能詩善作。他酷愛讀書,喜歡不斷充實豐富自己的知識。曾經在艱苦的戰鬥時期,他就經常利用間隙,研讀《孫子兵法》等書籍,提高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

即使在治病期間,他還在堅持學習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了解黨的政策方針,閱讀各方面的書籍,以便将來更好為人民服務。1950年10月1日,文建武在病床上,度過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本應該是歡慶的日子,他的病情卻日益惡化,渾身軟弱無力,身體日益消瘦。

他很明顯意識到,自己要不行了。他看着舉國歡慶的國慶節,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看到新中國朝氣蓬勃,他感到很欣慰。可想到自己孱弱無力的身體,不能繼續為新中國奮鬥,又感到無限惋惜和遺憾。

臨走前,他寫道:“親愛的孩子們,我是病得九死一生了,本來,我是不怕犧牲的,但是我又不願意就這樣死去,還有革命事業沒有完成,還想繼續奮鬥,可我不能了。你們要好好學習,尊敬老師,聽媽媽的話,以後鍛煉成為優秀的革命後代,将來為中國貢獻出你們的一份力量,你們會獲得幸福的。”

1951年1月15日,就在全軍即将評級時,文建武離開人世,享年39歲。他最後一次任職,是兵團副司令員,本來按照規定,他應該被授予副兵團級或者準兵團級。可惜随着他的離世,這一切都沒有了。

文建武:1929年參加革命,官至兵團副司令員,為何建國後未被授銜

如果他沒有去世,按照他幾十年來對革命的貢獻和做出的功績,在1955年授銜時,很大可能被授予中将軍銜或者少将軍銜,可惜随着他的離世,這一切都成了曆史,變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在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文建武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本應該在一展抱負,繼續奉獻的年紀,他卻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