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是最讨厭的人,一個是最喜歡的人,王夫人為何給兩人請太醫?

人生在世,皆有喜好。

王夫人作為榮國府的管家人,有喜歡的人也有讨厭的人。

王夫人最喜歡的人是王熙鳳。兩人都出自王家,未出嫁前就是親人,先後嫁入榮國府後,兩人互相配合管理榮國府,感情更深厚。

王夫人最不喜歡的人是林黛玉,她将晴雯比作林黛玉,而且絕情攆走的做法,透露出對林黛玉的厭惡。

一個是最讨厭的人,一個是最喜歡的人,王夫人為何給兩人請太醫?

平時王夫人對待兩人有不同的表現,但是在請太醫治病之事上,卻做得一視同仁。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一文中,林黛玉和賈寶玉兩人正說話,隻見丫頭來請吃飯,遂都往前頭來了。王夫人見了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過這麼着。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

《紅樓夢》第七十七回一文中,查抄大觀園後,王熙鳳病倒,中秋已過,鳳姐病已比先減了,雖未大愈,可以出入行走得了,仍命大夫每日診脈服藥,又開了丸藥方子來配調經養榮丸。因用上等人參二兩,王夫人取時,翻尋了半日,隻向小匣内尋了幾枝簪挺粗細的。王夫人看了嫌不好,命再找去,又找了一大包皮須末出來。

通過兩個細節可知,王夫人分别為林黛玉和王熙鳳請過太醫。

一個是最讨厭的人,一個是最喜歡的人,王夫人為何給兩人請太醫?

王夫人為何會這樣做?因為動機不一樣。

表面上,都是因病請醫。

王夫人派人給林黛玉買天王補心丹,脂硯齋寫下眉批:寫藥案是暗度颦卿病勢漸加之筆,非泛泛閑文也;派人給王熙鳳買人參配藥,也是因為鳳姐的“血山崩”沒有完全康複。

事實上,王夫人為兩人請太醫,動機不同。

王夫人給林黛玉請太醫之後不久,賈元春利用賞賜端午節禮,暗示出金玉良緣,指定薛寶钗當作準弟媳。這個突然變故透露出王夫人為林黛玉請太醫的真實原因。

一個是最讨厭的人,一個是最喜歡的人,王夫人為何給兩人請太醫?

賈元春省親當晚,對林黛玉和薛寶钗一視同仁。按照賈母的想法、賈寶玉的心思,她應該優先選擇林黛玉為弟媳,但是端午節前突然標明薛寶钗,促使她下定決心的,其實就是王夫人請太醫。

鮑太醫給林黛玉診病,治病固然重要,但同時也對林黛玉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了摸排。從事情的結果來看,名為給林黛玉請太醫治病,實為對林黛玉進行“體檢”。

王夫人給王熙鳳請太醫目的很簡單,就是盡快治愈王熙鳳的“血山崩”。

一個是最讨厭的人,一個是最喜歡的人,王夫人為何給兩人請太醫?

動機的背後是利益,王夫人這樣做屬于情理之中。

“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醜”。王夫人作為普通人,所做一切都與自己的利益有關。

她請太醫檢查林黛玉的身體,并将她從兒媳婦的人選中剔除,符合四大家族利益。

護官符上說得清楚,四大家族互有聯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賈母從史家嫁入賈家,王夫人、王熙鳳從王家嫁進賈家,薛姨媽從王家嫁入薛家,按照這種姻親方式,薛寶钗嫁給寶玉,符合賈家、王家和薛家的整體利益。

一個是最讨厭的人,一個是最喜歡的人,王夫人為何給兩人請太醫?

利益的背後是人性。王夫人的做法符合人性本質。

在很多人的眼裡,王夫人是一個惡人,她逼死金钏兒,攆走晴雯、芳官、四兒,留下惡名。但是王夫人也并非十惡不赦,劉外婆認為她是一個憐老惜貧的善人,二進榮國府,劉外婆家中不十分艱難之際,王夫人仍給她100兩銀子,讓她做生意有本錢,從根本上解決了生活危機。

善惡一體兩面,一面是惡人一面是善人,這是人的本來面目。

王夫人不喜歡林黛玉的原因很多,林黛玉自幼體弱多病,一進榮國府,她當衆說出自己從會吃飯時就要吃藥;林黛玉率真灑脫,言行舉止皆與衆不同,與道德淑女要求格格不入。

封建社會中,封建道德是最重要的評判标準,血親關系是最重要的社會關系,兩個原因左右着人們的社會取向和處事方式。

王夫人請太醫給林黛玉和王熙鳳看病,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依據病情結果和親疏關系,有針對地做出相應的選擇,屬于人之常情。

一個是最讨厭的人,一個是最喜歡的人,王夫人為何給兩人請太醫?

是以,王夫人的做法沒有錯。

作者:小涵讀書。一個有溫度的人,有一支帶溫情的筆,熟讀不同版本《紅樓夢》,我不挖熱點,不追八卦,隻求每天寫一個《紅樓夢》的新故事,在不斷探尋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

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