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人能夠在失敗之中崛起?雙因素理論給了答案

為什麼有人能夠在失敗之中崛起?雙因素理論給了答案

什麼是雙因素理論?心理學家弗雷德裡克·赫茨伯格認為,薪資、工作環境、同僚關系隻是兜底的“基礎因素”,隻能讓你不讨厭這份工作,而真正激勵一個人的是挑戰、認可、責任感以及個人成長等動力因素。

做情感導師的階段,問過一位原諒背叛者的朋友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不離婚?”

那位朋友回答:“為了孩子,我不希望孩子在不健全的家庭環境下成長。”

我說再想一想,那位朋友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對他還存在一絲希望,不對,是我不願意毀掉我的家,我想要給彼此一個機會,一個能夠重新生活在一起的機會。”

為什麼有人能夠在失敗之中崛起?雙因素理論給了答案

沒有跟背叛者離婚,一是孩子,二是自身,三是現實生活問題,四是心中的愛意。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是人們在遭遇背叛後,願意與背叛者生活在一起的動力因素。

與痛改前非的背叛者生活在一起,但是卻時刻被折磨,是所找到的動力因素不對,是沒有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是對自己不夠自信,不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能夠守護好自己的婚姻,也不相信背叛者會一心跟自己生活在一起。

然而,人生有很多無奈的事情,好比背叛這件事,作為人的我們,根本無法阻止它的到來,隻能被動接受自己婚姻的失敗。

既然選擇了原諒,就要用心去愛自己,而不是跟背叛者你死我活,這不符合原諒的初衷,也不符合内心真實的意願。

為什麼有人能夠在失敗之中崛起?雙因素理論給了答案

想要讓瀕臨毀滅的婚姻重新煥發生機,你就要找到真正的“動力因素”,也就是為什麼你依然願意跟對方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找到之後,用心觀察、感受背叛者的悔改态度、行為,你就能夠與痛改前非的背叛者重新開始一段新的美好生活。

以原諒背叛者為例子,是想告訴朋友們:想要在失敗之中崛起,你必須要找到屬于你的動力因素。

為什麼這麼說?

一、你的初心是否還記得?

為什麼有人能夠在失敗之中崛起?雙因素理論給了答案

工作的初心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賺錢,我認為并不是,我認為人們工作的初心是想要展露自己的社會價值,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以及通過這些事情,獲得更好的人生。

财富、社會地位、事業、個人在行業内的影響力,通通都是實作自己初心的途徑,并非是工作的目的。

在工作之中找到自己的初心,也就是動力因素,你就能夠找到工作意義與價值,根據自己所堅守的,你就會知道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

暫時不賺錢沒有關系,隻要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行,因為工作能力越強,賺錢的速度越快,對機會的掌控度越高。機會不是留給有緣人的,是留給有心人的。作為一名職場人,或者創業者來講,應該謹記這一點。

為什麼有人能夠在失敗之中崛起?雙因素理論給了答案

事業失敗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在面對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後,失去了自己的初心,找不到自己的動力因素,對于當下所做的工作無心亦無力。

“我已經失敗了”“我不可能重回巅峰了”類似的想法,會讓事業失敗的人一蹶不振,難以在失敗之中崛起,希望朋友們能夠杜絕這種想法,以一顆不服輸的心,面對自己的失敗,以一顆理性的心,不斷檢討自身的不足。

二、結婚的動力因素

結婚的動力因素是“我愛你”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結婚的動力因素不僅僅在于對所愛之人的欣賞,還在于對所愛之人的依賴與信任。

換言之,你認為對方是一個能夠帶給你美好生活的人,你認為對方能夠給你更多更持久的幸福感,是以你才會與對方結婚。結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所愛之人得到幸福,是為了讓所愛之人給予自己更多的幸福。

為什麼有人能夠在失敗之中崛起?雙因素理論給了答案

然而,面對失敗的婚姻,人們總是覺得自己是為了給所愛之人幸福才結婚的。

“我的付出比我的丈夫要多”“我拼命工作,我的妻子在幹什麼”類似的想法,一直萦繞在許多已婚男女的心裡面。我認為這是一種導緻婚姻失敗的自私想法,也是無法讓失敗的婚姻死婚複燃的觀念。

在一場婚姻之中,誰先付出,誰後付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享受自己的”,你能否在付出之中感覺到快樂與幸福。

享受付出的過程,你就不會太在意結果,因為你能夠從為夫妻付出的過程之中感覺到快樂,得到滿足感。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即使你不付出,你也會覺得不甘心,認為你的夫妻遠遠沒有你付出的多。

夫妻之間的問題,大都是小問題,背叛、家暴類似的事情鮮少出現。作為一名成年人,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結婚的動力因素,并在付出之中感受自己人生的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