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孩子的“七個黃金時間段”,你把握住了嗎?|家長慧

過這樣一句話:

“現在的父母,不是不愛孩子,而是不懂如何愛孩子。”

有的父母,為了孩子,可以付出全部的财産;

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甘願奉獻自己的生活......

養兒育女,看似是生命供養生命的過程,恢弘又偉大,實則是滲透到生活中細枝末節的滋養。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八個黃金時間段”,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對孩子的成長卻至關重要。

1

起床時,父母的耐心

孩子起床,是每天都要經曆的事。

孩子賴床、起床氣,一直是許多親子之間每天必須經曆的“較量”:有的父母采取“暴力式”,幾聲“全名”大吼,夾帶着“快起床了,要遲到啦”的催促;有的父母使用“溫柔式”,拉着孩子的耳朵,一直喊“起床啦,上學啦”;也有的父母“藝術”氛圍比較濃,将音樂調到最大聲,孩子在一片轟隆隆聲中煩躁的起床。

曾有科學家提出一個叫“睡眠慣性”的概念,指的是:人在被喚醒後,立即出現的暫時性的低警覺性、迷惑、行為紊亂和認知能力、感覺能力下降的狀态。

簡而言之,起床時,出現的懶床、起床氣是人的本能。

一日之計在于晨。

起床時的心情,決定着一天的狀态。

在知乎上,有一個關于“起床氣”的調查,有網友表示:“起床氣能讓我黑臉一整天,變着花樣找出氣的機會,誰惹我誰倒黴。”

希望孩子順利起床,在養成良好生活的同時,父母也可以使用一點小技巧,比如:

每天提前10分鐘叫孩子起床,給孩子懶床和緩沖的時間,不至于擔心遲到而焦慮;

先幫孩子拉開窗簾,讓光線慢慢喚醒孩子,再溫柔的揉搓孩子的身體,幫助身體蘇醒。

用美好的早晨,打開孩子幸福的一天。

2

學習時,父母的做法

最近,小區被“靜态管理”,大人停工,孩子停學。

8樓的爸爸表示,在家當了4天“老師”,比上一個月班還累;20樓的媽媽“握手”,陪孩子學習、寫作業,簡直是“新十大酷刑”......

越是非常時期,越能檢驗家庭教育的效果。

而孩子的學習态度,則是一項重要的“考核名額”。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為了孩子的學習,父母投入财力、精力,卻心力交瘁,不如人意。

反觀那些在學習上自律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似乎抽到了“報恩的孩子”的好牌,不費吹灰之力,孩子便能自覺學習。

事實上,在孩子的學習上,父母大多用力過猛,将原本屬于孩子的事,在無形中轉嫁成自己的責任。

父母需要轉變的觀念是:從小培養好的習慣,是學習的關鍵;給孩子安靜的環境,是學習的基礎;父母始終保持自我提升的自覺,是孩子自覺學習的榜樣。

3

枯燥時,父母的陪伴

錢鐘書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尤其是對孩子的陪伴上。

在女兒錢瑗的成長中,他就像一個“小玩伴”:他會在女兒的肚子上畫鬼臉、臉上畫胡子;也會在被窩裡放各種玩具,等女兒睡前收獲驚喜; 還會用大辭典做底、用闆凳做城堡的圍牆、用皮鞋做頂、用女兒的書包當怪獸,給女兒搭建起人造的“城堡”和“怪獸”。

腦海中,每每想到這樣的畫面,便不禁感歎,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孩子的玩具、遊樂場所屈指可數,幸福感卻比現在要強得多。

是現在的孩子太難教嗎?

不是。

一旦物質豐富了,人在處理事情時就會簡單地用物質來解決了,而忘記了用心。

花錢養育孩子的方式盛行,現代家庭中,有太多孩子是在教育訓練班、電視、手機、玩具的陪伴下長大的。

好不容易等來的互動,不過是“人在朝營心在漢”的三心二意。

用心的陪伴,孩子感受到的是關注與溫情;物質的陪伴,孩子體會到的是冰冷與不滿足。

父母的高品質陪伴,才是教育的奢侈品。

看似堆得滿滿的物質滿足,給孩子帶去的卻内心需求的越來越匮乏。

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相伴時,情感的交流,從小到大,沒有挖掘生活趣味的引導,遇事唯一的方式,便是用物質來填補内心的空洞。

人生路漫漫,生活從來沒意思,有意思的是人自己。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父母要懂得讓平淡的生活變得有意思,陪着孩子一起,發掘和創造生活的樂趣,成為心态積極、思想有趣的人。

4

吃飯時,父母的話語

《喚醒孩子的才華》一書中指出:

“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測試上得高分。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經常與父母一起吃晚飯。”

一家人一起吃飯,幾乎是普通家庭每天都在做的事。

然而:有的家庭,吃飯就是“批鬥會”,父母批評孩子,夫妻互相诋毀;有的家庭,餐桌就是“會議桌”,父母做報告,孩子聽起繭;還有的家庭,明明是一家人,吃飯時,卻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沉默不語......

雖然在傳統教育中,有“吃不語”的家規,但是,一個家庭吃飯時的氛圍如何,也揭露着這個家庭成員背後的關系。

在現代家庭中,白天父母上班、孩子上學,晚上父母做家務、孩子學習,能夠交流溝通的時間,隻有餐桌上的點滴時光。

此時,父母孩子一起,圍坐桌旁,孩子感謝父母的艱辛與美食,父母傾聽孩子的經曆與體會,一道親子之間了解與尊重的橋梁就在一食一飯之間架起來了。

父母想要達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要學會抓住每個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

吃飯時,就是一個親子溝通的良機。

脫下父母高高在上的外衣,像朋友一樣,吐槽委屈,分享八卦,傾聽心事,拉近彼此。

5

犯錯時,父母的态度

法制紀錄片《守護解放西》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弟弟趁姐姐睡着,偷偷轉走了姐姐的2萬元錢。姐姐一氣之下,直接報了警。當警察将弟弟抓獲時,弟弟穿着新買的衣服,正悠閑地吃粉,而從姐姐那裡偷轉的錢,已經所剩無幾。在審訊過程中,弟弟不僅沒有覺得自己偷拿姐姐的錢,是屬于犯法行為,而且大方承認,曾多次偷拿父母的錢,最多的一次是7000元。

然而,父母每次知道後,也隻是口頭教育而已。

俞洪敏曾說過,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父母是不是好父母。

孩子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态度。

明明應該小心引導的事,卻被當成“他還隻是個孩子”;明明隻是孩子的好奇心,卻被當成搗蛋、淘氣的敗家子。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态度,決定着孩子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

優秀的父母,總是能引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孩子走正途。

兒童心理學研究指出:“孩子犯錯,是自我探索,也是要滿足自己短淺的欲望和需求。”

這句話,應該一分為二的看。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

有些錯,是成長性錯誤,屬于成長與探索區域。有些錯,則是認知性試探,屬于道德與認識區域。成長性錯誤,父母可以大事化小,幫助孩子找到成長的通道。認知性試探,父母則需要引起重視,真正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找到化解的方法,糾正孩子模糊的認知,讓孩子走上正道。

6

受挫時,父母的反應

人生路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在孩子的成長中,幾乎每天都在遭受挫折。有的是先天而來,身體的缺陷、家庭的動蕩;有的是後來出現,不會玩的玩具、不會做的題、小朋友們的冷落等等,都在考驗着孩子的抗挫力。

此時,父母任何一句“你可以的”、“你應該怎麼樣”,都如同一顆顆巨石傾瀉,壓得孩子透不過氣。

隻有耐心與接納的力量,不斷支援孩子,才能讓孩子重新站起來。

7

被欺負時,父母的立場

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得不經曆社會與人性的磨砺。

“被欺負”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但凡孩子走出了家庭,便有可能受到外界的侵犯:入學前,是玩具被搶、場地被侵占;入園後,是食物被奪,老師可能的孤立;國小時,被同學欺負、霸淩等等......然而,當孩子第一次遭到外界的侵犯時,你是怎麼做的呢?對孩子說:打回去;責怪孩子:怎麼這麼沒用,總是被人欺負;還是詢問孩子,有沒有受傷;亦或是耐心地了解背後的原因,适當開導;再或者,拉着孩子一起,沖到那個孩子面前,以牙還牙?

實際上,孩子被欺時,他怎麼應對,取決着于父母的立場。

當孩子被欺負時:你告訴他“打回去”時,是否預判過他的實力與勇氣;你責怪他“沒用”時,是否考慮過他内心的委屈與不安;你告訴他“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是否了解過前因後果;你拉着他沖向對方面前,有沒有想過他們未來如何相處。

被欺負的孩子,最需要父母和他站在一起,成為他的後盾,而不是堅硬的鋼刀。

而父母需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主動去欺負他人,也要有不被人欺負的獠牙。

更要讓孩子感受到,被人欺負,不是自己的錯,更不是自己無能,受到欺負,一定要回家告訴父母,而且父母一定會堅定地支援自己。

關于教育,有這樣一句話:父母90%以上的付出,都是無用的。

是不是特别紮心?

當媽多年,一直在反思,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人呢?

物質的給予,滿足的隻是一時的歡喜;一生的喜樂,需要滲透到生活的填充。

早晨的溫柔、席間的傾聽;學習時互相促進,無聊時尋找樂趣;犯錯時的引導,受挫時的耐心,以及被欺時的撐腰。

孩子渴望的,始終是父母用心的看見、尊重、耐心與了解。

文章來源|薩提亞育兒

微信編輯|宋佳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