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38歲那年,琢磨着要不要去讀兩年的放射線照相術大專學位,然後我跟我朋友說了這事,“我覺得自己太老了,等拿到學位時,就40了。”
朋友說:“如果你不去讀,你還是會40歲,一個沒有學位的40歲。”
我現在已經60歲了,那個學位證改變了我整個生活。
—— 知乎
”
曾經有一個研究,對70-80歲的人做了研究。問他們這一生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大多數人說:後悔沒有做想做的事。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一定去冒險做想做的事。
經常聽人說:我幹錯了行、選錯了人、做錯了事、說錯了話。但依舊生活在後悔過去裡,不作任何改變,因為害怕承擔風險。
其實,生命要麼在恐懼中耗盡,要麼在冒險中綻放。總體而言,多數人在恐懼中錯過生命的機緣,在後悔中徘徊。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在錯誤中找到正确的旅程。幹錯了,選錯了,做錯了,說錯了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什麼都沒幹,而時光不見了。
最痛苦的淚水從墳墓裡流出,為了還沒有說出口的話和還沒有做過的事。
——哈裡耶持·比徹·斯托
我們都把日子當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樣的去過。其實,有沒有明天都不知道。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來過,遺憾的日子會少很多。
如果回頭望去,你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怕别人說、怕别人笑話、怕别人指指點點,那你一定離幸福越來越遠。
幸福與不幸福,過的好與不好,取決于你花多少時間害怕,多少時間建造。害怕與建造的比例決定了生活的品質。
人生不是一場交換,不是一場觀摩,不是一場比較,不是一場抱怨,不是一場等待的旅程。
人生是一場在提高自己幫助别人的過程中,展現自己潛能、實作夢想的旅程。偏離這個方向的旅程就回有很多糾結、沖突、不安和痛苦。
沒有任何選擇會完美無缺,總是有所得、有所失。關鍵是認定了就鑽下去,就堅持。
遺憾裡,幾乎都有着一個“not”或是“never”
有一個社會實驗,讓庸碌奔波的人們停下腳步,說出一直深藏心裡,不願向他人提起的遺憾。
黑闆上有一句話:寫下你人生最大的遺憾。
上面布滿了各式各樣的人生。當黑闆逐漸被這些遺憾填滿,你會發現人們後悔的事都有着一個 共通點 :
人生後悔沒做的事情,比後悔做錯的事情,多得多。
人生苦短,是以甯可做錯,也不要選擇沒做。不要等到歲月不再,機會不再,健康不再,空留歎息和遺憾。
不要因後悔錯過了當下,不要因害怕失去未來。
人生最大的傷害,
來自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關系中受傷,也在關系中療愈。
所有的傷痛,
都可以在關系梳理中療愈。
睜開眼睛觀世界,閉上眼睛觀自己。
今晚(4月19日)19:30
曉飛教練陪伴我們一起,
去尋找、發現、感受遺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