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随着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知識分子們更易暴得大名,但他們的知識水準、責任感、羞恥心卻不進反退:

如今目之所見,有三類“僞知識分子”正大行其道:

1.弄虛作假、不學無術者:四處充斥着以學術造假“上位”的“高階知識分子”,還有大量在學問上多年尺寸未進,卻屍位素餐者。

2.犬儒與精緻利己者:他們不是為有權者粉飾太平,就是操縱大衆情緒,收割流量,收取智商稅。

3.學問人品雙重坍塌者:專業上,他們不是過時就是錯誤百出,被屢屢“打臉”;私德上,他們也嚴重坍塌,家庭倫理、基本道德,皆棄之不顧。

當本屬于一個社會羞恥心天花闆的知識分子,淪為上述三類人時,道德危機和社會潰敗就近在咫尺了。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來源 | 先知書店

01

恥感文化與罪感文化

據說,在瑪雅人的部落,曾流傳着一種叫“阿卓台”(Azote)的刑罰:

凡有罪的公民,要被抽打腳底100仗,以每天25仗,分四天完成。每次刑罰完畢,罪犯不被收監,而是當即自由——但是,他需在次日清晨,主動領受剩餘的刑罰。

在此過程中,既無公職人員監督,亦無村民看管,交由罪犯自行定奪。然而,若罪犯未能主動受刑,後果則很嚴重——部落将會唾棄他,規則将不再保護他,任何成員都可以擊殺他,而不付出代價。

以今天的眼光看,“阿卓台”的刑罰過程,具有相當的智慧,幾乎是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所說的“罪感文化”與“恥感文化”融合于一體的絕佳案例。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魯思·本尼迪克特

何謂“罪感文化”與“恥感文化”?

本尼迪克特認為,它們是東西方文明的兩大不同特征:

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背景下,信徒與上帝之間是“一對一”的關系,信徒犯錯乃至犯罪,上帝全知曉,是以信徒的内心時刻受到罪惡感之折磨,更勇于承認自己的過犯,懇求寬恕和原諒。“罪感文化”的道德限制力,是由内而外的,正如“阿卓台”的刑罰,給了罪犯自己主動贖罪的選擇空間。

在東亞儒家文明的背景下,道德至高點是“三綱五常”,尤以“人與人”的關系為重中之重,人在犯錯後,首先在意的是社會評價,若沒有外界的反應與壓力,自己便免去了恥辱和責難。“恥感文化”的道德限制力,是外在的,正如領受“阿卓台”的罪犯,若違背無形的“契約”,将受到部落排斥。

當然,“罪感文化”與“恥感文化”絕非水火不容、泾渭分明,而是互有通融、深深糾纏的。

譬如,在以“恥感文化”著稱的東亞國家,即便是無人知曉的罪錯,照舊會引起當事人的羞愧感、罪惡感,以至于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這便是我們常說的“羞恥心”在起作用——兩種文化,概莫出其外。

02

羞恥心:社會良知的“警戒線”

何謂羞恥心?

蘇格蘭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1795-1881)可謂一語道破天機:羞恥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人的良知、正義感、同理心等美好品質,都因羞恥感而湧現。

人若懂得羞恥,則處世為人有底線,有所應為,有所不為;社會若懂得羞恥,則道德濃度高,生長于斯的公民,常以規則為個人尺度,以現代文明常識為共識,反對破壞,抵禦野蠻。

不難發現,羞恥心是人與社會的“良知警戒線”,它能讓人警惕不義的行徑,更可成為人與社會反思自我、實作“超我”的動力。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托馬斯·卡萊爾

羞恥心,讓人警惕不義的處境

哲學史上一樁超級公案——蘇格拉底之死,便和兩次羞恥心有關。

在被“陪審團”判處死刑後,蘇格拉底決然地放棄了逃跑,選擇飲下毒酒。隻因他對違背雅典律法感到羞恥。

——羞恥心,是避免不義的警戒線,讓他甯可放棄生命,也要維護正義。

在他身後,雅典人終于覺悟,既為不公的審判,也為殺害一位偉大人物而感到羞恥。雅典因為承認蘇格拉底的偉大,而再次偉大。

——羞恥心,更是社會檢讨自身、超越自身的動力。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蘇格拉底之死

羞恥心,成就了偉大的作家

在對魯迅的看法上,多數讀書人都能達成一個共識:他是中國現代最偉大的作家。然而,他究竟何以偉大,人們大多隻從外部找原因。其實,魯迅從未追求偉大和深刻,是内心的兩種羞恥感,使他成為了後來的魯迅:

在民族危亡之秋,他對文化糟粕結出來的愚昧、麻木、奴性等果實感到羞恥,是以他棄醫從文,與“吃人的文化”戰鬥一生——這是他廣為人知的一面;

然而,他一生為生民呐喊、為民族啼血,這隻是一半的事實,被忽略的另一半事實是,他多次反遭“被解救者”、“被啟蒙者”無視、誤解,甚至仇恨,以緻陷入了深沉廣闊的虛無感中,“想除去,而不能”。

魯迅的高貴便在此:他對自己的虛無感懷抱羞愧——這是他眼中的“毒氣和鬼氣”,為戰勝它們,魯迅努力了一生。

羞恥心,讓魯迅一邊和世界的黑暗戰鬥,一邊和内心的黑暗戰鬥,最終成就了他的偉大和深刻。

羞恥心,是一個國家棄惡從善的動力

德國曾兩次發動了世界大戰,其兩任上司人——無論是威廉二世,還是希特勒,都符合張維迎先生所說的“無恥的少數人”。

因為他們的無恥,世界兩次陷入戰火,德國也因多行不義,而遭到了報應:二戰後,整個德國淪為廢墟,納粹遭到清算,第三帝國的榮耀化為灰燼......

1970年12月7日,面對德國在過去半個世紀的所作所為,新任總理勃蘭特(Willy Brandt,1913-1992)為此感到羞愧,他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鄭重下跪,顯示出他贖罪、改變的決心。

如今,德國早已從戰争的廢墟上,再次崛起,除了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如汽車、造船、相機、晶片、計算機等高精尖行業領先全球外,德國的教育、制度等軟實力,也領先全球。

有人總結說:華沙之跪,跪下去的是德國總理,站起來的是德意志。可見,隻有為罪孽感到羞恥,一個國家才能棄惡從善,走上正道。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勃蘭特下跪

03

丢失的羞恥感:

巨變時代失格的知識分子

羞恥心如此重要,那麼它究竟因何産生?

首先,“倉禀實而知廉恥”:一個人的廉恥心,和他的富足程度相關;一個社會的羞恥心,和它的經濟發達程度相關。原因無他,吃不飽飯的地方,會陷入叢林社會。隻有先解決溫飽問題,文明的觀念才可能對人産生限制力。

然而,英國批評家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卻發現,過量的物質,同樣會導緻精神堕落。

作為英國工業革命的親曆者,柯勒律治目睹蒸汽機帶來了生産力的巨大進步,但他也悲哀地發現,英國的貴族精神在這一時期快速衰落,大量的人沉溺于物質享樂之中,失去了精神追求。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柯勒律治

事實上,經濟上的窮或富,最多隻能解釋羞恥心的一個面向,要了解羞恥心的本質,我們至少還要站在兩個角度思考:

個人的羞恥心,來自社會的建構

在世俗而非信仰的叙事中,人的羞恥心是環境的産物。它的有無或高低,總是與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息息相關: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公民羞恥感的底線便越高。身處這樣的社會,法律尚未出場,公民内心的羞恥感,便已阻絕了不義、不當的行徑。

然而,羞恥心的底線,絕非一成不變。當社會劇烈變化,觀念也會随之動搖——人們先是覺得“人心不古”,久而久之,也便“合情合理”。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社會的羞恥心,來自精英的示範

個人的羞恥心,由社會環境決定,而社會環境的文明程度,則由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社會精英決定,譬如:政治家、企業家、知識分子等等。這些精英通過權力、财富、觀念的左右與影響,也成為一個社會“罪感文化”“恥感文化”的表率。

一方面,他們的言行會通過“制度”,自上而下地滲透到整個社會;另一方面,大衆又不自覺地效仿他們的言行。

是以,政治家對待權力的态度、企業家對待财富的态度,知識分子對待真理的态度,應該成為整個社會的向導:

政治家應懷抱敬畏之心,克制集權的欲望,尊重世界文明的大勢;

企業家應該以為社會創造新的财富和知識作為使命,而财富隻是對企業家精神的獎賞;

知識分子,短期看影響力似乎微乎其微,但長期看,他們集“審判帝王”、“教化萬民”、“發現真理”的責任于一身,承載着社會對“求真求善”的最高期待,是以,更應以發現真理、堅守良知和底線為己任。

可惜的是,随着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知識分子們更易暴得大名,但他們的知識水準、責任感、羞恥心卻不進反退:

如今目之所見,有三類“僞知識分子”正大行其道:

1.弄虛作假、不學無術者:四處充斥着以學術造假“上位”的“高階知識分子”,還有大量在學問上多年尺寸未進,卻屍位素餐者。

2.犬儒與精緻利己者:他們不是為有權者粉飾太平,就是操縱大衆情緒,收割流量,收取智商稅。

3.學問人品雙重坍塌者:專業上,他們不是過時就是錯誤百出,被屢屢“打臉”;私德上,他們也嚴重坍塌,家庭倫理、基本道德,皆棄之不顧。

當本屬于一個社會羞恥心天花闆的知識分子,淪為上述三類人時,道德危機和社會潰敗就近在咫尺了。

04

他的存在,

是時代的一面高貴的鏡子

面對時代巨變、知識分子的失格,普通人極易喪失羞恥心,掉入精神堕落的陷阱,那麼,素以精神追求為志業的作家,又當如何自處?

曾屢獲國際文學大獎、被視為當代中國最具批判精神的作家閻連科先生,一次偶然的閱讀,竟然讓他産生了“終于知道自己原來是多麼的無知、狹隘和偏執”的感受,“後悔自己,沒有早一點讀”這位學者的作品,他感到十分羞愧。

為此,閻連科特别撰文,向所有人推薦這位學者的作品。他說,閱讀他的作品,就是為了在這個時代,獲得一種羞恥感。

他,就是“一身跨兩代”、學貫中西的陳樂民先生——作為民國知識分子的最後一代,以及49年後新時代知識分子的第一代,他身上所具備的士人風骨、哲人精神、大家風範,就像懸在時代之眼的一面鏡子,照出了當下精神世界裡的荒涼與狂熱,無知與無恥。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陳樂民

05

羞恥感的兩面:

家國關懷與獨立精神

很多讀者第一次聽陳樂民先生的名字,大多是通過他的太太——著名學者、美國問題專家,著有《士人風骨》《感時憂世》等作品的資先生。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陳樂民夫婦

即便如此,對于陳樂民先生的為人與學問,他對當下的中國又有何重要價值,大衆幾乎是一概不知。

一個默默無聞的學者,讓一位聲名響徹國際的作家感到羞愧,我們不禁要問,陳樂民先生,何以被時代忽略?

原因倒也不難了解。

麥克盧漢曾說,媒介即訊息,不同的媒介,會重塑不同的知識及其頭部作者。陳樂民先生是公認的歐洲文明史專家,作品影響力遍及國内學界、政界所能抵達的天花闆,是那個時代少有的、可與西方頂級專家平等對話的人。但2008年的溘然長逝,以及随之而來的新媒介時代,其人、其作品被暫時淹沒。另外,謙卑、低調,以及在學術上耕耘多于收獲的性格,也“妨礙”了他的公衆影響力。

然而,是珍珠,不可能被長期棄于野;有大學問者,不會因謙卑而被遺忘。相反,謙卑的美德,隻能讓他的學問澤被更久遠。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陳樂民先生丹青

不過,要真正讀懂閻連科這句“讀陳樂民,是為了獲得羞愧感”,必須将他放到中國曆史轉型的小周期,以及中國知識分子的危機與突圍中去思考:

自1840年,中國與西方文明遭遇,一場艱難的轉型之路持續至今卻屢遭遇挫折,其背後的原因除了曆史、政治的固有慣性外,根源在知識分子的兩難:既要堅守家國情懷,又要融入普适文明,但前者的家國一體觀,與西方現代的個人主義本位互相沖突,難以接洽。

家國關懷,是巍巍華夏得以保持2500年之完整統一的“文化資本”,早已化做“士人風骨”,融入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血脈之中,然而遭逢現代文明,卻深感力有不逮。

這正是“士人風骨”和西方貴族精神在本質上的不同:

在西方知識分子的價值序列中,“國”可能排在真理、上帝、我之後。他們的羞恥感,主要源自前兩者;

中國的知識分子,追求真理是為報國,其羞恥感更多展現在對家國之興衰的關懷上。當國家之發展與普世真理互相沖突,他們便會陷入三種極端:

1.屈從于國家意志,以各種方式抵抗外來文明侵襲,偶有所學,也隻是技術、器具的皮毛。

2.主張極端的“吐故納新”,丢掉故國傳統,激進地向現代文明躍進,容易導緻強烈的“排異反應”,讓國家分崩離析。

3.前不見來路,後不見退路,便以死殉國,以魂魄相守;

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及至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的傳統知識分子,就在這三極之間擺蕩。

一邊是2500年的“文化資本”,一邊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大勢,知識分子既要堅持家國一體觀,又要接納“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努力将兩者融為一體,這恰似魚與熊掌,難以兼得,而又必須兼得。

這兩難,既是近現代知識分子們的桎梏,卻也是陳樂民先生的價值所在:他學貫中西,融傳統士人精神的家國關懷,與西方哲人的獨立精神于一身,使他擺脫了“三極”。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士人風骨:知識分子普遍失格的時代,陳樂民代表着另一個時代的人格典範

陳樂民年輕時在大師雲集的清華、北大求學,舊學功底、文人趣味、家國情懷,都與五四一代學人一脈相承。

閻連科說,在對民族和國家的愛與憂慮上,陳樂民是與魯迅同向同明的:前者是“發自人靈魂的痛與愛”,後者是對“中西對比下的憂慮與愛”。

《看的是歐洲,想的是中國》的書名,正好融合了他的眼界和問題意識。在書中,陳樂民寫道“不要總站在中國幾千年輝煌、一百年屈辱的角度,而是應該超脫起來,站在外部來研究中國到底是怎樣的。”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他把西方近現代文明梳理得越清楚,就越清醒地意識到,傳統中國文化雖然有自己的精神力量,但中國的現代化,卻更得益于西方的經驗。是以他認為,我們對曆史既不能假設也不能責怪,更不能抱殘守缺。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不可能等中國自己自生地‘補齊’了課再一起前進,中國必須、而且隻能從西方文明中‘移植’和‘嫁接’過來對自己有用的物質和精神的東西。”(《在中西之間》第171頁)

他将啟蒙價值,視為歐洲現代化的重要動力,并以《啟蒙劄記》一書對歐洲“啟蒙運動”進行了正本清源的梳理,而這正是中國走向現代化最欠缺的。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陳樂民先生的西學研究,總是帶着強烈的使命感,一邊為中國尋找發展道路,一邊為建立一個公民社會而引入新思想、改造舊思維,使之适應人類文明普遍的價值,但又不失固有之血脈。

這一夙願并沒有停留在架構層面,而是付諸行動。晚年的陳樂民,身患尿毒症,每周做三次血液透析,但卻開始了一項有害健康的“大工程”:從形而上的哲學層面,打通中西文明.....

可以說,在士人精神衰落、知識分子失格的年代,陳樂民先生就像與大風車作戰的唐吉可德,他一邊遠遠地躲開時代的瘋狂和堕落,獨自堅守着五四一代學人的家國關懷,一邊冷眼旁觀,在書齋中書寫一個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陳樂民先生

哲人精神:陳樂民的獨立精神是對啟蒙時代哲人的承襲

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不能隻有家國關懷,還需要保持獨立精神,不對權力、資本唱贊歌,甚至不對大衆負責,隻向真理低頭。

是以,在現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談論家國關懷,絕非簡單地“要”或“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要”的問題。比如,“愛國”這一話題,至少也分為四個層次:

1.尊重常識:愛國不僅是情感,更是能力,需要了解、并尊重制代文明的基本常識,否則反而容易誤國。

2.愛每一個具體的人,而非抽象的概念:世間并不存在抽象的國,“國”是由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組成。是以,愛國要落地到愛親人、朋友、鄰居,與人為善。

3.以專業主義立身:現代社會,高度分工卻又高度協作,但卻沒有一個“愛國”的職業,愛國精神隻能寄生于世俗的專業主義。享譽世界的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學者,是國家的名片,是實至名歸的愛國者。

4.融入世界,消除遮蔽:文化一旦自洽就會自我遮蔽。最高層次的愛國,是擁抱人類抵達的文明高峰,完成文化的自我更新,拓寬未來的生存道路。

第一個層次,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養;第二、第三個層次,是值得每個人為之努力的目标;最後一個層次,則是對現代知識分子的基本要求,卻也是最高要求,它是哲人精神在現實中的投射。

對陳樂民先生略有耳聞的人,都知道他是歐洲學的鼻祖,但極少有人知道,他更像啟蒙時代的知識分子。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陳樂民書法作品

陳樂民跨學科的研究,難以被主流定義

他以研究“國際關系”為學術起點,卻逐漸走向更廣、更深、更為基礎的哲學、曆史、宗教......且無一不極富洞見。

他在《書巢尋理》中談中國古典文學的詩與小說,論《詩經》與林黛玉,又談現代性與波德萊爾,中西對比之間,觀點推陳出新;

《歐洲文明的程序》氣魄雄渾,從古希臘一直寫到“歐洲與中國”,又在《讀史散記》中知人論世,有如手術刀般鋒利地解剖國人;

《山高水遠》既談現當代政治,又撫今追昔,洞見信手拈來;

《哲學絮語》從孟子、朱子,一路談到馬哲、康德,無不言之有物,其博學程度足令當代學者汗顔。

由于他跨領域、跨中西的研究,雖無法納入某一學科,但卻墊高了他的智慧,成為一代大家。

可以說,陳樂民诠釋了哲人精神的根本特征:以好奇心為驅動力,打破知識的藩籬,追求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境界。

是以,他能夠圓融無礙地自由閱讀、自由書寫,這樣的學者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化的今天,已經極為少見。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他與權力、資本始終保持距離

陳樂民先生獨具魅力的書法、字畫,延續了民國風流。然而,厭棄沽名釣譽的他,生前幾乎從未對公衆展示過,在他身後,三聯書店為其舉辦了個展,盛況幾乎空前;

“帝力于我何有哉”是他遠離權力的寫照,而懸挂于卧室中的“丹青不知老之将至,富貴于我如浮雲”,則是他對身外名的态度。

他一生“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情”,心系啟蒙精神和公民社會,卻活得像都市隐者一樣。然而,當中國這艘巨輪掉頭之際,如何平衡曆史慣性與浩蕩潮流,陳樂民先生的價值,絕不止于閻連科所說的“獲得羞恥心”。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陳樂民書法作品

他的寫作是大家風範

陳樂民先生的文字風格,簡樸、從容、自然,一如他筆下的書法、字畫,是一派甯靜、天真的大家風範。

閻連科說,陳樂民的文字就像“鄉村收獲後,攤曬在闊地上的糧食一般”,渾然天成的風格,不加一絲矯飾,卻讓人充滿了收獲的喜悅。

這樣的文字,與當今流行的“網際網路表達”背道而馳,在這個閱讀快餐化的時代,必定有知音難逢的寂寞感。

......

如今,陳樂民先生離開我們已經14年,像他這樣恪守着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又具有寬廣視野和家國情懷的學者,随着他的離去,都飄然而逝了。

然而,中國這艘巨大的“郵輪,在2500年的曆史慣性中,如何既保有傳統文化的價值,又融入現代文明的潮流,依然離不開陳樂民先生的啟示,他的價值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為此,我們誠摯推薦陳樂民先生作品集。三十多年來,陳樂民先生的作品,散見于幾十家出版社,庚子多事之秋,陳老的家人攜手東方出版社,推出了迄今最全的《陳樂民作品新編》典藏版,以飨讀者。斯人已去,他的思想與學問,仍在尋覓知音。

羞恥心:這個時代最缺的一味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