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師宗縣五龍鄉:工廠中的房間裡的“巧繡娘”

掌上曲靖訊近年來,師宗縣五龍壯族鄉依靠“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深入挖掘壯族特色,創新發展創業模式,通過扶貧工廠中的房間、成立專業合作社制作純手工壯錦、壯族飾品等民族手工特色産品,為各族群衆提供就業崗位、實作增收緻富,搭建交流平台、促進交往交融,深挖民族内涵、傳承民族文化,用一雙雙勤勞的雙手,繡出全縣各民族共同繁榮富強的美好“錦緞”。

師宗縣五龍鄉:工廠中的房間裡的“巧繡娘”

“我家兩口子都在合作社裡做刺繡,農閑了就過來,合作社的繡品賣的不錯,我們有時還需要趕工呢,當然收入也挺好的。”彩雲鎮柒村來的彜族“繡郎”孫保雲腼腆的笑着說。而孫大哥口中的合作社便是五龍鄉探索的“合作社+手工刺繡”創新模式中的龍布瑞刺繡工藝品專業合作社,五龍鄉還通過“合作社+企業+農戶”“電商+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大力推廣發展民族刺繡、織錦手工藝。像孫大哥這樣被合作社運作模式吸引過來的還有好幾個,他們中有從丹鳳街道古城社群、龍慶鄉、高良鄉來的,甚至還有陸良縣馬街鎮來的。現如今,全鄉共有民族織錦刺繡企業1家、合作社1個、個體經營大戶4戶,為全縣500餘名繡娘提供就業崗位。此外,合作社還積極與外縣多家刺繡藝術公司進行技能教育訓練、産品回購銷售等業務洽談,先後承辦2次為期15天累計280餘人次的大型刺繡教育訓練,拓寬了“巧繡娘”們技藝交流的管道。

師宗縣五龍鄉:工廠中的房間裡的“巧繡娘”

五龍鄉壯族刺繡具有針腳平滑、手工精細、色彩豔麗等特點,繡品主要有圍腰、布包、繡花鞋、頭巾、枕巾、服飾花邊等,是一種獨具特殊的刺繡手工藝。近年來,五龍鄉依托五龍民族文化傳習館、刺繡技能比拼、雲南文博會及“三月三”民俗文化旅遊節讓五龍壯錦刺繡得以傳承和發揚,不僅展示了壯族文化風貌,加強了民族手工藝技能交流,也促進了文化融合。2020年,五龍鄉壯族織錦被列為曲靖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為進一步保護和傳承五龍壯錦打下堅實基礎。五龍壯錦刺繡系列産品還在雲南省總工會舉辦的“雲南省職工創新創意”成果展刺繡斬獲“金獎”、服裝制作獲得“銅獎”,該系列工藝産品也深受海内外青睐,但由于受制作技藝複雜程度、個人技藝水準和熟練程度等人工的影響,導緻刺繡傳承人群日漸縮減和老化,使壯錦刺繡傳承發展面的困難。

師宗縣五龍鄉:工廠中的房間裡的“巧繡娘”

五龍鄉探索的“合作社+手工刺繡”、扶貧工廠中的房間等創新模式,讓壯錦刺繡不僅僅是展示壯族文化的載體,更讓其得以規模化的、品牌化、商業化的運作,不僅成為農戶穩定增收緻富的重要途徑,更成為全鄉文化旅遊業的重要支柱,讓壯錦刺繡文化得以發揚傳承。萬縷絲線在“巧繡娘”們的一雙雙勤勞手中來回穿梭,讓五龍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根根絲線上得以傳承發揚。

師宗縣五龍鄉:工廠中的房間裡的“巧繡娘”

近年來,五龍鄉通過建設民族刺繡體驗館,搭建産品設計、加工、展示、銷售平台,讓壯錦刺繡産業在五龍鄉蓬勃發展。家住五龍鄉水寨村的村民張美琴也是合作社成員之一,她從小就喜歡刺繡,現在加入了刺繡合作社,不僅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增加收入補貼家用,尤其是疫情期間,外出務工困難,合作社的手工刺繡品可以帶到家裡做,她覺得很不錯,不僅能在家裡一邊帶孩子,一邊做,而且一個月能掙兩千多塊錢呢。現如今五龍本地民族刺繡企業雲南龍布瑞農特産品有限公司已帶動80餘戶農戶從事壯錦編織、刺繡服飾等特色旅遊商品生産,戶均增收1.2萬元。

師宗縣五龍鄉:工廠中的房間裡的“巧繡娘”

壯錦刺繡産業發展前景廣闊,不僅能讓民族刺繡再次煥發生機,幫助更多各族群衆實作居家就業,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問題,還能結合“文化+旅遊”模式,傳承民族文化。近年來,師宗縣委、縣政府也高度重視民族刺繡産業發展,給予了資金和政策支援,不斷加大民族刺繡就業教育訓練力度,開設民族刺繡課程,積極引進有影響力的企業與本地刺繡公司合作,培育、開拓民族刺繡市場,幫助群衆增收緻富。

劉川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