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西望村村委會

日前,丁蜀鎮西望村村委會内喜氣洋洋,村黨總支書記範澤鋒正熱情洋溢地向村民代表通報去年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尤其讓大家倍感自豪的是:該村已有400餘人擁有國家工藝美術技術職稱。一個村有這麼多獲得工藝美術技術職稱的人員,不但我市僅此一家,在全國也很少見。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西望村農民制陶曆史悠久,名人輩出,是宜興有名的紫砂專業村。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計劃經濟年代,全村近千名勞動力中,有九成被禁锢在1000餘畝土地上。由于制陶産業的優勢難以發揮,西望村成了我市的經濟薄弱村。近年來,随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大批具有制陶技能的農民開始向非農産業轉移,發展制陶産業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頭戲。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為了更好地引領村民做大做強紫砂産業,西望村依托範偉群、範澤鋒等一批優秀的鄉土人才,成立了全國首家以農民手工業為基礎的紫砂陶瓷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走上産業化發展之路。我市出台的一系列農民技能教育訓練工程、農村技術職稱評定等相關政策和措施的實施,也讓西望村村民的思想觀念、市場意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文化、鑽技術、闖市場、報職稱成為新時尚。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以前沒人問職稱,反正一樣掙錢。”資深制壺人吳永春在入社前覺得評職稱是件多餘的事。但是,在他看到不少社員在合作社的幫助下有了職稱後,也心動了。尤其是幾位老客戶告訴老吳:“現在壺友注重制壺人的資質和作品的藝術品位,有職稱才有更大的空間。”于是,60多歲的老吳毅然踏上了“考職路”,積極參加合作社開設的藝術理論教育訓練課程。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通過合作社的悉心培育,村民周菊英獲得了進階工藝美術師職稱。她覺得責任更重了、壓力也更大了。近兩年來,她在提升自己技藝的同時,主動參加合作社組織的“青藍結對工程”,帶領周圍村民學技術、學文化,反哺合作社建設,帶動起農民制陶緻富。

“這可是響當當的全國性大獎,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在紫砂女藝人範月琴家中,她激動地展示着獲獎證書。在合作社的推薦下,她在第四屆全國殘障人士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這不僅讓過去自卑的她挺直了腰杆,作品價格也顯著提升。

新春走基層|逾400西望農民有了“國字頭”職稱

“在國内外陶藝比賽中頻頻摘金奪銀,各類榮譽紛至沓來,讓村民們的腰杆都挺起來了。”範澤鋒高興地說。目前,該村擁有3個綜合性産業基地、12個藝術創作團隊。400餘名昔日被稱為“鄉坯”的紫砂藝人,揣上了在紫砂圈裡象征價格和地位的職稱證書。去年,全國特色産業億元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雙創示範園區(基地)等一批“國字号”榮譽花落西望。

撰稿:趙輝

制作:楊潔

圖檔為資料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