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陶凱龍)在太平盛世,收藏成為一種流行雅好,古語雲‘盛世收藏’,收藏不僅陶冶情操,提升價值品味,更是一種家國情懷。近日,記者采訪了大陸著名社會活動家、書畫收藏家、藝術鑒賞家劉瀚锴先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及未來在藝術收藏方面的發展方向前瞻性看法。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劉瀚锴先生與徐悲鴻大師得意弟子、中央美院博導戴澤教授親切交流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劉瀚锴先生與大陸著名人物畫家、藝術教育家阿老先生親切交流

據原人民日報海外網資源頻道副主任陶凱龍了解:劉瀚锴先生自幼酷愛收藏,70年代初期,二哥從部隊寄回來的信封,别人寄來的信件上的郵票,父親抽完煙的香煙盒,八、九十年代的電報,全國兩會的首日封,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禮堂的請柬,國内多位政要和将軍部長、名人名家,世界上多個國家的政要和前總統、總理的題詞贈書、題字簽名,世界乒乓球冠軍喬紅老師的簽名球拍,故鄉市委書記,市長的新年賀卡等,都成了他的收藏品。

劉瀚锴先生表示:收藏的過程雖艱辛,但也很愉悅,往往碰上一件曾經擁有過,又失去數十年,如今又重新找回的物件,可謂喜出望外,這本身也是一種緣分,每一件藏品都有着不同的過往歲月,見證記錄了一段特殊的曆史故事。

劉瀚锴先生表示,每一個古玩愛好者,首先要經曆一個學習的過程,他本人也不例外。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劉瀚锴先生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何家英先生親切交流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劉瀚锴先生與中國美協理事、著名人物畫家董辰生先生親切交流

真正喜歡書畫藝術,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劉先生進入北京之後,通過天津李總而與藝術結緣,阿老先生,戴澤先生,姚治華先生,董辰生先生,郭公達先生,雷正民先生,文懷沙先生等大陸諸多老一輩的著名藝術家以及何家英老師,王西京老師,林岫老師,劉炳森老師,馬海方老師等衆多的傑出書畫家們,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趙忠祥老師,著名史學家、文物鑒定專家史樹青先生,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國強先生,陳潤明主任等以及國内外衆多的知名人士,都曾親臨劉瀚锴先生的機關現場指導。

劉瀚锴先生經常向專家學者請教,他說:隻有見多,才能識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準,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

慈禧太後四世孫、著名的清史專家葉赫拉那根正先生,著名文物鑒定專家侯藝老師,北京東城區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芮德群老師,蘇州著名收藏家朱家升老師,浙江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韓寶山先生等,都成了他古玩方面的良師益友。

劉瀚锴先生還利用外出的機會,去逛當地的古玩市場。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徐州,是他經常往返的地方,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安徽、河南、河北、天津、遼甯、四川等地的古玩市場,也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劉瀚锴先生與著名美術教育家姚治華教授,陳謀教授,史國良先生共同慶祝

劉瀚锴先生現在主要是以國内外油畫、書畫、水彩畫收藏為主。其次他對紅色文化,陶瓷藝術,酒類文化,民俗文化,情有獨鐘。他說:收藏并不是過分地追求精品,他所尋找的很多藏品都是民俗生活物品,是即将消失的農耕文化,找尋的是兒時回憶。

劉瀚锴先生的老家在江蘇農村,當他返鄉聽說很多農民拆遷時,把家中的老家具和盆盆罐罐全部毀壞埋掉,有的家具直接當成燒火棍,他聽後,很是心痛,一些老物件已經不是一件東西,而是某段生活的見證者,某段時光的陪伴者,與往事相連,往事又與故人相系。在懷舊中撫慰心靈,安頓當下及未來。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現在,他委托好友們留意哪裡有折遷,他就盡力去搶救一些。鄉土中國的鄉愁在一定意義上是守護文化、靈魂寄托和精神家園。如今他的千餘平米的屋子裡,中國早期的電視機,手搖電話機,大哥大,摩托羅拉、S4西門子、BB機,縫紉機,鳳凰牌自行車,嘉陵50,90、125機車,幸福250機車,煤油燈,手電燈,馬燈,汽油燈,軍号,大小枰,算盤,各類紅色書籍,基本已是分門别類,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熱愛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朋友們在劉瀚锴先生的展廳裡,往往都流連忘返。

通過遊曆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遍訪國内外衆多名師,出席多個國家舉辦的活動,不斷參觀國内外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積累的經驗,使劉瀚锴增加了閱曆并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的輝煌成就,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信在不久的将來,劉瀚锴先生在收藏的道路上,終将取得豐碩的成果。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社會活動家劉瀚锴:收藏留住過往歲月 展現家國情懷

對于收藏,劉瀚锴先生心态是自娛自樂,和喜愛古玩的朋友們共同分享,也就是說把這些物品收好,玩好,藏好,更重要的是開心比什麼都好。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把這些曾經輝煌的物品加以保護,因為這些民俗老物件兒在城市鄉村已經越來越少,如果一旦忽略,就将消逝。

劉瀚锴先生最後表示:搞收藏鑒賞的理念:應該尊重曆史,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保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