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2歲母親想去大兒子家養老,兒媳:一年拿三千贍養費,人要知足

小稚/文

82歲母親想去大兒子家養老,兒媳:一年拿三千贍養費,人要知足

我的奶奶82歲了。

就像是很多生活中普通的家庭一樣,家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奶奶和我媽的關系不怎麼好。當然,這種不好并不是說,她們的關系就一定是水火不相容。平時見面的時候,我媽對我奶奶的态度,還是客客氣氣,也經常買東西拉着我爸去看望奶奶,陪着說說話。

隻是,她們在一起呆的時間不宜過長,不然的話,我媽就會莫名其妙發火,說話也開始不耐煩,會怼我奶奶。

我媽一向對我奶奶的評價,就是她說話不中聽,經常哪壺不開提哪壺,我媽也是個有事心裡藏不住話的人,有什麼不滿,當面就要說出來。

是以,平時在相處的細節中,一些小尴尬肯定還是有的。

82歲母親想去大兒子家養老,兒媳:一年拿三千贍養費,人要知足

而她們之間的平靜,這麼多年一直這樣維持着。

我媽的态度就是:誰都在養孩子,不管怎麼樣,有些該做的事,該盡的孝道還是要做,不然哪一天人真的要是不在了,心裡肯定會過意不去。

但與此同時,你要說我媽真的發自内心對我奶奶有多好,那基本也是不可能的事。她一邊憑着自己的良心在做事,一邊也無法解開心中的一些結。

我媽和我奶奶的沖突,非要追溯時間的話,得到三十多年前吧。

她和我爸剛結婚那會兒,我奶奶就和我媽經常吵架,主要是我奶奶想做我媽的主,事事聽她的話。但我媽也是個主見很強的人,不管什麼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性子比較暴躁。我奶奶稍微陰陽怪氣地說了兩句以後,她一定會當面把這種不滿說出來。

她從來不會忍着。

82歲母親想去大兒子家養老,兒媳:一年拿三千贍養費,人要知足

再後來,我的小叔叔,也就是我爸爸最小的弟弟也結了婚。我的嬸嬸是個性子比較溫吞的人,同我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奶奶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和我奶奶頂嘴,或者說一些不讨喜的話,自然我奶奶更喜歡我嬸嬸一些。

而且,我奶奶這個人其實并不聰明,她時常把偏心這種情緒,表現得過于明顯,引得我媽心中更是不痛快。

尤其是她們坐月子期間。

我奶奶沒有照顧過我媽。但是我嬸嬸生兩個孩子,都是我奶奶在床前照顧。我媽直到現在還不平,說我嬸嬸坐月子,在家裡躺了兩三個月,好吃好喝伺候着,她坐月子還要自己做飯。

當然,這裡面有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我的奶奶和我的叔叔嬸嬸一直沒有分家。我爸媽當時結了婚,就被分出來了,自己另外安了家,而叔叔作為家中的小兒子,結婚以後一直繼續和奶奶住一起,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這麼多年過去,她們之間的沖突真的積攢了不少。

82歲母親想去大兒子家養老,兒媳:一年拿三千贍養費,人要知足

隻是,我媽從來沒有當着我奶奶的面說過這些,她隻是背地裡悄悄吐槽,說我奶奶做事不公平。說完以後,自己該做的事一樣沒有少做。

私認為,我媽就是嘴不饒人,她在實際行動上做的事,比我爸爸作為兒子,要給力得多。

包括我奶奶生病以後,一般也是我媽每天炖湯,往醫院送飯。我爸隻會嘴上說,奶奶這輩子很辛苦,作為孩子要孝順,但平時讓他去看望,要是我媽不去的話,他一個人堅決不去。

因為奶奶一直在叔叔家,是以奶奶75歲以後,我媽就主動提出,每年給叔叔家拿3000的贍養費,畢竟按照道理來說,我爸有贍養的義務,但是他們沒有養。

關于這一點,叔叔一開始說不用,但後來我媽堅持,他還是把錢收了。

但是漸漸的,我奶奶想來我家裡養老。

82歲母親想去大兒子家養老,兒媳:一年拿三千贍養費,人要知足

原因有三。

第一,我奶奶也意識到我媽是個刀子嘴豆腐心,雖然有時說話耿直不好聽,但心地很好,是以她現在經常誇我媽,說我媽很能幹之類的話,但我媽的态度是:現在老了才來說這些,如今晚了。

第二,奶奶雖然歲數大了,但年輕時候的性格還是基本沒變,說白了就是喜歡管閑事,畢竟以前家裡很多事是我奶奶做主。但現在奶奶有時管得太多,嬸嬸說話就沒以前那麼溫柔,也不會聽我奶奶的意見,經常說我奶奶多管閑事,把自己的事管好就行了。我奶奶不但管他們,連我嬸嬸的孩子,也一并想要管。其實,我嬸嬸也是一個很好的人,她就是吐槽而已,她也經常給我媽吐槽。但在我奶奶看來,卻認為我嬸嬸是在嫌棄她歲數大了,她以前不這樣。奶奶還在我媽面前哭過兩次,說我嬸嬸不尊重她,當時我媽安慰了我奶奶,奶奶後來就想來我家。

第三,我嬸嬸他們平時比較忙,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飯,是以中午的飯,我奶奶需要自己做。她現在歲數大了,不想自己做飯,我媽現在已經退休了,空閑時間也很多。奶奶就認為來我家,她要輕松一些。

事實上,我奶奶平時偶爾來我家住個幾天時間的話,我媽的确很尊重,奶奶什麼事都不用做,每天飯都是遞到手上,做飯也很照顧我奶奶的口味,畢竟我奶奶牙齒已經掉得差不多了。我奶奶就認為我媽很好。

但我媽肯定不願意。

82歲母親想去大兒子家養老,兒媳:一年拿三千贍養費,人要知足

對此,我媽的态度從未變過,她始終認為:一年拿3000的贍養費,别不知足,我這樣就很夠意思了。

因為她這種出于表面的好,是源于她認為人要講良心,不代表她真的對我奶奶沒意見,認同我奶奶的做法和言行。

每次奶奶來我家,走後我媽都會打視訊吐槽,說我奶奶說了哪些話,再惹她生了氣,情緒特别激動。我媽血壓很高,是以我經常勸她不要動不動就生氣。我奶奶說話口無遮攔,有時候是真的得罪人都不知道,而我媽的性格本就有點小心眼。

是以她們兩個湊一塊,一點都合不來。

我媽和我奶奶的婆媳沖突,應該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縮影吧,雖然有沖突,但也不至于徹底撕破臉皮,甚至平時很多該做的事,也還得做。因為對于多數人而言,很多事并不是對錯和因果這麼簡單,人還有道德、是非和最基本的良心,而我們衡量一個人的時候,也應該帶着立體和客觀的想法,而不是單獨用某件事就肯定或者否定了某個人。

這就是,所謂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吧。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選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