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增華:毛村有座柱石書院

毛村有座柱石書院

姚增華

姚增華:毛村有座柱石書院

驚蟄過後,萬物複蘇。一直被春雨罩住的文友們,見了陽光後,那宅居的心也耐不住寂寞了,在市作家協會的号角聲中,便結伴來到了嵩峰山下。這嵩峰山也就一千多米的海拔高度,卻活生生地把山的東西兩邊劃分為江西、浙江兩個省份,兩地居民卻以毛姓居多。而山的西面有一塊盆地,像似一面躺卧的銅鑼,當地人都稱這塊盆地為鑼城,久而久之卻省去了金字旁,現如今而簡寫為羅城。羅城的中心世世代代都居住着毛姓村民,村以毛村命名,鎮以毛村冠名,弄得一些鎮直機關都必須把“鎮”字放進去,比如“毛村鎮中學”就少不了這個“鎮”字,不然人們有可能會誤認為毛村村裡辦的一所中學了。

俗話說:“打鼓打鼓點,敲鑼敲中間。”而柱石書院就坐落在羅城的中心地帶。在毛村鎮政府從業人員的引領下,我們驅車來到了楊塢村,車子很随意地停放在一塊空地上。下車後,我們将近二十人的采風隊伍,稀稀拉拉地穿行在典型的、逼窄的、現代村莊的水泥路上。不到一支煙的工夫,大家很快被轉入一條鵝卵石路,也就一米多寬的石子路面,這路面像是有位高明的路工,把一顆顆嫩綠的青草鑲嵌在石與石之間,給這條人們不常光顧的裡弄帶來了春天的氣息。路的兩旁是高築的土牆屋,那有一塊無一塊的石灰牆面,像似孵小雞時雞嬷拉的屎一樣,白一塊紫一塊,凹凸不平,斑駁陸離,足以能夠說明這牆已經是上了一定的年紀了。路的盡頭是一棟古屋,迎面而來的是蜂窩牆面上方半圓形的一扇門,半圓形頂是麻石砌就而成的,兩邊豎立的門柱是整片的青石塊,下面的門檻石則是麻石橫鍛。緊閉好像從來就沒有開過的杉木門,已經分出上下兩部分不同的顔色了,不需說這應該是下半部分受潮木質的内部變化,當然上下部分顔色會有所不同。而門腳下綠油油的青苔和那瘤足蕨,應該算得上是護衛這棟古建築的生力軍了。從業人員說這就是柱石書院的側門,也叫耳門,她還補充說古時候毛村人就不興走後門,是以這耳門也就自然而然地關閉啰。這時,讓我想起了家鄉的鵝湖書院,它可是江南四大書院之一的書院,平日裡進進出出走的都是側門,據說書院要是沒有弟子高中狀元,就永遠不得敞開正門。因為那鵝湖書院是紀念“朱陸鵝湖之辯”而建成的書院,是名家學者交流的場所,是學術交流的地方,那肯定不會有狀元弟子啰。故此,幾百年來進出鵝湖書院也隻有從側門而入了。

姚增華:毛村有座柱石書院

從業人員見側門不得讓我等入内,又把大家引向柱石書院的正門。正門的兩三米處已經堆積了厚厚的建築垃圾,大家搶占制高點站在建築垃圾堆上,隔着簡易竹稍籬笆,一個個用相機對着柱石書院的正門拍了又拍,一撥人又換着一撥人拍,生怕這座書院很快就要被拆遷似的。這時,我也趁機掏出手機斜對着正門,那灰磚釉瓦,那馬頭牆便一一盡收手機……書院正門門柱用的是尚好的青石,門頂上橫着一塊寫有“柱石書院”的匾額,那蒼勁渾厚的“柱石書院”四個大字,看似留有紫陽遺風,讓人有着霸悍、雄秀之美感。匾額石和門柱石采用的應該是同一石材,然而看上去卻有不同顔色,我認為這有可能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好心人把那“柱石書院”幾個大字用石灰塗刷後,而今“柱石書院”重見天日了,匾額石材卻受到了石灰水的侵蝕,當然匾額石和門柱石的顔色會有所不同。匾額兩旁依稀可辨有着痕迹的兩對門當,而門當木卻經曆了長時間的風風雨雨,已經是幾段朽木而已了。我問從業人員,那門前的抱鼓石哪裡去?那從業人員及部分同行人便一個個看着我,像是我的這一問話有點兒莫名其妙……我耐着性子給大家解釋說,門的上方有門當,門口就絕對會有一對抱鼓石,這抱鼓石就是人們常說的“門當戶對”中的“戶對”,大宅大院有門當木,有抱鼓石,柱石書院就更應該有門當木和抱鼓石,在那科舉制度的年代裡,書院門前更少不了抱鼓石,因為那抱鼓石象征着一鳴驚人,哪一個負責建築的人不巴望着書院出個人才呢?依我猜想:這對抱鼓石很有可能早已落入古玩販子的手裡了。

姚增華:毛村有座柱石書院

收好手機時才明白,那堆建築垃圾上的簡易竹稍籬笆,一是考慮遊人進出古屋的安全,再者書院附近的百姓在“柱石書院”正門前已經飼養了好幾隻鴨子。毛村鎮裡的從業人員見此場景,連忙打開了話題,對書院作出了簡要的介紹:這座書院建于嘉慶年間,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坐落在四十二都橫山片,坐北朝南,南北寬度三十米,東西長度五十米……還說書院裡面的柱子上有一副長而對仗工整的對聯:“位配長庚極上寶氣如珠萬丈文光沖北鬥,地鄰孺子亭前高人似玉千秋德望重南州。”當大家請她解釋長聯的寓意時,她卻把這幅對聯幾乎是重新念了一遍也就算是一種新解罷了。

相傳古時候,有一位神仙從東方而來,肩扛幾根石柱子,路過岩山頂時,恰好這時天亮雞叫了,神仙不得不把肩上的石柱子随意扔下,一對青石柱、一對白石柱、一對神仙柱抱成一團,便矗立在岩山頂下。時光運作到了明末清初,就在這四十二都,也就是柱石群旁的楊塢村,居住着一戶徐姓人家,這家子弟徐智旦剛剛考取狀元,不久清兵攻來了,他說“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踩清朝地,腹不食清朝糧”,獨自一人躲在自家書閣裡被活活地餓死。到了清順治時期,徐智旦有一位學生在朝為官,把徐智旦“餓死書閣”之事告訴了順治帝,順治帝大贊徐智旦為忠臣。有一次,順治帝在江南遊覽,來到廣信府想尋訪徐智旦的後人,其後人擔心會受罪責罰,不敢承認是徐智旦的後人,順治帝隻好把整個四十二都的徐氏家人封為“七世鄉賢”。清嘉慶年間,把以“柱石”為名的柱石書院又名文昌閣建在徐氏地界,以彰顯徐氏家人“忠君愛國為民”之風。

姚增華:毛村有座柱石書院

有人問從業人員,開國少将蔣潤觀是否是柱石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弄得這位從業人員頓時紅了臉,一下子也找不出恰當的詞彙來回答問話。其實,從業人員屬于臨時點将,又不是什麼專業人士,一時半會兒回答不出來,這也是相當正常的事情,就算是專業人士也會有卡殼的時候。我認為,蔣潤觀到沒到過柱石書院讀過書,這并不重要,關鍵是蔣潤觀能走出毛村、走出廣豐、走出江西,走進延安、走進抗大總校學習,這與蔣潤觀生在毛村、長在毛村,從小就浸泡在柱石書院聖賢孝道的大文化氛圍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早已進入了他那幼小的心靈視窗,或多或少地都已接受過柱石書院的教化,進而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然而那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犧牲徐汗禮、徐樹枝、徐永美,還有那戰死在北韓戰場的徐英升,他們都與蔣潤觀一樣,在青少年時期都離不開柱石書院傳播出來的大文化熏陶,最後把自己鮮紅的烈士名字深深地印刻在白石柱上。

這次采風沒進柱石書院,也許是我個人的身心修養還不夠到位,柱石書院的側門和大門才沒有為我敞開。也許是毛村人正在美化藍圖,将會撩起柱石書院那更加莊重典雅的面紗。

姚增華:毛村有座柱石書院

作者簡介:姚增華,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鉛山縣作家協會主席;曾在《海外文摘》、《散文選刊》、《散文百家》、《西南作家》、《燕趙散文》等報刊發表過多篇文學作品。

申 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