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姚增华:毛村有座柱石书院

毛村有座柱石书院

姚增华

姚增华:毛村有座柱石书院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一直被春雨罩住的文友们,见了阳光后,那宅居的心也耐不住寂寞了,在市作家协会的号角声中,便结伴来到了嵩峰山下。这嵩峰山也就一千多米的海拔高度,却活生生地把山的东西两边划分为江西、浙江两个省份,两地居民却以毛姓居多。而山的西面有一块盆地,像似一面躺卧的铜锣,当地人都称这块盆地为锣城,久而久之却省去了金字旁,现如今而简写为罗城。罗城的中心世世代代都居住着毛姓村民,村以毛村命名,镇以毛村冠名,弄得一些镇直单位都必须把“镇”字放进去,比如“毛村镇中学”就少不了这个“镇”字,不然人们有可能会误认为毛村村里办的一所中学了。

俗话说:“打鼓打鼓点,敲锣敲中间。”而柱石书院就坐落在罗城的中心地带。在毛村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驱车来到了杨坞村,车子很随意地停放在一块空地上。下车后,我们将近二十人的采风队伍,稀稀拉拉地穿行在典型的、逼窄的、现代村庄的水泥路上。不到一支烟的工夫,大家很快被转入一条鹅卵石路,也就一米多宽的石子路面,这路面像是有位高明的路工,把一颗颗嫩绿的青草镶嵌在石与石之间,给这条人们不常光顾的里弄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路的两旁是高筑的土墙屋,那有一块无一块的石灰墙面,像似孵小鸡时鸡嬷拉的屎一样,白一块紫一块,凹凸不平,斑驳陆离,足以能够说明这墙已经是上了一定的年纪了。路的尽头是一栋古屋,迎面而来的是蜂窝墙面上方半圆形的一扇门,半圆形顶是麻石砌就而成的,两边竖立的门柱是整片的青石块,下面的门槛石则是麻石横锻。紧闭好像从来就没有开过的杉木门,已经分出上下两部分不同的颜色了,不需说这应该是下半部分受潮木质的内部变化,当然上下部分颜色会有所不同。而门脚下绿油油的青苔和那瘤足蕨,应该算得上是护卫这栋古建筑的生力军了。工作人员说这就是柱石书院的侧门,也叫耳门,她还补充说古时候毛村人就不兴走后门,所以这耳门也就自然而然地关闭啰。这时,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鹅湖书院,它可是江南四大书院之一的书院,平日里进进出出走的都是侧门,据说书院要是没有弟子高中状元,就永远不得敞开正门。因为那鹅湖书院是纪念“朱陆鹅湖之辩”而建成的书院,是名家学者交流的场所,是学术交流的地方,那肯定不会有状元弟子啰。故此,几百年来进出鹅湖书院也只有从侧门而入了。

姚增华:毛村有座柱石书院

工作人员见侧门不得让我等入内,又把大家引向柱石书院的正门。正门的两三米处已经堆积了厚厚的建筑垃圾,大家抢占制高点站在建筑垃圾堆上,隔着简易竹稍篱笆,一个个用相机对着柱石书院的正门拍了又拍,一拨人又换着一拨人拍,生怕这座书院很快就要被拆迁似的。这时,我也趁机掏出手机斜对着正门,那灰砖釉瓦,那马头墙便一一尽收手机……书院正门门柱用的是尚好的青石,门顶上横着一块写有“柱石书院”的匾额,那苍劲浑厚的“柱石书院”四个大字,看似留有紫阳遗风,让人有着霸悍、雄秀之美感。匾额石和门柱石采用的应该是同一石材,然而看上去却有不同颜色,我认为这有可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好心人把那“柱石书院”几个大字用石灰涂刷后,而今“柱石书院”重见天日了,匾额石材却受到了石灰水的侵蚀,当然匾额石和门柱石的颜色会有所不同。匾额两旁依稀可辨有着痕迹的两对门当,而门当木却经历了长时间的风风雨雨,已经是几段朽木而已了。我问工作人员,那门前的抱鼓石哪里去?那工作人员及部分同行人便一个个看着我,像是我的这一问话有点儿莫名其妙……我耐着性子给大家解释说,门的上方有门当,门口就绝对会有一对抱鼓石,这抱鼓石就是人们常说的“门当户对”中的“户对”,大宅大院有门当木,有抱鼓石,柱石书院就更应该有门当木和抱鼓石,在那科举制度的年代里,书院门前更少不了抱鼓石,因为那抱鼓石象征着一鸣惊人,哪一个负责建筑的人不巴望着书院出个人才呢?依我猜想:这对抱鼓石很有可能早已落入古玩贩子的手里了。

姚增华:毛村有座柱石书院

收好手机时才明白,那堆建筑垃圾上的简易竹稍篱笆,一是考虑游人进出古屋的安全,再者书院附近的百姓在“柱石书院”正门前已经饲养了好几只鸭子。毛村镇里的工作人员见此场景,连忙打开了话题,对书院作出了简要的介绍:这座书院建于嘉庆年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坐落在四十二都横山片,坐北朝南,南北宽度三十米,东西长度五十米……还说书院里面的柱子上有一副长而对仗工整的对联:“位配长庚极上宝气如珠万丈文光冲北斗,地邻孺子亭前高人似玉千秋德望重南州。”当大家请她解释长联的寓意时,她却把这幅对联几乎是重新念了一遍也就算是一种新解罢了。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神仙从东方而来,肩扛几根石柱子,路过岩山顶时,恰好这时天亮鸡叫了,神仙不得不把肩上的石柱子随意扔下,一对青石柱、一对白石柱、一对神仙柱抱成一团,便矗立在岩山顶下。时光运行到了明末清初,就在这四十二都,也就是柱石群旁的杨坞村,居住着一户徐姓人家,这家子弟徐智旦刚刚考取状元,不久清兵攻来了,他说“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踩清朝地,腹不食清朝粮”,独自一人躲在自家书阁里被活活地饿死。到了清顺治时期,徐智旦有一位学生在朝为官,把徐智旦“饿死书阁”之事告诉了顺治帝,顺治帝大赞徐智旦为忠臣。有一次,顺治帝在江南游览,来到广信府想寻访徐智旦的后人,其后人担心会受罪责罚,不敢承认是徐智旦的后人,顺治帝只好把整个四十二都的徐氏家人封为“七世乡贤”。清嘉庆年间,把以“柱石”为名的柱石书院又名文昌阁建在徐氏地界,以彰显徐氏家人“忠君爱国为民”之风。

姚增华:毛村有座柱石书院

有人问工作人员,开国少将蒋润观是否是柱石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弄得这位工作人员顿时红了脸,一下子也找不出恰当的词汇来回答问话。其实,工作人员属于临时点将,又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一时半会儿回答不出来,这也是相当正常的事情,就算是专业人士也会有卡壳的时候。我认为,蒋润观到没到过柱石书院读过书,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蒋润观能走出毛村、走出广丰、走出江西,走进延安、走进抗大总校学习,这与蒋润观生在毛村、长在毛村,从小就浸泡在柱石书院圣贤孝道的大文化氛围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已进入了他那幼小的心灵窗口,或多或少地都已接受过柱石书院的教化,从而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然而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牺牲徐汗礼、徐树枝、徐永美,还有那战死在朝鲜战场的徐英升,他们都与蒋润观一样,在青少年时期都离不开柱石书院传播出来的大文化熏陶,最后把自己鲜红的烈士名字深深地印刻在白石柱上。

这次采风没进柱石书院,也许是我个人的身心修养还不够到位,柱石书院的侧门和大门才没有为我敞开。也许是毛村人正在美化蓝图,将会撩起柱石书院那更加庄重典雅的面纱。

姚增华:毛村有座柱石书院

作者简介:姚增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铅山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在《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西南作家》、《燕赵散文》等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

申 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