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此詩廖彬宇先生作于2005年春,著名畫家鞏永孝繪制詩意圖,本文選自《中天而立集》。
學苑添群鹿,呦呦食野萍。
周身星點綴,獨步态娉婷。
二世言為馬,先生伴在庭。
雄豪争競逐,伉俪祝遐齡。
張紅星教授注:
1、學苑:學校。此即指彬宇先生創辦的四觀書院,西元2015年,彬宇先生學子、青島企業家陶維明先生贈送彬宇先生十餘頭梅花鹿,彬宇先生觀鹿有感,遂成此詩。
2、呦呦食野萍,本句化用《詩經》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3、二世言為馬:指秦二世昏庸糊塗,指鹿為馬,因鹿馬不分而引出“秦失其鹿”之說,此句當為詩人鏡鑒之語。
4、先生伴在庭:先生特指唐代白鹿洞書院創始人李渤,在江西廬山建立書院,常與白鹿相伴,世稱“白鹿先生”。此句與上句形成鮮明對比。
5、雄豪争競逐:鹿代表祿,引申為勢位榮祿,以及權力。此句為群雄逐鹿之典。此詩既表達了詩人獲鹿之喜,又表達了詩人的曆史鏡戒。
6、伉俪:相傳太昊設定婚禮,男方迎娶女方,須以兩張鹿皮為禮,謂俪,後世相沿成習。引申出“伉俪”之典。《說文》中提到:“鹿,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由公鹿、母鹿成雙出遊衍生而有婚姻含義。而麗字本來就是與鹿有關的象形字,象兩張鹿皮之形,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以兩張鹿皮作為聘禮。《通鑒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别,太昊始設嫁娶,以俪皮為禮。”後人稱夫妻為伉俪。而俪皮就是鹿皮。而美麗也被作為善良、柔美形容女子端莊、内斂而沿用至今。過去有兩個成語。一個是“鹿車共挽”,是舊時用于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而鹿車就是在過去常見的獨輪車。
還有一個叫“鴻案鹿車”,也是比喻夫妻之間互相尊重,互相體貼,同甘共苦之意。
7、遐齡:鹿代表健康長壽,曆來修仙者均以鹿為吉祥。《坤雅》雲:“鹿乃仙獸,自能樂性,行則有涎,不複急走。”可見古人認為食鹿脯有延年益壽的作用,把長壽鹿稱為“仙鹿”。
注:廖彬宇,著名文化學者,華夏文化促進會駐會主席、國際易學聯合會榮譽會長,多個地方政府及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戰略發展顧問。北大、清華、人大、中國社科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特聘教授。多年來緻力于以傳統文化促進現代文明、建構中國話語體系,立足中華文化推動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經世緻用。已先後出版《國學旨歸》《老子彙通》《幹支哲學》《平心平天下》《大成之道》《中天而立集》及編纂《千古易人》等十餘部學術專著、思想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