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人到底如何不失去自我,最後活成一地雞毛?

很多女人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别人的眼光中活着:

小的時候,因為自己不如别的女生好看而被冠上了醜女孩的名頭而受到同學們的排擠;

青春期,因為自己全心全意愛上了一個男生而失去自我,荒廢了自己的生活與學業直到被甩後歇斯底裡地跟自己的前任苦惱,人生陷入絕望;

長大後,因為聽話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放棄了自己向往的遠方聽從家裡的安排和要求選了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找了一個“差不多的工作”将就;

成家後,因為需要操持家庭照顧孩子,人到中年回過頭來發現自己除了成為了一個黃臉婆以外,面對的生活居然是公婆和老公的嫌棄、帶孩子的勞累和一份自己毫不喜歡的工作。

女人到底如何生活才能夠不失去自我,最後活成一地雞毛?

“我們每個人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隻是自我認知的中心。”

也許我們能從這位“網紅大姐姐”涵涵姐的自傳式書籍——《涵解:無畏真實》中尋找到一些寬慰。

讓我們随着這位小的時候吃百家飯長大的小胖妞,共同随着她對于校園霸淩、病痛折磨、異國戀情以及職場波折中得到的一些啟發來找到女人這個問題的答案。

女人到底如何不失去自我,最後活成一地雞毛?

01 我們生下來都平凡,從接受自己的平凡開始

接受平凡是人生這場修行的第一課。

如果我們這一生不管多麼努力都沒有辦法獲得我們想要獲得的成功應該怎麼辦?接受平凡,還給我們心靈的自由。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現在的這片沃野獲得極大的養分,最終實作屬于自己的成功。

這個世界上,有三類人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從小就出生在有錢有勢的家庭中的人;從出生開始就非常聰明的人;從出生開始就非常漂亮或者身體特别好的人。

涵涵姐碰巧小的時候就不是一個老天爺不太賞光的人。這種不賞光除了作為一個小胖子還要被校園霸淩以外最讓我有感觸的就是作者的身體一直不太好。

作者在書裡說,她經常和朋友開玩笑說自己的身體像一輛破自行車,除了鈴铛不響哪兒都響。

人隻有向死而生才能認識到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也能在一瞬間學會珍惜平凡的生活。畢竟,對于作者來說,作為一個寰樞椎脫位頻繁發作的人——一個連續半個月起不來床,不能低頭、時時刻刻要保持平時,隻能用腳撿掉在地上的東西的人來說,能低頭看看路邊的花花草草,可能就是非常幸福的時刻了。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是沒有過生大病的。是以我們總能看到其他很多欲望——想要變得更好看、想要變得更有錢、想要有讓自己更舒服的無條件的愛。

但是,隻有真的接受了自己平凡的人生設定,我們才能更加自如地走在生命的道路上。畢竟對于重獲健康的人來說,那段痛苦的身體記憶可以讓自己更加深刻地領悟到:如果能健健康康地過一輩子,哪怕一輩子碌碌無為,我也願意。

02 擁有被讨厭的勇氣

童年時被欺負的人往往不夠自信,一不小心就容易長成讨好型人格。

每個讨好型人格在小的時候都很難打破錯誤的思維模式:比如總擔心自己會做錯被讨厭,總是放不下“一定要讓别人喜歡自己”的執念,結果那個被人喜歡的自己覆寫了真實的自己,越過越陌生,吸引到的人也都是讓自己一直痛苦的。

但是我們的恐懼往往都是我們想象出來的,而不是真實的。就像作者在書裡提到的,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擁有被讨厭的勇氣。

倒也不是因為我們一定會活成一個讓人讨厭的人。

而是因為成年人都很忙沒有人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别人的尴尬、委屈,是以我們不需要對于自己那點不完美耿耿于懷,别人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關注我們的不足。

女人愛打扮,喜歡買衣服,我們可以一個月30天都穿不同的衣服,但是如果不刻意記錄,我們又有幾個人能記得我們第15天的時候究竟穿了什麼衣服呢?其實就連我們都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關注我們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如果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去打造一個别人喜歡的人設那就意味着你未來面臨的人和生活都不是内心真正想要的。

活着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别人,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是以,讓那些不喜歡真實自己的人離自己遠一點吧,他們本來也不應該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

03對自己好一點,也對别人好一點

我們的人生必須要面對三大任務:從事對社會有用的職業或工作、建立卓有成效的人際關系和實作一個人在愛情與婚姻中的角色。

而這三大任務,在《涵解:超越期待》中都有過提及,如果一定要總結出一條幸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對自己好一點,也對别人好一點。

一、感恩工作,在工作時拿别人當回事兒

在職場裡,我們可以讨厭很多人,我們也可以喜歡很多人。跟喜歡的人共事,那不叫本事;但能理智地對待自己看不慣的人并與他共事,這才是本事。

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一定是一個團隊的功勞。在這個團隊裡,每個人的分工都不相同,而每個人占據着某個位置也都是有自己的長處和理由。如果一個崗位需要人有闖勁,一個崗位需要仔細謹慎,那麼這兩個人一定會合不來。但也正是每個人獨有的特色才讓一個團隊高效運轉。

而我們的成就是建立在我們在這個平台在這個團隊中的。如果我們在這個平台上發揮了我們自己的能力,要多感恩自己的平台與團隊。就像書中涵涵姐所說的:“别把運氣當才華,也别把平台當本事。”

二、入世做人,出世做事

想要建立好的人際關系,涵涵姐在書中提供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1)學會共情:在與人交往中多嘗試開放性聊天,少使用評價式聊天。人際關系中,切忌喋喋不休或者終結式地聊天,這種充滿着自我抱怨或者批評式評價的溝通,都是缺乏從别人那裡辨識自己、從自己這裡辨識别人的共情感,這樣聊天很容易讓自己沒朋友。

(2)避免貼标簽: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給别人貼标簽的習慣,其目的大部分是為了節省自己的認知時間,說白了就是懶,同時想要提升自己的優越感,通過負面的标簽來暗示“我是對的,他是錯的”。而這種貼标簽展示的除了我們自己的不自信,更展示出我們對于跟對方發生連接配接的缺乏耐心,久而久之也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系。

(3)交淺别言深:這句話在人到中年後經常會被很多人提及,雖然這話有些片面,但是成年人世界中充滿了“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如果你不想把你自己不堪的一面讓所有人知道,那就把住自己那顆想要傾訴的心,防止自己的弱點和隐痛被口風吹過後,傳遍所有的人際森林。

(4)對這個世界充滿一點善意:我們的生活很苦,也正是因為苦我們才能夠了解人性中的善與惡。盡管我們的善意并不是當老好人,也不是要讓别人得寸進尺。但是就像書中所說:生活不易,個人所求不同,各自立場也就不一樣。别再他人心中修行自己,也别再自己心中強求他人。

三、在親密關系中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人生裡有三件事絕對不能硬撐:婚姻、喝酒、花錢。但是有太多女人在婚姻中都是強撐下來的,原因無他,是因為有太多的女人一旦步入婚姻,她的視野就全部停留在婚姻和家庭中去了。

有句古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本幾十萬字的書籍被人校對都能查出來幾個錯别字,更何況幾十年的婚姻中隻盯着幾個人呢?

婚姻是一個抉擇,支撐兩個人一段好的親密關系除了需要兩個人有很強的責任感以外,更需要兩個人在這段關系内能夠不斷看到光,在希望中不斷進步。

但是進步的過程中,其實目光還是要多放在自己身上的。在婚姻裡少試探、少考驗。睜着眼睛選人,閉着眼睛相處。

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走近現實。也隻有現實,才能讓人成長、讓人成熟。

在涵涵姐的這本《涵解:無畏真實》中,我看到了一位經曆頗為曲折的,已至不惑之年的愛不斷攀登生活之巅的女性,在起起落落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活出了自己,讓自己微弱的光照到更多的人身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