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芊芊在超市裡面已經工作了6個年頭,屬于非常資深的超市售貨員,她在過大超市工作,經常接受各種廠家的教育訓練,是以對于食物成分的了解還是比較深的。
一次和芊芊去朋友家吃飯,發現他的廚房裡面有一瓶配制食醋就說,你怎麼買這種醋呢?
你們要學會看包裝,在超市裡面有一些食物很便宜,但是如果發現包裝有這些字眼千萬不能買,特别不能給孩子吃,而她自己家裡面從來不會買這些食物。
食物包裝上,若看到這幾個字眼,再便宜也不能買
1、配制食醋或者配制醬油
如果你在買食醋或者醬油的時候,發現有“配制”兩個字千萬不要買!
“配制”食醋在釀造過程中會添加冰醋酸、苯甲酸鈉或防腐劑等,制作成本要比釀造食醋和釀造醬油低很多,是以價格也便宜很多。
但是配制食醋或者配制醬油,在配制的過程中可能會産生氯丙醇,這種物質有毒,不利于身體的健康。
特别是孩子比較敏感,更加不要購買配制類的食醋或者醬油,一定要買“釀造”的食醋或者醬油。
2、配料表中有碳酸鈉的面條
面條裡面加入碳酸鈉,也就是“小蘇打”,可以讓面條更有韌性,口感更好。
是以有一些成人的面條裡面會加入碳酸鈉,但其實加入碳酸鈉會破壞面條裡面的營養成分,而且還會影響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導緻消化不良。
在給孩子吃的面條中,一定不要購買配料表中含有“碳酸鈉”的。
除了要避免購買含有碳酸鈉的面條之外,給孩子買的面條,盡量購買兒童低鈉的面條,也就是看營養成分表中鈉的含量要盡可能低一些,因為孩子需要的鈉比較少,要吃得清淡一些。
3、牛奶中含有白砂糖的
建議給孩子喝的牛奶最好是純牛奶,也就是配料表中隻含有“生牛乳”這一種成分的。
而不建議購買一些高鈣奶或者說調制乳,這裡面會添加有白砂糖或者是一些其它的成分,甚至加入一些香精,這無形中就會減少牛奶的蛋白質,而且不利于孩子的牙齒健康。
給孩子買牛奶配料表中隻需要有生牛乳就夠了,不要有其它的成分。
4、酸奶中含有飲料的
給孩子購買酸奶,不要買酸奶飲品或者飲料,這些飲品或者飲料,大部分都是水加上少量的牛奶,再加上酸味劑,甜味劑,裡面牛奶的成分少之又少,蛋白質的含量大約隻在1%左右。
對于孩子的健康沒有太大的好處,反而會導緻孩子愛上這種酸酸甜甜的口感,影響孩子的食欲,導緻孩子挑食厭食。
在給孩子購買食品的時候,家長要牢記這幾個原則,才能讓娃吃得健康
原則一:盡可能不要有白砂糖
給孩子買牛奶,酸奶或者是小零食,注意看配料表,盡量選擇不含有白砂糖的,含有白砂糖的食物會影響孩子牙齒的健康,還會導緻孩子肥胖,而糖分對孩子身體的健康是一種負擔。
原則二:不要含有反式脂肪酸
比如配料表中有氫化植物油,人造黃油、植物黃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奶精、植脂末、麥淇淋、氫化脂肪、精煉植物油、代可可脂等字眼的,說明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對孩子健康有害無益,是以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食物的時候,盡可能多看看配料表,選擇不含這些成分的會更健康。
原則三:營養成分表中的鈉要低
《預包裝食品營養通則》規定,預包裝食物中要标明營養成分表,而營養成分表中一定要有鈉的含量。
孩子一歲到三歲每天需要的鈉是700毫克,四歲到六歲每天需要的鈉是900毫克。
而我們每天吃的米飯,肉類,蔬菜,都會含有一定量的鈉,再加上孩子一歲以後在做菜的時候也會加入少量的鹽。
一克的鹽裡面就含有将近400毫克的鈉,孩子每天吃兩克的鹽就已經能滿足鈉的需求。
如果在給孩子選擇食物的時候,鈉的含量又比較高的話,很容易導緻孩子鈉超标。
總的一句話,給孩子買的食物,盡可能是新鮮的原材料回來自己制作,而在給孩子買易包裝的食物的時候,盡可能也選擇一些更天然的,配料更少的。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