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魅力甯陵·多彩非遺——甯陵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肘歌》

肘歌

肘歌,被稱為“民間舞蹈活化石”。角色的服裝、臉譜、道具全部仿借戲曲,是表現戲曲内容的舞蹈藝術。這種稀有的傳統民間舞蹈藝術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曆經千餘年。

關于肘歌,最早的記載是明末清初的小說《續金瓶梅》(丁耀亢著)。這樣寫道:“又有一個香孩會,旗庶竹架紮在半天裡,把人家好孩兒,扮成八仙過海、童子拜觀音、唐明皇遊月宮,各樣的故事,擺十數裡路。”小說裡所描寫的香孩兒會,就是今天的肘歌。清朝乾隆年間(1735年),當時的甯陵縣令王發源很喜歡民間藝術,在他的倡導下,甯陵縣南街人郭開江組織當地人研究肘歌,并成立了肘歌會。傳至程貴生已是七代了。

魅力甯陵·多彩非遺——甯陵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肘歌》

肘歌表演時分為“上枝”和“下枝”兩部分。下枝演員身上系一套完整、牢固的鐵裝,即藝術俗稱的鐵坎肩,是下枝演員的一個主要道具。鐵坎肩往演員身上一套,後面有一個鐵扣,扣住以後,系緊兩條帶子。鐵坎肩一側有一根向上連接配接的鐵棍,可接上枝的單枝或雙枝。鐵坎肩用肥大的戲曲服裝遮掩住,不讓觀衆看見裡面的結構,更增加神秘感。一個身強力壯、技術高超的下枝演員,可以支撐兩個上枝演員,讓人驚歎不已。

魅力甯陵·多彩非遺——甯陵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肘歌》

上枝演員一般不超過6歲,主要是考慮負重。小孩表演時看上去是站着的,實際上是坐在一個托架上,加上鐵坎肩,有二十公斤左右。表演時,用約2米長的鐵叉子卡住小孩的腰,送到托架上,下枝踩着鼓點,邁着舞步不斷行進,上枝小演員在上面不停地甩胳膊、甩腿、舞刀弄槍。甯陵縣南街肘歌陣容強大,一次可出場十多個單、雙枝,隊形變化有一條龍、鐵索扣、二龍吐須、剪子鼓、纏秀珠、二馬分鬃等。

魅力甯陵·多彩非遺——甯陵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肘歌》

肘歌吸收了戲劇方面的元素。因為有舞蹈,沒有唱腔,觀衆隻能依靠臉譜或者服裝差別藝人所扮演的角色,一個下枝演員和被其支撐的上枝演員即可塑造一個獨立的故事形象,讓人一看便知這是穆桂英下山,那是三打白骨精。

肘哥經過千年的發展與傳承,已成為民俗文化的經典,被譽為“空中芭蕾”、“無言的戲劇”。

2011年12月,肘歌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對話框内直接投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