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經視線 2022-04-14 07:46

今日政策
【申萬宏源銀行】4月13日國常會再提合理讓利簡評:
1、年初以來國常會多次提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合理讓利不再是"新鮮事"。
2、如何合理讓利來加大對實體信貸支援?這次提到兩點:一是适時降準,二是鼓勵撥備水準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
3、适時降準容易了解,曆來要降社會融資成本都是先給銀行負債端減負再提讓利。關鍵在于如何了解第二點鼓勵撥備水準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
1)撥備覆寫率=撥備餘額/不良貸款,是以有序降低撥備率則從分子分母兩端着手;
2)适當提高對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可以更下沉支援經營受困、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
3)相應地控制下對撥備的計提(19年财政部也提及撥備過高視為藏利潤),這樣即可讓銀行能夠釋放利潤。
4、适度控制撥備計提而釋放利潤的原因是什麼:1)加大信貸投放需要消耗資本,通過不多提撥備釋放的利潤必然是補充資本的核心;2)保持分紅的穩定性,大行的大股東是财政部,這點同等重要;3)可以相應消化潛在的不良提升。
5、最後不要忽略了這次國常會提及的對象是大型銀行,即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六大行。
【浙商|銀行】降低撥備率怎麼看?
――市場化、法治化合理讓利的真相來了!
一繼續看好銀行闆塊!
【事件】4月13日國常會提出:鼓勵撥備水準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率,适時運用降準等貨币政策工具,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回顧】4月6日國常會提出: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促進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彼時市場非常困惑,什麼是市場化、法治化合理讓利?今日國常會表達為我們揭開謎底!
【結論】本次國常會表達很突然,但好于預期。表現為:①隻提降準,沒提降息,意味着價格工具空間有限。②鼓勵大型銀行降低撥備覆寫率,意味着利潤有保障。繼續看好銀行闆塊,首推興業/平安+南京/郵儲,同時關注國有銀行的補漲機會,推薦交行/農行/建行。
1、降低撥備率有什麼好處?
降低撥備率,可以達成以下三個目的:①保證銀行利潤能夠增長,并且穩定市場預期;②保證能夠内生補充資本,并且減少超額撥備對資本的占用,激勵銀行加大信貸投放;③保證财政的分紅收入,2022年穩增長壓力較大、财政壓力較大,是以銀行分紅很重要。可參照2019年财政部征求意見稿,撥備覆寫率不超過監管要求兩倍,應對超額計提部分還原成未配置設定利潤進行配置設定。
2、咋了解市場化法治化讓利?
2022年讓利表述,與2020年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市場化法治化】和【合理】兩個關鍵詞。
①市場化法治化手段:鼓勵銀行降低撥備覆寫率,意味着銀行利潤增長有保障,而非類似于2020年利潤負增長。
②"合理"讓利:讓利模式從單邊讓利轉為"正和“讓利。本次國常會隻講降準、未提降息,說明未來貨币政策價格工具空間有限,以數量工具為主,有利于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數量工具包括降準等總量政策,也包括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定向政策(比如新設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兩項再貸款)。
3、目前怎麼看待銀行股機會?
穩增長政策繼續加碼,繼續看好銀行股。國常會密集發聲,意味着政策非常重視目前經濟壓力,穩增長和寬信用是全年最确定主線。
讓利表述好于預期,不壓利潤不降息。讓利模式從單邊轉為正和,允許銀行利潤增長的同時,加強支援實體經濟力度。
東北證券:預計未來2-3天大機率會有降準政策落地
1、貨币政策方面,本次國常會提到“适時運用降準等貨币政策工具”。根據曆史經驗,央行通常會國常會提出降準後的2-30日實施降降準政策,我們預計未來2-3天大機率會有降準政策落地,這意味着本周五降準可能性不低。考慮到周五央行還會開展mlf操作,預計屆時降息政策有可能一同出現,後續lpr利率的下調也值得期待。
2、為什麼上周國常會沒有提到降準,僅重點強調再貸款工具的使用,但本周國常會明确提到“适時降準”?我們看到本周國内出現了一些變化,尤其是疫情明顯惡化、外溢效應加劇,除上海之外的更多省市也面臨封城危機,這使今年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劇,悲觀預期強化。而在疫情修複時間不确定的情況下,政策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寬貨币是目前相對最容易做到的事情,盡管從目前情況來看,加碼寬貨币的實際效果可能并不會很強。不過如果以穩住市場信心為短期目的,那麼降準和降息仍有一定幫助。
3、經濟方面,本次國常會強調了“消費對經濟有持久拉動力、遠近兼顧、穩定目前消費、釋放消費潛力”,指向穩住内需的重要性,這也是在外需大機率回落的背景下的合理選擇。
其一,在目前疫情背景下,確定基本消費品的充分供應與價格合理,盡快解決由于物流問題造成的終端“供需扭曲”。
其二,要延伸消費品類,擴大重點領域消費能力。本次國常會專門提出要“促進醫療健康、養老、托育等消費,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結合近期北京發放3億消費券用于估計綠色節能消費的情況來看,下一階段或将有更多地區出台類似政策,而新能源相關産品、家電将會重點的刺激對象。
此外,對于家電方面的消費刺激,我們認為需要結合其“地産後周期”屬性來思考。事實上,“房住不炒”與穩住房地産消費之間并不沖突,我們也傾向于認為政策仍然會繼續放松購房限制、降低居民購房成本,并讓房地産行業逐漸回歸民生屬性,整體上近期房地産相關政策的松動仍是大機率的,我們期待看到5年期lpr的下調。
(以上内容來自券商的交流會,僅供參考,據此操作,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