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少吃很多虧。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不會說話”的人。
别人失戀尋求安慰,他無所謂地說“下一個更好,沒什麼大不了”;
别人工作壓力重抱怨生活,他開解道:“大家都這樣,忍忍就過去了”;
别人傾訴心事,他嘻嘻哈哈地說:“沒想到你這麼矯情”。
每個人都不喜歡這樣的安慰方式,因為不僅沒有什麼用,還會顯得自己正常的情緒格外不正常。
但這類人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他們可能不是不想安慰别人,隻是不知道該說什麼,這才用随意和無所謂包裝自己,用來掩飾自己的不知所措。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哄朋友開心,也不是每個人都懂如何安慰他人。
但無法否認的是,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懂安慰,能快速拉進自己和他人之間的距離,更有利于建立親密關系。

而想要學會安慰别人,辦法也不難。
觀察生活中那些“會說話”的人,其實很容易發現,他們安慰别人時,之是以有效果,源于做到了這兩件事。
01.
情緒共情
曾經看過一個視訊,印象深刻。
女生準備開車出門時,發現車壞了,于是給男友打電話,女生着急抱怨車壞得猝不及防,不斷說自己昨天開還好着,自己又有多着急,男友聽完後,耐心地幫女生解決問題。
男生說:“你看看燈亮不亮。”
女生抱怨:“我一會還有事,時間要來不及了。”
男生接着說:“你先看看燈亮不亮。”
女生說:“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壞了,好煩啊,我現在特别着急。”
這樣的對話循環幾次後,男生用略着急的語氣說道:“你能不能看看燈亮不亮!”
沒想到這句話直接引發女友不滿,女生怒氣沖沖地回道:“你不想幫就别幫了,我又沒有求你,你兇什麼兇。”
看起來,是女生在無理取鬧,男生明明在幫她解決問題,但其實,這樣的結果,與男生根本不知道女友想要什麼有關。
人和人之間的思維方式總是不同的。
有人遇到問題着急解決問題,有人遇到問題想要先舒緩自己的情緒,想要快速安慰對方,要先明白對方想要什麼。
那麼,如何明白對方想要什麼呢?
其實對方抱怨的話語中就藏着答案,當一個人不斷重複自己有多煩,有多慘時,大多是想要先舒緩自己的情緒,安慰他們要做的不過是耐心傾聽,順着對方的脾氣說話。
當對方一直重複怎麼辦時,要做的才是解決問題。
倘若不懂“共情”,做不到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順着對方的思維方式去想安慰的辦法,可能自己說再多也沒有好處。
安慰一個人時,主體是對方,就要先放下自己的想法,放下自己對一件事的看法,能一直把對方當重點,安慰的效果才會更好。
02.
轉移關注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閨蜜失戀很傷心,茶不思飯不想每天以淚洗面怎麼安慰?
已經說了該說的話,陪對方責備過其前任,開導過對方,也說過對方沒出息卻一點改變都沒有,這的确令人焦慮。
在很多人認為要給對方一段時間自我療傷時,有一個高贊回答令人記憶猶新——那就強行帶她去做别的事,旅遊、逛街、吃美食、送包、送化妝品、拍寫真...
這樣的方式,除了破财之外,真的十分管用。
因為有些人情緒一直不夠平穩的原因,在于自己掉入了情緒的漩渦,不是自己想要難過,而是悲傷成了一種慣性。
剛開始時,也許是因為某件事悲傷,情緒延續一段時間後,會因為悲傷而悲傷,走不出困境成了必然結果。
解決類似的問題,有效的安慰方式,便是轉移對方關注,讓對方暫時忘卻當下的處境。
《三十而已》中的鐘曉陽,便是用這種方式,安慰難過的鐘曉芹。
鐘曉芹因為一些事情不開心時,他會帶着對方打遊戲,看煙花,逛街,喝酒。投入到一件全新的事情中時,會令人暫時忘卻煩惱。
這雖然不是徹底解決沖突的辦法,卻能有效地舒緩對方當下的心情,一個郁結一旦打開,痊愈是早晚的問題。
怕的是很多人根本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懂纾解對方的情緒,隻會給予對方毫無用處的安慰。
那些“你别難過”說得越多,越是蒼白,倒不如一句“跟我走,我帶你去吃飯”。
是以,真的想安慰一個人,共情如果沒有效果,那就學着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一個人喜歡做什麼事,是不會被一時的情緒所改變的。
隻要自己能記得對方的愛好,一次次嘗試帶領對方往出走,出口就會在不遠處,隻要自己有心,安慰一個人真的不難。
03.
臨床心理學教授Matthew McKay在《兩性技巧》中指出,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安慰伴侶的方式對彼此的關系有害無益。
第一種,是伴侶生氣時,自己比對方還生氣。
第二種,是伴侶生氣時,自己無底線退讓。
這兩種方式有一個統一的特點——對解決問題和解決情緒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前者還會激化沖突。
和戀人相處時是如此,和朋友相處時也是如此。
每個需要安慰的人,需要的是情緒的排洩口和問題的解決方式,隻有能轉移對方的關注點,能幫對方消化情緒,安慰才有作用。
而那些“會說話”的人,做到的不過是共情和轉移專注,能做到這兩點,哪怕簡單的一句“去逛街”,都會比長篇大論更有作用,更能安慰到内心受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