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寨機教母”再創業,收獲一個200億IPO

導讀

THECAPITAL

“山寨機教母”再創業,收獲一個200億IPO

59歲的榮秀麗,古稀之年終迎來第一個IPO。

本文共4334字,約6.1分鐘

作者 | 若風 編輯 | 吾人

來源 | 融中财經

(ID:thecapital)

今日,手機晶片廠商唯捷創芯登陸科創闆,股票發行價46元/股,截止發稿件前,市值200億元。

說起唯捷創芯,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在她的背後卻隐藏着一位神秘的業界大佬,她就是曾經締造了唯一與諾基亞、三星比肩,有着“山寨機霸主”之稱的天語手機創始人——榮秀麗。

在整個手機行業中,對于榮秀麗這個名字來說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天語手機輝煌的時候,華為甚至都還沒有進入手機領域發展,市場上更沒有小米等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因為那時候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外手機品牌牢牢霸占着國内手機市場頭部,而榮秀麗創立的天語手機逆勢崛起,是唯一可以正面硬杠諾基亞,腳踢三星的國産手機品牌,2007年出貨量達到了1700萬部,成為國産手機銷量的冠軍,最鼎峰的時候,天語手機一年可以賣出2400萬台。

這位從一衆雄性競争中脫穎而出的女性,如今再度殺入手機晶片領域,收獲一個200億IPO,曾經的競争對手華為、OPPO、小米都成為其股東。

01

從開拖拉機轉行做手機

年銷售額80億

榮秀麗,1963年出生于河南新鄉的一個勞工家庭,雖然家世普通,但自小要強的她,很早就顯現出果敢、彪悍的一面。

16歲考上湖南大學後,榮秀麗選擇了内燃機專業,在這個男生居多、體力更占優勢的學科中,小小年紀的榮秀麗卻表現的毫不遜色,不僅活兒幹的比男生多,成績也是名列前茅,還在大學期間,連續三年奪得湖南省高校田徑短跑冠軍。

畢業後,榮秀麗被配置設定到洛陽拖拉機研究所擔任工程師,這一做就是10年,一路從基層做到進階工程師,再到所裡的中層幹部。

最終,29歲那年,不甘平庸的榮秀麗果斷選擇繼續深造,隻身跑到北京中歐商學院攻讀MBA,也正是在這段期間,不僅讓她有機會遊曆了意大利、英國等國家,還讓她找到了興趣所在——銷售。

彼時,中國還是BP機的天下,而百利豐(芬蘭最大的手機代理商)計劃讓大哥大進入中國市場,并委托榮秀麗當時所在的公司進行市場調研。

這次調研任務的執行,也讓榮秀麗敏銳地意識到手機必定會取代傳呼機,便說服老闆競争百立豐的代理權。

然而,榮秀麗看準了市場前景,卻并未看準進入時機。當時,大哥大除了售價貴,話費也高達一分鐘三四元,遠超出普通消費者的購買能力,短時間内很難去打開市場。

這也造成庫存積壓嚴重,公司一年就虧損了160萬元。就在老闆準備賣掉這家公司時,榮秀麗決定攬下了這個爛攤子,她堅信行動電話将來會成為市場上主流的通訊工具。

背着原有的債務,榮秀麗又借500萬注冊了百利豐通訊公司,拿着前老闆遺留下來的存貨和代理權誓要闖出一番天地。

憑着過人的銷售天分,榮秀麗另辟蹊徑,打出營銷口号,"從百利豐購買的每部手機,打不通都可以以舊換新。"以此扭虧轉盈,也漸漸積累出名聲。

到1998年,榮秀麗已經是北電、三星和愛立信三家手機的中國區代理,每年的銷售流水超過10個億。

然而,手機行業雖是暴利,但代理商拿到手的錢是最少的,話語權也最低,幹的事情卻最多,榮秀麗常常覺得憋屈。

然而,手機行業雖是暴利,但代理商拿到手的錢是最少的,話語權也最低,幹的事情卻最多,這讓性格強悍的榮秀麗時常覺得憋屈。

為什麼不自己研發手機呢?于是,不願再受制于人的榮秀麗,2003年成立了天宇朗訊,走上自主研發之路,花高價從矽谷請來一波研發團隊,手機品牌命名"天語"。

一開始,研發手機之路并不順利,大筆資金投入換來了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卻并不等于工廠中的良好品控。後來,榮秀麗的思想逐漸轉變,開始推動天宇朗通從一家“研産銷”一體的手機廠商,轉變為“輕資産+內建商”的模式,讓技術大佬們為她打工,晶片技術交給聯發科,生産任務外包給了富士康、比亞迪、東信等手機制造業巨頭。

另外,在銷售政策上,深谙銷售之道的榮秀麗,開創了一個"買斷銷售"政策,讓代理們自己定價、自己銷售,給了代理更大的利潤空間。當時國産品牌隻能給代理商,每台一兩百元乃至幾十元的利潤,榮秀麗卻給出了500元的利潤空間。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代理商們都蜂擁而至,紛紛要求代理天語手機。

正是這種代理政策,讓天語手機在2007年的出貨量,直接達到了1700萬台,成為國産手機銷量的冠軍,在最鼎峰的時候,天語手機一年可以賣出2400萬台,年銷售額更是高達80億,超越華為成為國産最為熱銷的手機。

天語手機也是以,被網友們稱之為“山寨機之王”。

02

從手機跨入晶片領域

華為、小米、OPPO都投了

被譽為“山寨機教母”的天語創始人榮秀麗,還曾以42億元的财富,首次登上了胡潤IT富豪榜。

但遺憾的是,與當時的大多數功能機廠商一樣,在向智能機轉型時,由于天語的決策失誤,導緻天語手機逐漸走向沒落。

2009年,天語組建600人研發團隊,開發3G手機。同年5月,天語3G手機便率先登陸市場,該機一度引發極大反響,但因為其搭載微軟手機作業系統,與國人使用習慣相違背,手機上市後反響并不好。

嘗到失敗的滋味後,天語迅速放棄了微軟手機系統,搭載阿裡Yun OS,顯然,這一次的選擇也不盡人意。

就在天語輪換作業系統之際,安卓系統已經成為主流,小米、魅族等手機品牌相繼崛起,以成本效益争奪市場,并擁有了大量的粉絲。

兩次決策失誤,讓天語手機錯過了智能機發展的黃金時期,等回過神來,屬于功能機品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當然,在智能機時代天語也曾掙紮過,2012年,天語釋出大黃蜂二代手機,該機配置一流搭載安卓系統,甚至還得到雷軍的贊美。之後,天語還推出過網際網路品牌nibiru,但都沒有引起使用者太多關注。

一再錯過風口、走向沒落的天語,或許也給了榮秀麗一個警示,“除了推出優質産品外,也要擁有核心技術。”

于是,不甘服輸的榮秀麗又在另一個江湖攪起了風雲。

2010年,榮秀麗紮進手機晶片領域,創辦唯捷創芯。作為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唯捷創芯”其主要從事射頻前端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産品主要為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PA 模組),同時還包括部分射頻開關晶片、Wi-Fi射頻前端模組及接收端模組。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制造一種晶片作用是将信号放大,直接影響手機、平闆電腦等裝置的通信品質和續航能力。

自成立至今,唯捷創芯已至少完成8輪融資,背後衆多知名機構和大佬股東。既有華芯投資、國科嘉和、元禾璞華、華登國際等一線VC,還包括手機産業鍊上下遊廠商,如聯發科、華為、OPPO、VIVO、小米等,這其中,既有曾經的合作夥伴也有競争對手,側面也印證出大佬們對唯捷創芯的認可。

股權結構顯示,Gaintech為唯捷創芯第一大機構股東,目前持有唯捷創芯28.12%的股權。據了解,Gaintech是聯發科旗下全資子公司,曾在2018年,以顯著低于前次增資擴股及股份轉讓的價格,入股唯捷創芯。

唯捷創芯在招股書中也透露,當時公司亟待補充大量營運資金、緩解研發投入和收入回款大幅下降等帶來的資金壓力之際,聯發科長期看好射頻前端晶片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出于對唯捷創芯産品和技術的認可,雙方經過長期交涉溝通後,簽訂了《Gaintech增資協定》,聯發科子公司Gaintech以财務投資方式入股發行人。此外,聯發科和Gaintech還承諾,在任何情況下不會通過任何途徑取得唯捷創芯的實際控制權。有了全球領先的SoC晶片設計龍頭聯發科的支援,唯捷創芯的江湖地位也逐漸得到肯定。

随後在2020年10月,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OPPO移動、VIVO旗下的維沃移動、小米基金以18.85元/股的價格獲得了相應的股份。按照股權轉讓價格計算,唯捷創芯此時的整體估值為10.35億元。

去年3月,Gaintech又與昆唯管理等簽署《股份轉讓協定》,由昆唯管理斥資1.8億元持有唯捷創芯發行前1.50%的股份,入股價格為33.33元/股。此次投後,唯捷創芯估值已飙升至120億元。這也意味着,不到半年時間,華為等手機巨頭對唯捷創芯投資的浮盈已接近11倍;而此次成功登陸科創闆,當初的投資回報率已經飙升至20倍。

03

商業花木蘭

古稀之年終獲一個200億IPO

據招股書顯示,唯捷創芯目前主營業務為射頻前端晶片,産品包括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射頻開關晶片以及Wi-Fi射頻前端模組等。不過在全球5G手機市場佔有率逐漸提升的趨勢下,唯捷創芯主要銷售産品仍以4G中內建度PA模組産品為主,報告期内其4GPA模組收入占比分别為92.16%、96.09%、88.59%和71.57%。

在5G時代,L-PAMiD和L-PAMiF等更高內建度的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或将成為中高端手機的标配。而針對5G智能手機市場,唯捷創芯可提供中、高內建度 PA 模組組合的架構方案。

在2020年,公司L-PAMiF等5G高內建度PA模組實作少量出貨,2021年1-6月收入占比為僅為6.73%。在唯捷創芯的網上路演中,董事長榮秀麗回答提問表示,公司第一代PAMiD産品目前正在用戶端進行測試和驗證,預計今年内會量産。

不過也有資訊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唯捷創芯已進入産品驗證、形成訂單及批量出貨的5G手機配套産品共有24款,在手訂單超8億元。

依靠優質的客戶“朋友圈”,公司也在2018年至2020年經曆了營收業績的爆發式增長,分别為2.84億元、5.81億元、18.1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52.48%。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唯捷創芯下遊客戶業務較為集中。2018年-2020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占總營收比例分别為99.80%、95.90%和98.67%;同期,華信科、泰科源和深圳環一直是唯捷創芯的前五大客戶。

其實,早年唯捷創芯客戶結構以中小型手機品牌廠商和ODM廠商為主。但在2016年之後,公司下遊消費電子市場發生劇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華為、小米、OPPO 和vivo四家智能手機品牌廠商的市場佔有率快速上升,快速擠壓中獨幕喜劇牌及白牌廠商的市場空間。由此,唯捷創芯原有客戶對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等各類智能手機晶片的采購需求快速萎縮,公司業務結構也不得不迅速作出調整。

首輪問詢回複顯示,唯捷創芯自2017年開始調整戰略,推動客戶結構轉型并陸續與小米、OPPO、vivo等頭部智能手機品牌企業開展射頻前端産品認證和供應商導入合作。由于處于驗證産品性能、可靠性和品質一緻性階段耗時較長,加之種種因素作用,2018年之後公司淨利潤大幅虧損。

據唯捷創芯今年3月送出的招股書注冊稿,報告期内歸母扣非淨利潤連年虧損,分别為-4028.32萬元、-3295.44萬元、-10082.74萬元,其中2020年虧損額顯著擴大。

最新的2021年業績預期顯示,唯捷創芯預計2021年度實作營業收入區間為34億元至35.5億元,同比增長87.80%至96.08%;歸母扣非淨利潤區間為-4000萬元至3000萬元,同期相比虧損金額下降或有可能實作扭虧為盈。

從手機到晶片,榮秀麗的人生起落,可以看作是中國通信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59歲的榮秀麗,在古稀之年迎來人生的第一個A股IPO,市值200億。也讓人們再次見識到,這位“商界花木蘭”身上不可磨滅的韌勁和勇氣。

當然,不止于榮秀麗,在波濤洶湧的商業世界中,從來不缺乏乘風破浪的女性創業者。比如,國貨之光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晶片巨無霸AMD的蘇姿豐(Lisa Su),以及最近憑借求購面包牛奶出圈的投資人徐新,越來越多的鐵娘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彩,成為更多年輕一輩的偶像。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