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氫能源電池汽車與傳統電池汽車之争

睿财經訊(文/王蕾)進入,豐田汽車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了2205輛汽車,其中247輛氫燃料汽車讓外界了解了豐田汽車在氫燃料技術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思路。氫能源又成為各大媒體熱議話題。

氫燃料沒有未來?

2021年年底,曾多次炮轟電動汽車的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宣布進軍電動汽車領域,且在自家台場展廳推出了十五款新車。對此,不少媒體紛紛以“豐田章男打臉了”為标題字首進行相關報道。事實上,對于豐田章男多次炮轟電動汽車一事,筆者認為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在豐田汽車重點研發的氫能源汽車實作大規模量産之前,争取更多的時間,進而實作混動汽車到氫能源汽車之間的直接跨越。

據該研究報告顯示,氫燃料電池在商業化方面存在三大劣勢,并且在報告最後提出了“氫燃料電池在商業化方面已經徹底失去了機會”這一結論。或許很多讀者在看到這一結論的時候會好奇,氫燃料電池到底存在哪些劣勢,進而令作者定下這一結論?

具體來看,該報告中所提及的三大劣勢如下:

一、動力電池的加速發展,直接擠壓了氫燃料電池的生存空間。

衆所周知,在跨入2022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再度下滑,比如說此前純電續航裡程為400km以上的純電動車,補貼退坡後為5400元。從新能源汽車補貼要求愈發嚴格的情況來看,續航裡程超400km的純電動汽車已經成為市場的常态,甚至開始出現了标榜1000km續航的純電動汽車出現在市面上。與此同時,800V超充也開始相繼搭載在車輛上,能夠實作充電15分鐘續航200km。在這樣的背景下,氫能源電池原本具備的長續航、補能快的優勢開始出現衰弱。

二、氫能源汽車普及速度慢。

與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相比,氫能源汽車幾乎可以稱之為“龜速”。據乘聯會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市場滲透率為14.8%。截止2022年年初,全球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車型的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500萬輛。相比之下,2021年年初氫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僅2.5萬輛。由此可見,留給氫能源汽車發展的時間并不多了,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豐田汽車會選擇加入電動化序列。

三、氫能源汽車補能網絡待完善。

與補能簡易的純電動汽車相比,發展氫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不僅存在建設成本高昂等特點,而且在氫燃料的運輸、儲存等方面都存在技術難題。

氫内燃機和氫燃料電池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依靠氫燃料電池電堆中的氫氣與氧氣發生電化學反應,産生電能驅動。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補能效率快、續駛裡程長、低溫性能優越等優勢。作為氫能在交通領域應用的重要突破口,氫燃料電池汽車被認為是商用車加速脫碳程序、實作電動化轉型的重要方向。2020年以來,國家層面有關鼓勵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政策持續加碼,地方政府也陸續出台支援政策。得益于此,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迅速,從産業規模到成本成效都取得了顯著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大陸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保有量達7000多輛,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36個城市進行示範營運。2021年12月,财政部等五部門釋出《關于啟動新一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工作的通知》,包括河北、河南、京津冀、上海和廣東在内的5大城市群,正式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在燃料電池技術熱度不減之時,也有不少企業開始解鎖氫能的另一種應用形式——氫内燃機。氫内燃機與燃油車相似,隻不過把燃料變成了氫氣,發動機與此前的汽油發動機、天然氣發動機有共通之處。氫内燃機更具成本和推廣優勢。内燃機将氫作為燃料,一方面具有多種燃料适應性,可以使用純氫為燃料,也可以和甲醇摻燒,有效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另一方面,可以使内燃機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延長生産裝備生命周期,氫内燃機保留了傳統内燃機的主要架構和系統,不需要重新建構産業鍊,其技術實作的難度和成本投入遠小于燃料電池。

從使用角度來看,燃料電池需要吃‘細糧’,要求氫氣的純度達到99.99%。而氫内燃機則沒那麼‘嬌貴’,對氫氣的純度沒有特别要求,而且在高負荷區具有較高的綜合效率。對于承擔貨物運輸的中重卡來說,氫内燃機是更經濟且更高效的選擇。

氫能源電池汽車與傳統電池汽車之争

我們的選擇

在氫能源的使用上我們的工業水準還是遠遠落後于其他發達國家。以德國寶馬集團為例,寶馬認為,氫燃料電池還會是純電動汽車的重要補充,也是寶馬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又一重點。到目前為止,寶馬集團已經積累了40餘年的氫能源動力系統研發經驗,并且擁有超過20年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經驗。

寶馬集團氫燃料電池技術及汽車項目負責人Juergen Guldner表示:“氫燃料電池驅動系統兼具兩種驅動系統的優勢,且不受季節變化和室外溫度的影響。既能實作純電車型的零排放出行,又在使用感受上與燃油車無異,長途駕駛僅需短暫停留便可充滿燃料。”

近日,寶馬iX5 Hydrogen氫燃料電池車已經有了最新的進展,它在位于瑞典阿爾耶普盧格的寶馬集團冬季測試中心進行了嚴苛的極寒耐力測試,目前已經進入了量産前的後研發階段,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進行小規模投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