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業委會主任把“鐵路經驗”帶進小區抗疫 得到居民小朋友“贈畫表揚”

這位業委會主任把“鐵路經驗”帶進小區抗疫 得到居民小朋友“贈畫表揚”

圖說:謝小豹在小區裡整理貨架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4月7日中午,金山區學府路1811弄綠地玲珑小區,業委會主任謝小豹正拿着喇叭巡邏,喇叭裡放着“請廣大居民不要出門”的防疫宣傳聲。突然,謝小豹被一扇窗戶裡的一句“叔叔”童聲叫住,“小朋友,有什麼事情嗎?”隻見小朋友将一張紙遞了出來,說了句“辛苦”,然後關上了窗戶。那是一幅小朋友自己畫的大白和病毒戰鬥的畫,底下工工整整寫着:“最美的背影,最暖的大白。感謝您們為大家點亮黑夜中那道最亮的光!”謝小豹頓時覺得鼻子一酸,心想:“近一個月的辛苦付出,值了。”

無縫銜接鐵路、社群防疫“戰場”

3月11日淩晨2點,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将睡夢中的謝小豹吵醒,迷迷糊糊中按下接聽鍵,對方幾句簡單的話語讓他一下子從床上“彈”了起來:“謝主任,預計3點開始對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人員隻進不出!”

在社群擔任業委會主任、“紅色火車頭”示範樓組長的謝小豹就職于鐵路上海南站,日常負責抵滬旅客的驗票、測溫和疏散工作,積累了一定的防控經驗,是以這次接到防疫任務,居委會第一時間想到了他。接到電話後,謝小豹立即出門配合居委會封閉小區各個通道,制作并張貼宣傳智語,并想辦法安排進駐人員今後的辦公和休息場所,一夜未眠。

從此以後,謝小豹一直過着“597”的日子:每天早晨5點起床,幫忙清運垃圾,配送外賣和快遞,組織小區居民核酸檢測,關注各個樓棟群解答居民疑問和釋出通知等各種瑣事,謝小豹都搶着幹,一天忙下來最早也要晚上9點才能休息。做核酸給重點人群開辟綠色通道

這位業委會主任把“鐵路經驗”帶進小區抗疫 得到居民小朋友“贈畫表揚”

圖說:謝小豹在給居民們轉送生活物資

剛開始,部分小區居民多少有些不了解居家隔離的政策,每天都有人來找謝小豹理論,情緒非常激動,封閉式管理第一天,甚至有人到謝小豹的家裡和他“當面對質”。擔心影響家人,謝小豹将其拉到樓下,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居家隔離政策,直到鄰居認可。

後來,謝小豹想方設法改進工作方法,盡力改善小區居民居家隔離生活。在配送外賣、快遞的過程中,細心的謝小豹發現部分住戶從來不網購,想到有的老人獨自在家,可能不會上網叫外賣、點菜。于是謝小豹便在各個樓棟群裡釋出通告,發動小區居民一起收集排摸需要幫助的老人的資訊,然後帶領志願者挨個兒了解老人的需求,替他們采購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并送貨上門,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物資供應。

一次通知核酸檢測時,居民蔡女士找到謝小豹,表示家裡小朋友需要上網課,排隊測核酸期間可能會漏掉老師講的重要内容,想等下課了再來測核酸。這個要求合乎情理,但卻讓謝小豹犯了難:“主要是我們人手不足,這樣會降低效率。而且如果不按照樓棟順序做核酸,也很容易出現差錯。”不過很快,謝小豹就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了靈感:“火車站裡有重點旅客綠色通道,核酸檢測的時候我也可以為嬰幼兒、需要上網課的小孩以及行動不便的老人等重點人群開辟綠色通道啊!”果然,新的舉措實施後,核酸檢測的過程變得更加順暢起來。

“我去做志願者,你在家帶孩子!”

忙了外面就顧不到家裡,何況謝小豹的微信裡有近30個社群微信群,包括各個樓棟群、應急志願者群、物資保障群等,每天都會收到上千條微信、接打上百通電話,幾乎擠占了他全部的休息時間,與家人說話的空閑和力氣都沒有。對此妻子張文娜又是心疼又是擔心,更何況家裡還有一雙兒女,萬一丈夫在外面感染病毒怎麼辦?

這位業委會主任把“鐵路經驗”帶進小區抗疫 得到居民小朋友“贈畫表揚”

圖說:謝小豹收到的小朋友的畫

一天,妻子把謝小豹拉倒一邊,鄭重其事道:“謝主任,我要向你申請去做志願者!”“什麼?你也要做志願者?那孩子誰帶?”“是以我做志願者的時候你得在家帶孩子!”張文娜想用這種方式讓丈夫休息一天。

4月5日,見小區已經實作陽性、密接清零,謝小豹終于讓妻子“如願以償”,和其他10名志願者一起,負責上門關照老人的飲食起居,做好生活保障、探望照料、精神陪伴等方面的服務,而謝小豹則終于有機會在家“休息”了一天。“有居民發微信、打電話給我還是要回的。”謝小豹說,“但也多虧了老婆,我緊繃了快一個月的神經得到了放松,能夠更好地為小區居民服務了!”

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