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億人一個月支出超200億元,誰是常态化核酸檢測的最大赢家?

文/ 信娜 王騰

編/ 王小

1.8億人一個月支出超200億元,誰是常态化核酸檢測的最大赢家?

5月6日,北京朝陽區一核酸檢測現場 攝/王騰

“不是在做核酸檢測,就是在去做核酸的路上”。2022年5月6日,一位北京居民的朋友圈寫道,這也是北京、上海等地越來越多人的寫照。

據《财經·大健康》不完全統計,已有六個城市開始常态化核酸檢測,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沈陽、蕪湖、大連。這些城市一般要求市民每隔一定時間便需檢測,甚至成為出行及出入公共場所的必備證明。

“這是目前應對奧密克戎綜合性、中長期社會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根據東吳證券的一個測算,截至4月30日,中國一個月内因常态化核酸檢測所需支出為216億元。

然而,設定更多的核酸檢測點能成一門長久生意嗎?

街角商鋪,從房屋中介變成核酸檢測點

5月6日下午約兩點,在北京市朝陽區雅成一裡小區附近,一處核酸檢測點排着長隊。《财經·大健康》觀察,一個小時内,該隊伍一直保持着50人左右,他們大多因健康寶彈窗,來做核酸檢查。

這處位于兩條路交彙處的門面房,之前是一家房屋租賃公司。2022年後,成了核酸檢測點。牌匾是簡單直接的“核酸檢測點”五個字,賦上了醒目的紅色和黃色。

近期,五類人群的“北京健康寶”會被彈窗。比如,需要進行風險排查的人員;未在規定時間完成核酸檢測的人員等。特定人員需完成核酸檢測,“北京健康寶”查詢到陰性報告後自動解除彈窗。

“之前疫情不嚴重時每天檢一兩百,近期每日一兩千人。”一位北京财滿街核酸檢測點從業人員說。

根據公開資訊,截至1月29日,北京市核酸檢測固定采樣點400處,其中91處可提供混檢服務。到5月7日,《财經·大健康》綜合統計北京市政府網公布資訊發現,固定核酸采樣點翻倍,已達989個。

然而,這些采樣點仍不足以應對北京此前的區域核酸檢測,為了應對當下的疫情,北京設定了大量臨時采樣點。5月3日、4日、5日,北京市連續開展三輪區域核酸篩查。5月3日第一輪時設定采樣點位9266個,采樣台2.2萬台,動用采樣人員4.4萬名,輔助保障人員13萬名,累計采樣1992萬人。這些臨時采樣點很多設定在小區内或周邊,由社群衛生中心或轄區内抽調醫護人員進行檢測。

在北京朝陽大悅城西門對面的停車場内,緊靠公車站台和地鐵6号錢,周邊多家商場、寫字樓。這裡也設了一個免費核酸采樣點,由政府買單,目前專門應對大規模的混采。相比其他采樣點,該采樣點布局更大,分别設立了登記視窗和采樣視窗,同時又設立了一個專門的員工休息處。這處采樣點由一個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營運,當天現場有六名從業人員。

政府大規模核酸檢測多以混采為主,一般10人次一混采。按一位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負責人的估算,一個實驗室30人到40人,兩班倒,僅能達到每日一萬的檢測量。

截至2022年4月17日,來自國家衛健委的統計資料,中國共有1.31萬家醫療衛生機構具備檢測能力,檢測能力為5165萬管/天。一年前,這個數字是126萬管/天。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上司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看來,要組織一次核酸檢測,落實某一個抗疫措施,需要系統周密、大量資源配置和動員協調才能有效完成。他在4月29日新聞釋出會上分析,對100萬人口城市的核酸檢測能力和對2500萬人口城市的核酸檢測能力,要求不一樣。在檢測能力不足的時候,時間就會長,夠的時候,可能24小時就完成。是以,這一塊是一個挑戰。

新冠疫情完全改變了核酸檢測的原有規模,以前隻有少量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和公立醫院實驗室可以做。

自2020年中央預算内投資共安排456.6億元用于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建設;2021年安排300億元支援省市縣三級疾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建設。其中,就包括提升檢驗檢測能力。

比如,所有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及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均開設核酸采樣服務。其中,開設病房或發熱門診的醫療衛生機構将提供24小時檢測服務。另外,符合條件的藥店、健康驿站等也會引導提供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

北京市2022年4月稽核合格的醫療機構類别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已達66家。

一位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稱,現在推行常态化核酸檢測的城市,政府會要求增設核酸檢測點,提高采樣能力。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石燕則在釋出會上通報,截至5月4日晚, 4500多個核酸點位完成開放。未來,會在居民社群、辦公場所、企業園區、地鐵站周邊、交通場站等區域布局了一批便民采樣點包括固定采樣點、便民采樣點和流動采樣點,積極建構“15分鐘核酸服務圈”。

杭州規定在整個城市設立不少于10000個采樣點,在政府機關、企事業機關、居民小區、車站、交易市場、飯店飯店、學校等場所增設采樣點。

來自山東省的公開資料顯示,截至4月30日,該省的全部檢測能力中,固定檢測能力占63.5%,移動檢測能力占36.5%。

至于檢測點具體在哪裡設定,上述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負責人說,會優先選擇人流量大,但又不至于特别大,旁邊有足夠空地可供排隊的地方建立核酸檢測點。“現在政府希望有更多檢測點,具體選址由我們自己來定,接着申請便可。”

每月可能花上百億元檢測

北京一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營運的核酸采樣點,從早上8時30分到20時30分,12小時開放,提供免費檢測,每天平均采樣約2000人。

其現場負責人告訴《财經·大健康》,這裡的檢測費用由政府結賬,将賬單送到街道後由街道結賬。目前,單采暫時停了,政府支付混采6元/人。

這個檢測點的從業人員兩班倒,沒有加班費。上述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負責人說,其所在的實驗室按規定的時長為護士結算工資,如果因疫情嚴重工作時長增加,會适當給予加班費。

5月3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昂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北京市5月3日、4日、5日,對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5個區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開展核酸篩查,其餘 12個區,連續開展三輪區域核酸篩查。

按照政府最新的指導價混采3.4元計算,開展三輪篩查的這12個區常住人口約1972萬人。假設大規模核酸檢測采用10:1 混檢措施,三輪檢測成本約2000萬元。

據上海衛健委通報資訊,上海自5月1日起對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開展了分區分級的“抗原+核酸”組合篩查。截至6日,累計核酸檢測超過5700萬人次、抗原檢測超過1億人次。

在杭州,從4月28日開始,杭州推出常态化核酸政策,居民出入要有48小時的核酸檢測證明。以杭州目前1220萬常住居民計算,這需要每日至少有超過600萬的核酸檢測能力。

東吳證券的一個調研算了一筆賬:截至4月30日,中國已經有29個省級行政區的123個城市涉疫,其中4月宣布實行封控城市的人口達到了1.8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3%。如果假設未來每個月全國涉疫人口都保持在這個比例,且常态化核酸檢測要求這些城市的居民每48小時核酸,按多人混檢8元/人份的價格,一個月内因常态化核酸檢測所需支出為216億元。

即便現在降到3.4元,一個月内因常态化核酸檢測支出也得近100億元。

将檢測點做成連鎖是唯一的出路?

一個核酸檢測點的成本主要是人工。

如果單看硬體投入,一個采樣點有兩個亭子就夠了,一個用作采樣登記,一個用來采樣,再加上空調等設施,整體的費用約兩萬元。

上述醫學檢驗實驗室負責人介紹,一個采樣點至少要雇兩個護士,一個保安,加上一天三套防護服等耗材費用,轉運車一次200多元,每天的成本就要2000元左右。

混采收費3.4元,一個隻針對政府單的采樣點,每天至少要采樣2000人,才能保住本。對于一個采樣點來說,這個挑戰不小。如上述朝陽北路上核酸采樣點在疫情最緊張的五一期間每日才達到一兩千人。

自費做核酸檢測支付價格較高,是19.7元/人。北京市醫保局介紹,單劑次19.7 元為最高政府指導價,檢測機構不得上浮,但可根據自身情況下浮調整,下浮幅度不限。對單純進行核酸檢測的,不收取門診醫事服務費。

上述北京朝陽财滿街核酸檢測點現場從業人員告訴《财經·大健康》,現在核酸檢測分免費時段+自費時段。免費需通過相關公衆号預約到免費檢測時段,非預約免費檢測的客戶需在現場掃碼、登記、付費采樣,19.7元/人。

北京雅成一裡小區附近街角的核酸檢測點是一處固定門面房,成本投入相對更高。這處由北京俪嬰婦産醫院營運的核酸檢測點想到的方法是,提高檢測價格,每人收費35元。

5月6日下午約兩點,一位正在排隊做核酸的居民告訴《财經·大健康》,“前兩天這個檢測點每人收費24元,這兩天漲價了”。在該檢測點有一個價格公示是單人份35元。截至發稿,北京俪嬰婦産醫院未回複關于核酸檢測價格的問題。

截至5月7日,《财經·大健康》綜合統計發現,北京有63個采樣點提供24小時服務,約占總采樣點數的6.37%。這比1月時的66個24小時服務采樣點減少了。

對營運者來說,提供24小時服務,樣本量也許可以增加,但成本隻會更高。上述第三方實驗室負責人說,要雇更多人,成本成倍增加,他不打算設24小時核酸點。

目前,北京有19個24小時采樣點,由18個不同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設定。其實,對于大多數第三方醫學檢測實驗室來說,市場規模并不代表它們能掙到錢。

不過,“以量換價”仍然能取得收益。在高特佳投資執行合夥人王海蛟看來,市占率在10%以上的頭部公司,做核酸檢測産品仍然有利可圖。市占率隻有1%或者千分之一的公司,會因沒利潤而退出這一市場。

5月6日,山東省衛健委副主任牟善勇在新聞釋出會上介紹,截至4月30日,山東省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達到 747.7萬管,其中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占85.5%,第三方機構占14.5%。

目前,國内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數量有1000多家,但約70%的ICL市場都掌握在頭部四家公司手中。據海通證券分析,金域醫學(603882.SH)獨占34%的市場佔有率。

截至2021年末,金域醫學自建39家醫學實驗室,合作共建670家區域實驗室,分布在全國700多座城市。自新冠疫情以來,其業績都算亮眼。2020年,金域醫學實作營業收入119.43億元,同比增長44.88%,歸母淨利潤22.20億元,同比增長47.03%;2022年一季度,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繼續保持超過58%的增長率。

對于大多數醫學檢驗實驗室來說,核酸檢測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得不擴張的生意。“核酸檢測價格太低,不建更多核酸點,就達不到檢測規模,掙不到錢。”上述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負責人說。

這些醫學實驗室的正常業務以惡性良性腫瘤檢測為主,但疫情封控下,醫院已難見惡性良性腫瘤病人,維持公司營收的任務現階段隻能落在新冠核酸檢測收益上。上述醫學檢驗實驗室負責人開始考慮建更多核酸檢測點。一方面,這是常态化核酸檢測中的政府需求,另一方面,這成了保住生意的稻草。

據國家醫保局統計,4月初,全國30個省份已發文下調政府指導價。湖南、江西等23個省份将多人混檢下調至每人份8元,山東、河北、安徽、内蒙古、廣東等5個省份下調至每人份6元,此時新疆為全國最低價,每人份3.5元。現在北京混采價格為每份3.4元。

“我們這幾天也做了測算,隻有達到一定的檢測規模才有利潤,才能活下去”。上述檢驗室負責人說。如果繼續擴張,雖然管道變多,檢測規模會變大,但“規模能不能大到保住本,還有盈餘,現在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則認為,目前一些疫情嚴重地區臨時用了常态化核酸檢測,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如果目前疫情能控制下來,就沒必要繼續常态化核酸檢測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