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每每讀到納蘭容若的這句詩,心中總是無限感慨。 很多感情,起初總是浪漫美好,然時過經年,人事變遷,最後終究還是逃不過結局悲涼。 究其原因,或許是一味索取,才會淡了情誼;或許是太過計較,才會遠了關系;或許是不知珍惜,才會傷了人心。
在婚姻裡,所有夫妻關系的變壞,都是從這兩個字開始的。

夫妻關系中,沒有誰“應該”對誰好,隻有互相珍惜與心疼。 與人相處久了,總會産生一種心理慣性,當你心甘情願對一個人好時,就隻能越來越好,這樣才符合對方的預期。 倘若某一天你讓他不滿意,哪怕隻是一點點,他會頃刻間把你之前的好都抛于腦後,耿耿于懷地叨念隻有你最後這點“不好”。 第一次你為他親自下廚,弄髒雙手,他會心生暖意;第一次你對他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他會如處陽春。
然而當這樣的行為重複了很多遍以後,做飯洗衣成了你的家務,體貼細緻成了他的标準,一直對一個人好,他會習以為常,心中再無波瀾,就覺得本應該如此。
有時候你累了、疲倦了、有情緒了,不想去做這些事的時候,他便不能了解了,脫口而出的隻有冷言冷語的嘲諷。 人啊,以為得到了就不會失去,可再好的夫妻感情,也會敗給長久的透支,在日複一日的“理所應當”中降溫,讓總在付出的人失落和心寒。婚姻裡,千萬别把對方的深情當做天經地義,無論是哪一方,隻要給予或索取過度,都會導緻關系失衡。再深的愛,再暖的心,都會死于“應該”這兩個字。
夫妻關系中,不要總是“計較”,包容才是暖心的良藥。 戀愛時可以花前月下、無所顧慮,一旦邁入婚姻的殿堂,就意味着兩個人同氣連枝,要平衡事業與家庭,要落實生活的柴米油鹽,要生養教育孩子,要照顧雙方的家人…… 同住一個屋檐下,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主張,難免會産生沖突與争吵,遇事斤斤計較,便會怨怼漸生。 我嫌你少了浪漫,你怪我不夠溫柔;我罵你太過懶散,你怨我總是唠叨。
慢慢的,熱情會變得涼薄,欣喜會變得心酸。 凡事都要計較一番,厘清你我,會讓對方以為你沒有将他當作一家人,是以才會這麼計較過去、計較對錯、計較得失。 最後生活隻剩下了指責與抱怨,夫妻關系也因為太過“計較”而分崩離析。
蘇武曾在《留别妻》裡寫:“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好的婚姻都是磨合出來的,夫妻需要有來有往的付出與回應,也需要通情達理的寬容與諒解,多想想對方帶來的溫暖和給予的愛,明媚的日子總歸多過風雨。夫妻之間,少一分計較,便多一絲平和;少一些抱怨,便多一點甜蜜。若有幸牽得彼此的手,請珍惜餘生的歲月長。
夫妻關系中,千萬别太“高估”你在對方心裡的位置。 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哪有那麼多情比金堅,哪有那麼多至死不渝,多得是相伴一程,多得是轉身陌路。
結婚之初,以為在婚姻的殿堂裡許下了白頭偕老,不離不棄的誓言,就能幸福一生,可是在現實的生活裡,有沖突、有冷漠、有背叛、有抛棄……
感情往往經得起潇灑,卻經不起平淡,經得起榮華,卻經不起低谷。 那個曾對你呵護備至的人,可能沒抵過誘惑,轉眼就擁抱了别人;
那個你刻骨銘心愛過的人,可能一轉身,就成了陌路人。
感情裡,最傷感的,莫過于“高估”二字。
我們預設的愛的份量,實際上輕如鴻毛,風一吹,就飛走了。
期待太滿,用情太深 ,一味“高估”自己在别人心裡的位置,最後受傷的隻會是自己。 正如有句話說:“人性經不住試探,一試全劇終,人心也不該高估,高估最終隻會讓自己撲空。”
深以為然。 成年人的感情世界,少些自以為是,少些美好幻想,多用心經營,才是明智之舉。 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惜緣不攀緣。
紅塵人生,婚姻就是最大的修道場。 别讓“應該”付出而毀壞了關系;别因為“計較”瑣事而消耗了感情;别太“高估”愛情而失去了自我。 珍惜當下事,莫負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