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鮮婚姻的最好方式:拒絕内耗

文/有書蘇绾 來源:有書(youshucc)

法國作家巴法利·尼克斯說:“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下詩篇,其餘則是平淡的散文。”

誰都渴望能和心愛的人相守到老,可當最初的新鮮感褪去,誤會,争執便成了婚姻的常态。

若是在一起過日子的兩個人,總喜歡把事情憋在心裡,用冷暴力或生悶氣當作對彼此的回應。

那再深厚的情誼,也會在日複一日之中被消耗殆盡。

婚姻最可怕的不是無愛,而是内耗。

那些互不了解的情緒,會讓沖突愈演愈烈,讓原本相愛之人日漸離心。

夫妻和睦,是一家之福,拒絕内耗,才是讓婚姻保鮮最好的良藥。

-01-

内耗正在毀掉你的婚姻

熱播劇《女心理師》中,有一對典型的“内耗式”夫妻常松和吳淑芳。

為了避免妻子追問,常松特意将舞伴的電話備注成了10086。

但不巧,妻子還是無意中撞破了真相,二人為此大吵一架。

淑芳認為丈夫必定是和舞伴有染,是以才會故作隐瞞;

可常松卻說,就知道妻子會有過激的反應,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才會更改備注。

心理師賀頓将他們之間的相處稱為“追逃模式”:

“遇到沖突時,丈夫的第一反應是離開或逃避,希望雙方能有冷靜的空間,減少沖突的激化。

可在妻子眼裡就成了‘心裡有鬼’,便更加地窮追不舍。

追逐的一方期待回應,而另一方總是冷漠以待,進而滋生出更多負面的情緒。

在這一追一逃的過程中不斷消耗着彼此,問題卻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

生活中,其實也不乏這樣的場景:

明明能敞開心扉清楚的事,卻偏要暗自揣測對方的心意,用自認為對對方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到頭來,非但沒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夫妻間的沖突日益加劇。

這便是一種典型的“婚姻内耗”。

夫妻之道,貴在坦誠,沒有坦誠的交流,就不會有互相的了解。

洞悉不到彼此的需求,日子又怎會過得順遂如意?

你給的再好,對方未必想要;你付出的再多,也不過是徒勞。

婚姻中最可怕的,莫過于:所給非所要,所要求不得,進而怨氣生。

内耗像是一劑慢性的毒藥,一點點蠶食着夫妻間的感情,周而複始地讓人傷心、寒心,最後摧毀婚姻。

-02-

保鮮婚姻,拒絕内耗

大衛·尼克斯在《我們,一次旅行》一書中寫道:

“婚姻不是一片高原,它有峽谷,有犬牙交錯的山峰,還有暗藏的裂縫,旅途很艱難。”

的确,婚姻之路不易,途中難免風雨。

唯有夫妻雙方懂得拒絕内耗、用心經營,才能化解掉婚姻生活中的重重難題,讓感情曆久彌新。

1.看到彼此的需求,不忽視對方

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

全職主婦尋找和事業狂的丈夫向前發生了激烈的争執,向前忍不住指責妻子:

“你跟兒子的衣食住行,你告訴我哪一樣不要錢?

我還得給你買花、買包,買各種奢侈品,這些錢哪來的,你以為大風刮來的?”

妻子卻瞬間崩潰,說自己沒有要求過這些,她也可以出去工作。

不需要靠别人來養,也從來沒有逼迫過丈夫非要給她什麼樣的生活。

丈夫以為充裕的物質便是最好,是以總是疏于對妻子的陪伴。

當聽見妻子對他“喪偶式婚姻”的控訴時,隻覺得對方是在無理取鬧。

聽過一句話:“婚姻并非死于沖突,而是冷漠。”

對伴侶需求的視而不見、敷衍以待,是一段婚姻走向消亡的開始。

你越是躲避忽視,沖突就會愈發的加劇擴大。

唯有正視彼此的需求,及時地用心回應,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感情的消耗,讓婚姻之船更好的揚帆遠航。

2.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

林語堂先生說:“世上沒有不吵架的夫婦,假定你們連這一點常識都沒有,請你們先别結婚。”

婚姻是柴米油鹽的瑣碎,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可“吵架”的方式卻至關重要。

若隻是一味地指責對方、發洩自己的情緒,便會成一場互相消耗的拉鋸戰。

而那些能夠相守到老的夫妻,不過是學會了“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

管好情緒,保持理性,才能不傷夫妻間的感情;

就事論事,少些指責,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3.婚姻裡“自私”一點,夫妻先愛己

曾看過一段papi醬關于“人生排序”的言論:

“說在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其次是伴侶,然後才是孩子和父母。”

此言一出,就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熱議,不少人指責她的觀念頗有些自私。

可細細想來,這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正如王爾德所說的那一句:“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人生海海,能陪你走到最後的,唯有你自己而已。

把自身的幸福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本就是一種内耗,那些過高的期望,最容易給人帶來失望。

與其把過多的精力給伴侶,不如用心經營好自己。

始終相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足夠優秀的你,才有能力去擁抱這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

4.找對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近年來,有個很火的詞叫“保姆式妻子”。

說的是從小被爹媽疼大的女生,嫁人後卻化身為隻圍着老公、孩子、竈台轉的“保姆”。

本以為全身心的為了家庭付出,可大都落了個慘淡收場的結局。

角色越位的婚姻,對方未必會領情,但一定會消耗自己。

真正聰明的女人,一定會在婚姻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她們不會像母親一樣事無巨細地照顧伴侶,也不會像孩子一樣隻知索取。

而是扮演好妻子的角色,時刻把握好界限感,與夫妻共同努力、風雨同行。

婚姻是兩個人的電影,而非一個人的獨角戲,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共同演好婚姻這出戲。

5.有話直說,不猜測,避免資訊差誤會

冬奧會上,獲得了冰壺混雙銀牌的芒努斯和克裡斯夫妻檔,曾分享過他們獲勝的“小秘密”:

因為總在一起訓練,是以大部分的時間他們都呆在一起,也常常會為了一些瑣事産生争執。

為了不影響比賽,他們約定好無論有什麼問題,都一定會直言不諱地告知對方。

有話直說,才能讓沖突盡快地浮出水面,讓問題得以迅速地解決。

兩口子過日子,最怕有話不說,男女思維天然存在差異,盲目地猜測,除了讓彼此勞心勞力,再無意義。

有話直說,才能減少資訊的偏差,避免沖突的摩擦;坦誠相待,彼此方能相處輕松,舒服自在。

6.不翻舊賬,少些計較

電影《婚姻故事》中,妮可和查理決定離婚,本來約定好要心平氣和地談孩子的撫養權問題。

可說不到幾句,兩人就大吵了起來。

因為他們雙雙開始翻起舊賬,說起從前誰更自私、誰更邋遢,誰的脾氣更暴躁,最後鬧了個不歡而散。

翻舊賬就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魔盒”,非但不能逃脫眼前的困境,反而會源源不斷地滋生出問題。

在婚姻中糾結于往事,無疑是一場自我的消耗,一輩子那麼長,何必非要糾纏于過往?

很是認同《婚姻心理學》中那一句:“不好的婚姻把人變成瘋子,好的婚姻把人變成傻子。”

每段幸福的婚姻裡,總有一個不那麼聰明的人,懂得适當地“裝傻”。

大事保持清醒,小事偶爾糊塗,少些計較,多些包容,才能把日子長久的過下去。

-03-

擁有好心态,才有好婚姻

作家溫格·朱莉在《幸福婚姻法則》一書中寫道:

“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想法。”

這世間,從沒有一樁婚姻是十全十美的,卻總有人能在平淡的時光裡白頭偕老。

并非是因為幸運,而是他們懂得用一顆積極的心去經營婚姻。

積極的心态,是抵禦負面情緒最好的武器。

願意積極地溝通交流,才能更好的了解伴侶的需求,減少無謂内耗;

願意主動地換位思考,方能以心換心,把日子過得長情。

- END -

* 作者:有書蘇绾,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衆号,關注公衆号:有書。本文原創首發于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系有書主編。

*圖檔來源:花瓣網、堆糖網

想了解更多伴讀君的故事嗎?

每天晚上陪你說晚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