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作者:朱炳仁

900年前,一位18歲的天才少年

用礦物釉料,紙上作畫

繪出“隻此一卷、隻此青綠”

的中國第一山水

他是王希孟

猶如曆史長虹中的驚鴻一蹩

給宋徽宗獻上這幅《千裡江山圖》後

便再也沒有了他的消息

順時針旋轉手機觀看更佳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王希孟《千裡江山圖》

900年後,一位78歲的國藝大師

銅上作畫,把這曲錦繡山河刻于壺上

兩位穿越900餘年的青綠山水對話

用各自的技藝表現同樣的美

咫尺千裡之趣

方寸之間,包容萬千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朱炳仁·銅 千裡江山壺

天圓地方

六方壺的氣度之美

中國自古有“天圓地方”之說

一圓一方,一個陰柔一個陽剛

“天圓”,心性圓融而通達

“地方”,行事守矩而有度

這種哲學思維也深深展現在中國傳統造物中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早在夏商時期

銅壺中即有方器

古代的青銅壺多扁圓而方

至漢代,圓形壺為鐘方則為钫

作為高等級的盛酒器或盛水器

一直為皇家貴族、文人墨客所青睐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在銅壺形制中

一般來說方壺難度更大

四方、六方、八方……

需方中求變剛柔相稱

朱炳仁·銅不忘方器形

與意更深的探索

讓方壺的氣度和韻味

自然流露在壺體之上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整體觀之

千裡江山壺以六方為型

通貫六棱,直達壺底

每一個棱角有機融合

方中寓圓,曲中見方

比例恰到好處

既承接六六大順的吉祥美意

又與圓形的壺蓋暗合“天圓地方”

來一場天與地

雄健與詩意的對話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千裡江山

青綠山水第一神品六方壺

壺上的圖案源自

故宮館藏的《千裡江山圖》

浩渺的江河、起伏的群山

與故宮特有的祥雲紋

被朱炳仁·銅提取

一一刻在六方壺體上

讓沉睡的“千裡江山“

在你的茶案“複活”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閑時放下手中的工作,煮水、投茶……

一壺銅壺泡,一邊品飲一邊徜徉山水

感受大好河山的磅礴氣勢

仿佛高崖飛瀑觸手可及

穿越古今與古人對飲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匠人手作

是生活更是态度

一把銅壺的成型

往往是無數心血地付出

剪裁、定形、蝕刻、打磨……

數十道繁雜工序,竭盡全力

朱炳仁·銅緻力

讓每一步的綻放都不冷場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千裡江山壺以傳統蝕刻方法

高精确性的要求

其中的細微誤差

一絲細節的不滿意

都需要再次來過

做好的銅壺

最後用木炭香灰細細打磨

細膩滑潤,剛中帶柔,撫之如肌

壺底钤“朱炳仁銅”四字方印

傳統文化元素與當地工藝交織

一起感受中華文化的底蘊與魅力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紫銅抑菌

銅壺煮水,清甜若山泉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朱炳仁·銅 千裡江山壺 局部

好茶需要好水

紫銅的材質純淨沉穩而厚重

煮出的水,喝過的人都說甜若山泉

銅質緻密,高溫封閉的壺體

特别适合紅茶、白茶、普洱等各類茶品

收斂茶氣,激發茶香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三彎嘴即傾即止

簡潔而利落

1.5升的容量

三五友人小火相煨

圍爐而座,靜聽茶水沸騰

便是不負這大好春光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中國傳統造物之美,都在這把壺裡

弱水三千

隻取一“壺”飲

得此一壺亦足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