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禁止孩子吃零食的父母,為何如今開始放開?兩個隐患,未來難解決

關于要不要給孩子吃零食,父母們的意見似乎有些不一緻。

有些是“滿足派”,認為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這也隻是一件小事,孩子想要就滿足他的需求。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另一些則是“控制派”,覺得零食不太衛生,多吃無益,是以會嚴格控制孩子吃。然而你們知道嗎?如果父母在這件事上管控過嚴,對孩子們而言,并非是好事。下面這個現實反例,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我從來不讓孩子吃零食……”

雲雲是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行事都自有一套标準,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裡,她都嚴格要求自己,也會給别人制定挺多規矩。

兒子肖肖自小就接受媽媽軍事化的管理教育,每天嚴格按照行程表上的“每日計劃”來,晚上還要給媽媽檢閱,還得寫上一篇“當日總結報告”。

在這件事上,肖肖其實還能忍受,畢竟自己也是一個有規劃的人,是以完成起來并不困難。在跟媽媽的相處中,最令肖肖感到窒息的是,媽媽對于自己吃零食上的“掌控欲望”過于強烈。

雲雲覺得零食是“萬惡之源”,一來會傷人身體,各種垃圾食品,添加劑太多,多吃對身體有害無益;二來會毀其心智,為了一飽口腹之欲,擷取暫時的快樂,用犧牲健康為代價,實在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可她卻忽視了兒子肖肖也是一個會嘴饞的小男孩,每天看着同學們快樂地享用零食時,他也會控制不住誘惑,而且媽媽越是在家管的嚴,不讓他吃,他越好奇越渴望。

某一天,他偷偷接受了同桌的“投喂”,吃了一袋小餅幹,結果當天就被媽媽發現了,對着肖肖一頓罵,還跑到學校裡“警告”了肖肖的同學們,讓他們不要随便給零食。

媽媽的這個舉動,讓肖肖難以接受,可又不知道如何去改變媽媽的想法。

“我從不讓孩子吃零食”,這個想法聽起來似乎是為了孩子們考慮,但你們真的知道,這種思想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嗎?

從小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現在如何了?

看完下面的兩個隐患,那些禁止孩子吃零食的父母,或許你們就該放開了——

1、過多限制,反而容易讓孩子逆反

尹建莉教授曾提出過一個觀點:“扼殺孩子小小的欲望,會激發孩子的嫉妒渴望,使其産生補償性心理。”

孩子的思維模式其實比我們成年人想的要簡單,他們對零食的欲望,也許并不是出自口腹之欲,而是源自你的管束。

你管束得越嚴格,他們反倒越容易起逆反之心,對這件事的渴望程度更會加深。為了滿足這個好奇心,他們可能會偷偷用零花錢買來吃,或者是吃更多,用來補償自己。

即使成年後長大成人,他們也會記得當初那個被束縛住的自己,在遇上跟你意見相悖的事情時,會習慣性地逆反,跟你對着幹。

2、童年的“匮乏感”跟随孩子一生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少吃點零食,可能會故意“哭窮”。

而這種方式,往往容易導緻孩子出現“匮乏感”,也可以稱之為“不配得感”,孩子的潛意識中,可能會覺得自己不配用好的,不配吃好的。

将來長大成人以後,稍微幸福一點,想買點好東西犒勞自己時,“匮乏感”又會湧上心頭,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如今享樂會愧對父母,是以選擇放棄。

面對好的物質生活時戰戰兢兢,不敢坦然接受,孩子們的人生體驗自然會下降很多。

而且這種感受往往會跟随孩子們的一生,不是長大以後就能治愈的。想必這個結果,也不是父母願意看見的。

是以你看,禁止孩子吃零食,這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其中也蘊含了挺多人生哲理,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就是通過一件件小事累積起來,傳遞給孩子關于人生的态度嗎。

父母正确的做法?

1、正确引導孩子吃零食

嘴饞是人之常情,即使我們成為大人,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吃上幾口垃圾食品解解饞,是以對孩子們來說,吃幾口零食也是正常的。

如果父母是為孩子健康着想,比起禁止他吃,不如參與進來,和他一起挑選健康又美味的零食,可以選擇一些低糖、低熱量的零食,例如酸奶、堅果等等,偶爾可以放他們吃一點“垃圾食品”。

另外,也要注意“投食”的時間,盡量在正餐前的1~1個半小時吃,這樣既能讓他磨磨牙,又可避免影響正餐的食欲。

2、學會正視孩子的需求

“為人父母,盡量給孩子一個不匮乏的童年。”

如何創造?

首要的就是學會正視孩子的需求!

當他提出想吃零食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否定或者是無視,這樣往往容易傷害其心理,讓他感覺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被無視。

而是了解他為何會有這個需求,然後在合理的條件下,學會适當地滿足。這樣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回應自己,在給予自己關愛,他們的内心才會更加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