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今,各種品牌的零食店可謂是開了一家又一家,遍布大街小巷,然而在零食店們的虛假繁榮下,卻潛藏着不為人知的危險。
“好想來”暴雷,其董事長被立案調查,其股價暴跌,加盟商成為了被割的韭菜,那麼,大名鼎鼎的“好想來”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那些加盟商們應該怎麼追回自己的損失呢?
遍地開花的“好想來”
提起“好想來”這個品牌,想必大家都不是很陌生。
在零食消費市場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好想來”一進入市場,就憑借勁爆低價迅速搶占市場,成為了消費者眼裡的香饽饽。
那麼,好想來裡面的零食為什麼價格這麼低呢,這還得從它的營銷政策說起。
原來“好想來”是一家量販零食店,主打的就是一個薄利多銷,開源節流,進而實作盈利。
憑借低價的噱頭,“好想來”迅速在零食業嶄露頭角,它的門店也如遍布了大街小巷,幾乎無處不在。
提起“好想來”,那就不得不提它背後的那個企業——萬辰集團。
據了解,在萬辰集團的擴張政策下,“好想來”的線下門店更是超過一萬多家,成為了零食業的翹楚,更是首個獲得萬店連鎖品牌認證的中國企業。
走進“好想來”,入目就是琳琅滿目的大牌商品,它們一般放在商店最顯眼的位置,吸引着過路的消費者。
在這種引流用的貨架上,我們能看到一塊多的農夫山泉、兩塊多的可樂,以及各種價格低廉的零食小吃等等,讓人目不暇接。
就算挑上一大包零食,金額可能也不過幾十塊,這樣物美價廉的商品屬實讓人十分心動。
事實上,這些大牌商品根本不是它們賺錢的法寶,店裡真正賺錢的是那些容易被消費者忽視的散裝零食,它們才是盈利的主力軍。
據了解,“好想來”就是依靠這些低價大牌商品“引流”,吸引顧客進店,然後當顧客們順手稱一點散裝零食,以為價格和其他的産品差不多的時候,就徹底上了他們的當。
“好想來”的營銷人員們深谙經營之道,他們将成本低廉的散裝商品放在櫃台上,當顧客們沉浸在享受購物 “實惠” 的錯覺中,殊不知這些散裝小零食才是真正的價格刺客,是壓死錢包的最後一顆稻草。
也許有人發現了這一點,會說那我不稱散裝零食,就買低廉的大牌零食不就行了嗎?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發現這一點,當他們被散裝零食背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就這樣,“好想來”憑借着這一點站上了量販零食店的巅峰,與“趙一鳴”等零食品牌同台競技卻絲毫不落入下風,分店更是開了一家又一家,一副欣欣向榮的場景。
“好想來”生意蒸蒸日上,它背後的萬辰集團更是賺的盆滿缽滿,光加盟費就收到了手軟。
據了解這樣的零食加盟店啟動資金至少需要百萬級别,有投資者表示,自己前期投入就已經超過了200萬。
巅峰之下的危險
在“好想來”及其母公司萬辰集團看似風光的擴張背後,實則隐藏着很多的危險。
據了解,“好想來”雖然主打的就是一個薄利多銷,但是一味的低價戰已經讓盈利變得岌岌可危,甚至毛利隻有可憐的10%,遠低于行業平均水準。
這就意味着雖然“好想來”看起來陣勢很大,但加盟商們一開店,就會發現它賺不了什麼錢,實際盈利能力非常的薄弱。
不僅如此,萬辰公司内部還存在“存貸雙高”的問題,公司内部背負着高額的債務,這也反映出萬辰集團在資金管理和營運效率方面存在的巨大問題,繁榮隻是假象而已。
事實上,“好想來”的加盟商們經常反應自己的投資回報遠未達到預期,經營壓力也非常大,到最後不得不關店補損,遠沒有“好想來”在前期給他們宣傳的這麼好。
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零食店也讓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加盟商們的銷售額被一再稀釋,生存空間更受到了嚴重的擠壓,幾乎就要生存不下去。
“好想來”背後的商業問題暴露了出來,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也讓加盟商們根本賺不到錢,高昂的前期投入,讓其幾乎是賠本賺吆喝。
然而幕後的萬辰公司卻好像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隻是數着自己手裡的鈔票,夢想着吸新一批加盟商們的血,加盟商成為了被割的“韭菜”。
一地雞毛
近期,“好想來”突然暴雷,董事長被立案調查,震驚了業界。
在3月3日,一則公告如重磅炸彈,将萬辰集團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萬辰公司董事長,“好想來”掌門人王健坤被立案調查,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無數加盟商們傻了眼。
雖然萬辰公司迅速釋出公告,宣布總經理王麗卿頂上董事長的位置,但是加盟商們卻感受到了潛在的危機,對萬辰集團和“好想來”的未來更是充滿了擔憂。
在此次事件中,不明真相的“好想來”加盟商們無疑是最大受害者,讓他們本就如風中殘燭的小本生意雪上加霜,不知道如果"好想來"真的出了什麼事,自己會面臨着多大的損失。
在董事長暴雷之後,萬辰集團的股價也引來了大幅度的波動,股價一路暴跌,市值直接蒸發超13億,進一步加劇了加盟商和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加盟商也成為了冤大頭。
“好想來”的未來究竟會何去何從,那些加盟商們到底能否追回自己的損失,到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
結語
“好想來”董事長被立案偵查的事件讓人唏噓不已,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萬辰集團在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方面的脆弱性,也凸顯了零食行業背後隐藏的風險。
隻能說投資有風險,下場需謹慎,"好想來"不是第一個暴雷的零食行業,或許也不會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