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達明作品:在寂寞中谛聽生命的足音

作者:讀寫探秘
張達明作品:在寂寞中谛聽生命的足音

沈從文在47歲那年突然從文壇“消失”,轉入了陌生領域——文物考古和古代服飾方面的研究,這讓許多人不解。他在寫給好友荒蕪的信中說:“幾十年來,隻近于單門獨戶開個小小的服務店,把時間送走。回想一下,既對不起國家的期許,也對不起個人的生命。多年來在國内外得來的贊許,實已超過應得的甚多。懔于孔子所謂‘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的名訓,一切贊許不免轉成一種不祥的負擔……世事倏忽多變,持平守常,在人事的風風雨雨中,或可少些麻煩”。

1982年年初,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當時湖北江陵縣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許多戰國時期的絲織品,在考古界引起轟動。沈從文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名研究員結伴前往考察。當地上司得到消息後,非要派人陪同沈從文,沈從文說:“我們隻是随便來看看,沒想到給你們添了這麼大的麻煩。”在一家絲綢廠參觀時,廠上司請沈從文題寫廠名,他婉拒道:“我的字非常難看,而且也沒有帶印章。”他怕在此停留長了會為當地增添更多麻煩,便于第二天一大早悄悄離開了。

張達明作品:在寂寞中谛聽生命的足音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沈從文寫出了專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内容林林總總,巍巍大氣,流動着祥和之美,填補了大陸古代文物研究的一項空白。李國文評價道:“無論沈先生以前的文學作品,還是後來的考古研究,都達到了雄渾蒼涼,物我古今兼忘于刹那的境界,他之是以能夠如此,因為他淡泊名利甯靜而緻遠。淡泊不經心在意,卻是一種堅守的心境。心靈淡然若水,人生便如行雲流水,輕盈飄逸。”

想起弘一法師出家前,公子哥做得風流倜傥,藝術搞得風生水起,話劇演員演得惟妙惟肖,學油畫像個美術家,學鋼琴像個音樂家,做老師為人師表,而出家做和尚後,又成了一代宗師。他為什麼做什麼都做得這麼好呢?他的學生豐子恺對此有精辟的論述:“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人生就是這樣的三層樓,懶的或者無力走樓梯的人便待在第一層,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這種人生觀在世間是占大多數的。其次,高興或者有力走樓梯的人,便爬到二樓去玩玩,或者就居在裡頭,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這世上還有第三種人,人生欲很強,腳力大,在第二層仍不滿足,一定要爬到第三層樓去,物質不能滿足自己,精神不能滿足自己,還要探求人生的究竟,财産子孫皆是身外之物,學術文藝也都是暫時的美景,他們很想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豐子恺說,有很多人是從第一層直接上到第三層,還有的人一口氣跑到第三層,而弘一法師是一層層走上去的,他做什麼像什麼,做任何事都極認真,是以晚年悟透人生是水到渠成的。

張達明作品:在寂寞中谛聽生命的足音

弘一法師伫立在人生的第三層樓上,向遠方的雲海望去,遠方無邊無際,他的目光閃爍着堅定的光芒,貧富、欲望、聲名等都與他無關。而另一個人,也與他一樣,有着别樣的人生境界。陳白塵曾經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後受聘為南京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戲劇影視研究所,這是國内首個戲劇學專業博士點,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戲劇人才。陳白塵被下放到鄉下的那段時間,沒有人敢和他說話。他主要做的事情是放鴨子,于是仔細觀察鴨子的習性,久而久之,便學會了“嘎嘎”的鴨子叫。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黃昏,他将鴨子趕入湖中,蘆葦蕩遮住了鴨子群的歸途,他在湖邊高聲“嘎嘎”地叫,終于有一隻鴨子聽懂了他的召喚,呼朋引伴将鴨群帶出了蘆葦蕩。風雨中他将鴨群趕回駐地,竟然一隻也沒有少。他還給每隻鴨子都起了名兒,看它們走路、遊玩,感歎沒有畫家将鴨子收入筆下,沒有人寫出稱道鴨子的優美篇章。在人生最寂寞的時候,他與鴨子結下了深厚情感,鴨子給了他無盡的歡樂。每當回憶起那段放鴨子時的愉快韶光,他感歎道:“放鴨子雖寂寞,卻與名利無關。”

賈平凹的小說《帶燈》榮獲“2013年中國好書獎”,在央視舉行的頒獎盛典開始前,主持人告訴他要第一個上場領獎,還要朗誦書中的一段話,賈平凹不好意思地說:“我隻會說陝西話,不會說國語,到時怕大家聽不懂我的方言。”主持人逗他:“你不是有句名言嗎?國語是普通人說的話,毛主席就不說國語。是以,你也不用說國語。”賈平凹露出了笑容:“這就好辦了。”上場後,賈平凹用道地的陝西方言朗誦了《帶燈》中的開頭語,并介紹了寫這本書的緣由:“我平常沒事就去鄉下跑動,認識了一個鄉下幹部,她帶我跑了好多村子。後來,她幾乎每天給我發短信,有時一條有時兩三條。從中我發現她很有靈性,就産生了創作念頭。我認為,隻有快樂中谛聽生命的跫音,寫出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賈平凹一直堅持手稿寫作,《帶燈》60萬字,寫完又修改了2遍,每次都非常認真從頭到尾再抄一遍,3部手稿180萬字,他就那樣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出來。為了“犒勞”賈平凹,晚會主辦方按照他寫字那隻手的尺寸,特意用3D列印機列印出來贈給他,他說:“看着這隻手我差點流淚了,心裡默念說,你還要繼續寂寞下去,還要不停地寫下去,如此才不至于被淘汰。”

看來,寂寞并不可怕,寂寞的時辰可以讀書,可以誦詩,可以自省,可以撰著。幾多年後,再回憶起那些寂寞的日子,也許比起喧嚣的時日會更值得留戀和回味。享受平淡無奇的樂趣,在寂寞中谛聽生命的足音,實是人生最為惬意的快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