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劇評|《“字”從遇見你》:美善機趣的考古解字

西漢劉安的《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颉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可見漢字的魔力。

紀錄片《“字”從遇見你》是一個從小小漢字窺探古代中國文化密碼的紀錄片系列。

該片通過對沉澱于曆史深 處的造字情景進行輕松、愉悅的揭秘,讓觀衆獲得硬核的文字考古學知識,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美妙熏陶。

央視劇評|《“字”從遇見你》:美善機趣的考古解字

造字法

古老中國的具象思維

作為一個漢字紀錄片系列的開篇,《“字”從遇見你》在清明節期間播出了前5集。

一字一集,講述了五個漢字,即“中、鼎、蔔、天、福”。

央視劇評|《“字”從遇見你》:美善機趣的考古解字

這五個漢字是漢字世界具有原點意義的幾個字。

紀錄片細細地給觀衆溯源了每個字的原初形态及其含義。

造字的祖先有着令人尊崇的想象力,他們用簡約繪畫的方式,對古老的造景情景進行概括、描摹、組合,使之表情達意。

這與使用字母組合來表達意義的拼音文字有着天壤之别,旨趣迥異。

紀錄片《“字”從遇見你》告訴我們,漢字有着濃郁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以及可愛的具象思維。

字裡乾坤

漢字裡的宇宙觀及人生哲學

漢字自具象的情景脫胎而來,孕育了中國先民對生活、對人生、對财富、對時空乃至對宇宙的看法。

紀錄片《“字”從遇見你》說,一個人頂着碩大方框的“天”是中國先民面對蒼穹時所形成的宇宙印象。

古人發問“天上有人嗎”,與後世人們在驚呼時的感歎語“我的天啊”,都在诠釋着造字者的宇宙觀:

老天爺,即人類頭頂上那一片無限渺遠的空間,它至高無上,統禦着人間的一切。

“中”字最初代表“旗幟”,意為集中、靠攏,後來代表着“天下的中心”。

“中”字,“不東、不西、不南、不北”的含義,後來引申開來,成為中國人為人處世的要則:

“不偏不倚,剛剛好”。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哲學。

“天”指天上,“中”指地上。

“天”“中”構成了古代中國人對于天地的宇宙概念與地理定位。

“福”源于釀酒的器物。

紀錄片說:“如果誰的家裡不但米夠吃,還有剩餘可以釀酒,這不是幸福是什麼?”

這是古代中國再實在不過的财富觀。

文化密碼

漢字裡的先民資訊與集體無意識

紀錄片告訴觀衆,很多漢字都是将具體的實物或場景作為造字的藍本。

這些情景又分别隸屬于生活的、生産的、娛樂的,也可能是祭祀的、戰争的,還可能是政治情形下的。

紀錄片《“字”從遇見你》說,“中”曾經與重大政治場合尤其是戰場打仗密切相關,從一個“福”裡可以看到先民已經掌握釀酒的生活技藝。

“酒香來自于神秘的祝福,是以,第一碗釀出的美酒,必須獻祭給火焰,相傳,火焰的高度是神靈回饋的顯化,酒香則焰高,也是以福來。“

這是一段特别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揭示。

“鼎”字,透顯出古代中國濃厚的祭祀文化色彩。

“蔔”的字源意義,顯露出中國先民喜歡占蔔的愛好。

片中說到,“在殷商時期,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日常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吃飯、睡覺、算命”。

漢字源頭所蘊含的古代中國的先民資訊,透顯出中國古人的文化人類學密碼,

也可以從中看出從古至今沉澱在傳統文化中諸多的集體無意識。

難能可貴的是《“字”從遇見你》以頗具年輕态的講述方法诠解字源的意義與故事。

诙諧調侃,美善機趣,旁征博引。

這些方塊漢字中,凝聚着中國先民對外部世界的觀察、思考、歸納、推理以及猜想,

并全息地融入了祖先們對人世、宇宙萬物以及未來世界的浪漫情懷與瑰麗想象。

蒼穹悠悠

漢字恒常久

……

評論員 陳立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