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紀實:作為一個七口之家,我讀大學之前,家裡的生活是這樣的!

文:王京

圖:來自網絡

我家兄妹八個,我是老小。媽媽41歲時生的我,從記事起,我們八個孩子中因病去世了二個,不記事前已經去世了一個。是以對外我們都說我家是兄妹五個,是一個七口之家。

鄉村紀實:作為一個七口之家,我讀大學之前,家裡的生活是這樣的!

小時候物質條件奇缺,記得小時候有一個屬于我自己的小正方形的紅箱子,那麼小,卻裝下了我春夏秋三季的所有衣服,除了冬天有個肥大的棉襖裝不了。

因為衣服極少,能換洗的隻有兩套。可每每想起童年,我卻從心底湧起無限暖意,感覺有幸福的滋味,我是老小,往往得到家人的寵愛。

父母很寵我,哥哥姐姐們也很照顧我,媽媽經常給我說:小囡囡,好好讀書,媽媽把錢都存給你讀書,你這小胳膊小腿的,可受不農村這苦。

大哥大我18歲,他讀了中專,後來分到我們縣城的一個機械廠當勞工,工資很低。二哥,三哥和四姐就沒書讀了,家裡根本供不起二個讀書的孩子,國小畢業後都回家務農。

鄉村紀實:作為一個七口之家,我讀大學之前,家裡的生活是這樣的!

在我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大哥三十歲,那年他終于結婚了。大哥工資低,還時不時幫家裡,城裡姑娘看不上他,後來找了我大嫂,在新華書店工作,不是正式工,但家裡條件還行,沒有拖累。

他們那代人,沒有拖累就是好家庭。我中學畢業的前夕,父親因病去世了。

我考上了高中,學費660元,高中要住校,每周還要生活費,媽媽已經五十多歲了,在農村已經沒有能力掙錢供我上學,我有很多次想放棄上學,媽媽不同意,她在我開學前,賣掉了準備過年的一頭豬,豬有點小,隻賣了360多塊錢。

後來母親又拉了一些糧食去賣了給我湊學費,送我去開學是我大哥,他到教務處交完學費後,出來遞給我10元錢,這是我第一周的生活費,我自己帶了大米,可以稱給學校食堂換成飯票,但買菜需要錢。

當時,從第二周開始每周生活費5元。後來媽媽一周五元錢都拿不出來了,大哥經常接濟我,大嫂也知道,估計有鬧過沖突,因為大嫂很少和大哥一起回家,但一直還是讓大哥幫助我,我從心底還是很感恩大嫂的。大哥大嫂結婚三年後生了一個女兒,大嫂能幹管家,日子比大哥一個人過的時候還好一些。

二哥一直沒有結婚,四處遊蕩,基本不着家。因為家裡窮二哥娶不到媳婦,媽媽很内疚。二哥開始還到處打聽娶媳婦,一直沒有人願意嫁給他,後來也疲了,心無責任,到處瞎混日子,冬天貓在家裡玩,有時候賭點小錢,天氣熱了四處打零工過活,也不管家裡。

三哥在他28那年結婚了,隔壁村的,和我家一樣窮,結婚後和母親分家單過,次年大侄子出世,母親幫忙帶孫子,跟着三哥過,我周末回三哥家,無形中有壓力,感覺己經沒有家了。是以更加發奮讀書。

我隻有一個姐,之是以叫她四姐,是按排行來的,家裡人都叫我五妹,也是因為我排行老五。四姐老實本分,姐夫也是個老實疙瘩。四姐嫁得不遠,走路回娘家要四五十分鐘,後來有了機車也就十分鐘的事。

四姐嫁過去也是一窮二白,但從她出嫁,母親的吃穿基本就是四姐安排的。不值多少錢,但貼心。從襪子、内衣到外套一年也就買上一件二件,但母親很滿足,高興。隻要有點好吃的,四姐總會拿些給母親嘗嘗。

記得有一年插秧的季節,四姐家請人幫忙幹活,做了一桌子菜,其中有粉蒸肉,等晚上幹完活,打發走了人,二姐踩着月光給母親送回來一碗,然後又踩着月光回家,一來一回将近兩個小時。

母親心疼四姐,批評四姐不會安排,說第二天送也來得及,四姐憨憨地笑笑就走了。後來母親住三哥家,四姐就回來得少了。我的母親在有生之年享的最大的福,是來自四姐的。

四姐對我好,她基本沒有拿錢給我,記憶中隻有一次,那一個周末我回家,母親說四姐好長些日子沒回家了,給我念叨了好幾遍。

鄉村紀實:作為一個七口之家,我讀大學之前,家裡的生活是這樣的!

在周日下午我返校的時候,我偷偷地特意繞道到了四姐家,四姐正好從外面回來,看見我,她趕忙生火做飯,我說剛吃過了,四姐說,你把晚飯也吃了,回學校就省了一頓。

我想了想也是這麼回事,就由着四姐,四姐把家裡覺得好吃的做了一大桌,我吃好飯,四姐拿出來一個空罐頭瓶,給我裝了一瓶子菜,這樣,我第二天的菜都不用買了。

臨走時,四姐回房間出來,硬往我口袋塞了5元錢,我推了一下還是接了,除了母親,四姐就最親了,接四姐的錢沒有心理負擔,雖然知道她也不容易。

四姐有兩個兒子,生活也緊張。那一個星期返校後,心情很好,晚上下晚自心,我掏出錢大方的給自己買了一個包子吃,當時包子兩毛錢一個,是學校裡食堂最好吃的一樣東西,學校食堂裡飯菜很難吃,我還得計劃着吃。

學校食堂的米飯是大鐵盒子蒸的,不香,覺得水放多了,經常一坨坨的,一股水味,有同學說食堂把學生交的好米賣了,買的差米做飯,很難吃。

一周5元的菜錢,我經常打一毛一勺的清水白菜煮粉條,再打一個二毛一勺的其它菜。中餐晚餐一餐三毛錢,早餐一般要花二毛到三毛,是以一天一塊錢,周五晚餐回家吃,是以我經常可以有五毛錢的餘錢,是以有時候晚上饞得不行了,就買個包子當宵夜。

四姐偶爾會給我買衣服,高中買過二件外套,也是四姐從牙縫裡一點點省出來的。有一次還給了一條她的褲子,新的,她舍不得穿,四姐比我高,幫我在裡面疊起一截縫起來,我也很高興,因為确實沒衣服穿。

班裡有幾個城裡的女生,獨生女,穿的吃的那不是我能比的,現在想起來仍覺得她們挺時尚。我的三年高中生活,充滿自卑和敏感,但仍是努力堅持,因為我知道生活還是會給我一個答案的。

鄉村紀實:作為一個七口之家,我讀大學之前,家裡的生活是這樣的!

高中我讀了四年。我所在的高中升學率極低,每年能考上大學的人屈指可數,第一年差四分可以上大專,在那所高中已經算不錯的成績,那一年整個學校考了七個大學,十五個大專。

暑假在家的一天,知道沒有考上,心裡很難過,複讀可以嗎?無人可以商量。這一天,我一個人住在母親和三哥分家時單獨分出來的一間土房子裡發呆,大哥大嫂帶着幾歲的小侄女破天荒地回家來了。

大嫂和小侄女極力邀請我到她家去玩幾天,我正好也想透透氣,收拾随身換洗的一套衣服就到了大哥家。

大哥家住在機關集體宿舍分的二間房子裡,還挺寬敞,小侄女放暑假無人看管,我在家陪她,她快上國小了,我教她一些簡單的數學,拼音等,大嫂很高興,讓我在她家多住了一段時間,然後幫我找了一個在她們書店臨時幹的活,就是每天下午五點鐘的時候,書店會接送新書,整理倉庫,一天差不多要幹三個小時。

我白天看小侄女,上班的時候把她帶給大嫂。每天幹完活一般是晚上八點鐘的時候,然後就呆在書店看二個小時的書,我心裡還是想着繼續聯考,等書店要關門的時候我才回家。

工作了二十一天,大嫂說帶我去領工資,我拿到錢數了一下,一共二百一十元錢,差不多一天十塊,我很高興,回家的路上,我帶小侄女去買吃的,大嫂笑笑,默許了,那天我記得花了十八塊錢,大哥回家說我亂花錢。

讀高三的時候生活費已經一周漲到十五元了,210塊錢夠我三個多月的生活費。我還是想着複讀。第二天我說要回家,大嫂拿出一個信封,那是錢,我知道。

大嫂對我說:你還是複讀一年吧,再辛苦也不差這一年了,考上大學咱再說,我們也确實不寬裕,但讀書還是要緊的。我接過錢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回到家,母親給我說,老師到家裡了,接我去複讀。因為成績不錯,學校減免了各種費用,大嫂給的錢我交給媽媽存着,我拿着自己掙的錢可以花好幾個月,心裡一陣輕松。複讀一年後,我考上了大學。然後開始湊學費。

我有一個表姨,家裡比較有錢,母親說,她去找我表姨想想辦法。表姨和表姨夫都很喜歡支援讀書的孩子,鄉下沒幾家有餘錢的,表姨家是少數,一般是借不來錢的,但隻要是孩子讀書的事,表姨都會借。

媽媽借了五千塊錢回來,第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有着落了,而且表姨說,後面有困難找她幫忙。

我的大學在很多人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後來我還錢給表姨,表姨堅持不要利息。畢業後我每年都會抽空看望表姨和表姨夫。

鄉村紀實:作為一個七口之家,我讀大學之前,家裡的生活是這樣的!

在城市經過多年的拼搏,我三十歲那年,才在城市安了家,我接母親到我家住,母親一度以我為驕傲,很高興。到我家住了不到一個月,各種不适應,大哥就過來把母親接了回去。就在那一年的冬天,母親去世了,享年7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