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出版 集中闡釋“巫史傳統”說

2021年11月去世的中國當代著名思想家李澤厚,生前談到其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時說,自已有三大創獲:第一是“巫史傳統”(巫的理性化),第二是“情本體”,第三是“兵家辯證法”。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4月最新出版的李澤厚的《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一書,就集中闡釋了這一“巫史傳統”說。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出版 集中闡釋“巫史傳統”說

李澤厚生前對本書進行了最新整理、修訂。本書闡釋了“巫史傳統”思想的基本觀點:一是“由巫到禮”,周公将傳統巫術活動轉化性地創造為人際世間一整套的宗教—政治—倫理體制,使禮制下的社會生活具有神聖性。二是“釋禮歸仁”,孔子為這套禮制轉化性地創造出内在人性根源,開創了“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修齊治平的“内聖外王之道”。這個“内聖外王”恰恰正是遠古巫君以自己通神的魔法來統領部族特征的全面理性化。周、孔使中國傳統從人文和人性兩個方面在相當早的時代獲得了一條實用理性之途。

李澤厚曾寫了三本中國思想史論,這本主要講孔子之前。孔子是傳統的轉化性的創造者。在孔子之前,有一個悠久的巫史傳統。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中國文化無可争辯的重大原始現象之一,是祖先崇拜。中國的祖先崇拜這一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從遠古到殷周,祖先崇拜與上帝崇拜有合一性或一緻性。這種“一體”,在遠古有非常具體、實在的實作途徑,就是“巫”。人(氏族群體)的“吉”、“福”,被想象是通過“巫術禮儀”的活動,作用、影響、強迫甚至控制、主宰了鬼神、天地而發生的。

周公是“制禮作樂”,即通過巫—祭—禮将節目性、儀式性的典禮轉換性地創造為貴族日常生活的細密規範和嚴格秩序。周禮一般公認,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規矩、儀節。李澤厚認為,它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原始巫術禮儀基礎上的晚期氏族統治體系的規範化和系統化。周公是“由巫到禮”,孔子是“釋禮歸仁”。仁是以親子情(孝慈)為主軸,輻射開來卻具有神聖性質的以愛為核心的人際心理的概括總稱,即要求在神聖禮儀中保持的神聖内心狀态。這種狀态經孔子加以倫理化,名之為仁。孔子要求将仁落實在日常生活、行為、言語、姿态中。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出版 集中闡釋“巫史傳統”說

“巫史傳統”是李澤厚晚年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揭示了中國上古思想史的最大秘密,是了解中國思想和文化的鑰匙。李澤厚曾提出“實用理性”“樂感文化”“情感本體”“儒道互補”“儒法互用”“一個世界”等等來話說中國文化思想,“巫史傳統”一詞則統攝之,因為上述他用來描述中國文化特征的概念,其根源在此處。李澤厚希望在未來的世紀裡,具有深厚曆史傳統的中國文化,在中國日益強盛的基礎上,能真正走向、走進世界,實作“轉換性的創造”,奮力開出一條對人類命運有普遍意義的中國現代性之路。

《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是李澤厚自認的其最重要的三部論著之一。另外兩部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人類學曆史本體論》和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的《倫理學新說·倫理學新說述要》。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編輯/喬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