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作者:華略創智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作者:張嘉旭 華略智庫金融研究院進階研究經理

來源:上海華略智庫(ID:HUALUETT)

冬奧已然落幕,但冰雪經濟持續發力。2022年大陸冰雪運動産值預計将達到8000億元,2025年将超過1萬億元。與其他冰雪大國相比,大陸冰雪産業還存在哪些不足,未來應該向何處發力?本文将結合2008年奧運與2022年冬奧期間的資本市場表現,對這一問題展開探讨。

全文3561字,閱讀約9分鐘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什麼是冰雪經濟?

狹義的冰雪經濟主要涉及冰雪體育産業的核心要素,由滑雪場等體育設施營運、冰雪體育賽事,以及冰雪裝備的制造、流通、銷售、租賃等三部分組成。同時,冰雪運動自帶高山、冰山、極地等産業要素,這是差別于其他運動的獨特魅力。

從更廣範圍來看,當代冰雪經濟早已不是一項單純的運動和旅遊行當,而是涉及更加廣闊的上下遊及相關産業的行業,包括冰雪表演、冰雪文化、房地産、基建工程、交通工程等等多個領域。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與08年奧運期間相比,冬奧期間資本市場表現如何?

據統計,此次北京冬奧會,A股市場由98隻冬奧會概念股、5隻冬奧會紀念品概念股構築了冬奧會經濟的上市公司群像。98隻冬奧會概念股,涉及制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建築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資料來源:iFind金融資料端

截至2月18日收盤,98隻冬奧會概念股2月平均漲幅達4.9%,總市值約為14771.83億元。2月7日至18日,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産品的上市公司中,有6家處于上漲的狀态。其中,為國家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設計制作商務西服套裝的“紡織界大佬”江蘇陽光的區間漲幅最大,為8.23%;“冰墩墩概念股”之一進制隆雅圖漲停闆次數最多,連收6個漲停闆,短時間内市值爆拉超30億元。

分析個股的情況我們不難發現,與08年相比,市場的關注點有了明顯的變化。08年奧運會時,區間漲幅排名靠前的奧運概念股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房地産、奧運會場館建設和旅遊消費類闆塊,如北建立材、全聚德、燕京啤酒、北京旅遊等,而22年冬奧會領跑的幾隻個股,主要集中在科技和文化闆塊。

2月7日開盤當天,在吉祥物“冰墩墩”市場火熱的推動下,文投控股、元隆雅圖兩隻“冰墩墩概念股”一字漲停。而與此相比,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特許零售商東方金钰和海欣股份表現欠佳,市場期待遠低于此次冬奧會對“冰墩墩”的狂熱追捧。

表:08奧運會 vs 22冬奧會概念股奧運期間漲幅排名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資料來源:iFind金融資料端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其他冰雪大國都在做什麼?

“冰雪+基建”:除滑雪場館本身的建設營運外,滑雪場與城區之間、不同類型滑雪場之間、滑雪場與周邊商業中心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是拉動冰雪産業爆發式增長的重要支撐。

芬蘭作為北歐的冰雪強國,除了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以外,尤為注重串聯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從首都赫爾辛基出發的“極地特快”列車,到冰雪主題接駁大巴對接機場和主題度假區,再到不同類型滑雪場之間的直達班車,給遊客提供豐富多彩的冰雪主題專屬交通體驗。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冰雪+文化”:一提到芬蘭,很多人會聯想到聖誕老人的故鄉。芬蘭借助聖誕老人大做文章,極光滑雪、聖誕村度假、“聖誕老人”見面會......童話主題與冰雪産業的深度融合,打造符合芬蘭地方特色的“冰雪IP”。

同樣,日本劄幌作為世界四大冰雪節舉辦地之一,也結合日本傳統文化舉辦各類雪之祭典、搭建大型雪像冰雕。在這裡,歌手、演員、曲藝家彙聚,曆史建築物和人氣動漫造型齊聚一堂,為傳統冰雪産品和服務帶來了高附加價值。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冰雪+科技”:随着新一代資訊技術的不斷疊代更新,大資料成為助推冰雪産業市場的利器。美國部分冰雪度假區在度假區大資料平台上記錄并儲存使用者運動資料、飲食習慣、休閑娛樂項目需求、用藥習慣等各方面資料資料,在保障資訊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實時資料分析技術,為其提供個性化智能服務,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增加冰雪運動專業體驗感的同時,吸引運動愛好者增加附加旅遊消費。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圖:北京冬奧雲資料中心,來源:新京報

“冰雪+綠色”:在能源革命方面,風能、太陽能以及非電碳中和能源,都有在冰雪産業上得以應用的先例,例如法國250個滑雪勝地已開始改用氫動力除雪機械,力求兌現“到2037年将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的承諾;瑞士薩菲恩山谷通過沿電纜安裝太陽能電池闆,使産生的電力不僅完全滿足自身需求,每年還可以多餘清潔能源賣給電力公司。

而在美國,75%的滑雪場已納入可再生能源計劃,許多滑雪場承諾未來幾年内過渡到100%的清潔和可再生能源。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來源:田棟 奧運經濟效應及大陸發展冰雪經濟的國際經驗比較與借鑒,2018

冬奧收官,萬億冰雪經濟後續如何發力

大陸冰雪産業該如何發力?

大陸冰雪産業目前還處于快速發展的爬坡期,客觀上還存在産品内容供給的質與量缺口、冰雪消費的廣度和深度不足等問題。從本次冬奧會領跑個股的所屬行業和國外冰雪産業的發力點,我們不難看出文化和科技是未來大陸冰雪産業發力的重點方向之一。在此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1. 深入發掘冰雪文化内涵,打造有持續影響的冰雪IP。結合冰雪體育運動的特點,深度挖掘冰雪文化的内涵,并與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相結合,開發符号化、多樣化文化衍生産品,打造差異化的文化産品體系。除有形産品外,還可以結合影視劇、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遊戲等多樣化的無形服務産品,達到傳播冰雪文化、帶動相關消費的作用。

2. 借助數字化技術和新媒體平台,創新傳播營銷模式。數字驅動已經成為産業培育和更新的必然路徑。冰雪産業體系的打造要積極借助大資料、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将冰雪産業鍊條上相關的資料流、資訊流、價值流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反應客戶需求的指南針和晴雨表,進而通過再開發或針對性營銷而實作價值最大化。

例如可以将各個滑雪場的接待能力、入場交通、場内設施以及遊客相關基礎資訊等各方面資料進行彙總,實作冰雪資源的總體整合,在對雪場資源進行動态化最優配置設定的同時引導使用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雪場。同時,随着互動性媒體平台的普及和5G、VR、AR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冰雪文化的傳播和營銷方式可以實作從理念到實踐的全面更新換代。

3. 貫徹雙碳戰略,加強生态保護,推廣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北京冬奧期間,場館碳排放接近于零、對制冷餘熱進行回收利用、氫能源汽車的大量運用,綠色理念已得到極大展現。未來,“白+綠”的冰雪産業有望深度挖掘,如“滑雪場+新能源”的可持續能源鍊條。同時,綠色制冰制冷技術的發展,如将冰雪場地和氨能源結合,都将為冰雪産業增添一抹綠色。

對于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冬奧會既是裡程碑,也是新起點。從長期看,城鄉居民對冰雪休閑的向往必将轉換成為旅遊消費的市場基礎。可以遇見,在中國,一個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科技資本創意共同推動、類型多元、層次多樣的冰雪經濟體系有望加快成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