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停産燃油車對于比亞迪來說遠談不上“壯士斷臂”,對于市場而言實際影響也并不大。

撰文:梁志豪

在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比亞迪就給我們放出了一個“王炸”——其通過官方管道宣布,比亞迪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未來,比亞迪在汽車闆塊将會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在早些時候,比亞迪一反常态,并沒有像其它新能源車廠商一樣趕在4月1日釋出3月份的銷量捷報,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原來比亞迪是在蓄一波“大招”。

“燃油車”已成比亞迪雞肋

但是大家千萬别誤會,一如許多其他廠商對于“燃油車”的定義,比亞迪這次停産的對象僅僅是指那些僅搭載内燃機的傳統能源車型。而對于比亞迪而言,傳統燃油車其實早已成為汽車業務闆塊中的一塊“雞肋”。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在停産公告釋出前,比亞迪旗下的純燃油車型其實已經寥寥無幾了。除了宋PLUS、宋PRO這兩款熱門SUV依舊提供1.5T+7速雙離合的動力以外,就僅剩下比亞迪F3這款定位低端的轎車,還在“發揮餘熱”。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沒錯你沒看錯,這台在當年因為“像素級”山寨豐田花冠(兩者甚至連車門都能通用),而聞名于中國車市、有着17年曆史的轎車,不僅依然在售,甚至還在2020年底推出了一次改款,而目前比亞迪F3的售價僅為4.49萬元起。

除此以外,像是比亞迪唐2.0T燃油版又或者是宋MAX的1.5T燃油版等車型,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沒有進行改款了,可以說其實比亞迪停産停售燃油車的計劃,其實早有預備。

而之是以比亞迪會這樣做,當中有他們的“自信”也有他們“無奈”。

一方面,DM-i技術市場、口碑雙豐收,以及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接受度的日漸提高,讓比亞迪擁有了以混動車型全面替代燃油車型的信心。而另一方面,對于這家中國新能源巨頭而言,傳統燃油車确實是它們較為薄弱的一環。與比亞迪在新能源戰場上的強勢相反,其多款純燃油車型在市場之中其實都缺乏競争力以及吸引力,而像F3這種低端燃油車,更是不利于比亞迪品牌未來的向上發展。

根據比亞迪公布的資料,在今年2月份,比亞迪燃油車銷量僅為2795輛,是以,停産燃油車對于比亞迪來說遠談不上“壯士斷臂”,對于市場而言實際影響也并不大。

銷量高,卻不賺錢?

早前,比亞迪公布了其在2021年的營收狀況,公司全年營業收入達到了2161.42億元,同比實作了38.02%的增長。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然而,30.45億元的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卻發生了28.08%的明顯下滑。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更是僅為12.55億元,同比下跌高達57.53%!收入節節攀升,淨利潤卻幾近“腰斬”,增量不增益成為了比亞迪目前最為頭疼的一點。

根據統計,2021年比亞迪共賣出超過74萬輛新車,同比實作了73.34%的銷量增長,無論是從銷量、聲量還是技術上來說,比亞迪都已經成為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王者。

但是掀開表象,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比亞迪在2021年的汽車相關業務毛利率其實僅為17.39%,同比下跌7.81%,為近14年以來的新低。而毛利率的下跌更多還是因為上遊産業原材料的漲價,比如電池材料、晶片、鋼材等。更要命的是,由于身上的“包袱”過多,比亞迪多款車型的定價政策都相對激進,導緻其盈利能力進一步下跌。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同時,由于自身銷量的暴漲,其引以為傲的“刀片電池”也隻能先滿足于内部需求,而無法對外銷售,這也導緻了比亞迪喪失一個巨大的收益點。值得留意的是,明年新能源車國家性的補貼政策就将基本退出,在失去了政府補助的情況下,比亞迪的盈利能力勢必将會受到更嚴峻的考驗。

集中力量幹“大事”

除了盈利以外,對于比亞迪來說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就是産能。根據财經媒體的報道,目前比亞迪的累計未傳遞訂單已達驚人的40萬輛,并且這個數字并沒有任何好轉的迹象。

而從去年開始,關于比亞迪傳遞慢、傳遞難的新聞就已經不斷傳出,像是宋PLUS DM-i、比亞迪海豚等熱門新車,等車周期動辄長達3、4個月甚至半年,這也讓比亞迪招緻了不少消費者的不滿。也許晶片荒是産能不足的一大原因,但是對訂單量預估不準确,同樣是比亞迪無法迅速消化訂單的主要原因。

而在停産掉燃油車以後,這部分富餘的産能以及晶片也能更好地供應給更受歡迎的混動以及純電車型,這對于已經苦苦等車許久的消費者而言也許并非壞事。畢竟,比亞迪此前可是把今年的銷量目标定在了120萬輛,如果供應連結清單現超乎預期,他們甚至表示可以沖擊200萬輛的銷量,如此龐大的銷量對于産能而言勢必會使一次嚴峻的考驗。

比亞迪不會是最後一家

這次毫無征兆地宣布停産燃油車,讓比亞迪成為了全球首家正式停産燃油車的傳統車企。但是比亞迪雖然是第一家,但是絕不會是最後一家,在此前其實有許多車企都已經正式公布“停油”的時間表。

在國内範圍,長安汽車以及北汽集團在早前都宣布了要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車,北汽集團更是在2020年就已經提前在北京市範圍内停止自主品牌燃油車的銷售。而長安汽車的董事長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随着新能源車的鋪開,未來國内80%的燃油車品牌将會面臨洗牌,加入車企不轉型的話,等到它們的就隻有關閉、停産的道路。

與此同時,許多海外品牌也紛紛公布了自家的“轉型”計劃。比如豐田就計劃在2030年停止在中國、北美、歐洲地區銷售燃油車,同時旗下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也将會在2035年轉變為純電動品牌。而日産與本田則是分别定于2025年以及2040年全面停售燃油車。

而像奔馳、寶馬、大衆等車企也在逐漸提高品牌的電動化率,同時也都明确了要在2030過後逐漸在不同的市場停止燃油車的銷售。

根據比亞迪的預測,假如原材料價格穩定,在2022年國内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将有望上漲至35%以上,也許從目前來看電動車仍無法取代傳統燃油車的市場地位,但是各大車企顯然都已經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大趨勢”的威力。

(部分圖檔來源網絡)

全球首家!比亞迪停産燃油車,究竟是自信還是無奈?

今日話題

比亞迪應該專注新能源?

歡迎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