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是如何測風的?要從一隻鳥,說起!

在中國古代,風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天象,還被看作是與日月星辰一樣具有神性的現象。對風的觀測,成為中國古代官方天文機構的一項重要内容。

古人是如何認識風的?有哪些測風“神器”?在生産生活中又如何利用風?

從神話到“魔法”,古人如何認識風?

早在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就有較多關于風的記載,出現了四方風的描述。此後,随着人們經驗的積累以及對風的認識不斷深入,到唐宋時期,對風的基本特性、季風、台風等有了較為科學的認識。同時,古人開始利用風能,促進了當時生産生活的發展。

鳳凰與“風神”

在商周及春秋早期,在人類對自然現象的認識尚處于原始認知水準時,大氣等自然現象往往被神化,風也是如此。殷代的甲骨文中出現了象形文字“鳳”,即為風,這與古人關于“鳳鳥飛翔,鼓翅成風”的認識有着密切聯系。

古人将鳳凰視作“風神”,鳳凰飛翔時産生的氣流即為“風”。殷商的武丁時期出現了與“四方神”和“四方風神”有關的記載,如“東方曰析,鳳(風)曰劦(協);南方曰夾,鳳(風)曰微;西方曰夷,鳳(風)曰彜;北方曰宛,鳳(風)曰伇”。古人将風與東南西北4個方向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命名。是以,此時的古人開始認識到,風與勞動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尚不能認識到風是冷熱空氣對流産生的,而是賦予其神化色彩。

此後,古人對風的認知逐漸擺脫神化色彩,認識到“氣”是在天地間流動的産物。戰國末年,有關于八個風向名稱的記載。在《呂氏春秋》中提到: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這是大陸古代最早有關八種風向的記載。這一時期,中國古人對風的認知逐漸從對風的神化轉化為認識到風與氣的關系,即風是氣的一種表現形式。

古人是如何測風的?要從一隻鳥,說起!

東漢時期的“相風銅烏” 圖檔來源:Flickr

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

到了唐代,古人對風力系統有了科學的表述。李淳風詳細記錄了觀測風的方法,并将風劃分為八個等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比西方蒲福風力等級早了一千多年。

随着對風的認識不斷深入,古人開始對風的規律進行總結。大陸位于亞洲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自古以來,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大陸在農業、交通等方面深受季風和台風的影響。由于海陸熱力性質不同,大陸季風特征十分明顯,且有規律可循。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對風在不同季節的特征有了細緻的描述: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風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清明風至四十五日,景風至;景風至四十五日,涼風至;涼風至四十五日,阊阖風至;阊阖風至四十五日,不周風至;不周風至四十五日,廣莫風至。這裡指出了風的變化特征,基本符合大陸東部地區的實際季風轉換情況,同時對季風與其所訓示的物候和天氣現象的互相關系有較深的認識,很多認知對現代航運、農業及氣象學等仍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利用風變出的“魔法棒”

中國古人對風能的利用建立在對風的規律的認識基礎之上。風能在農業、交通運輸、軍事等社會生産生活領域的應用,對大陸古代社會生産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風車是風能在農業生産中應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對于風車的記載,最早出現于宋代。《苕溪集》中有記載:老龍下飲骨節瘦,引水上訴聲呷呀。初疑蹙踏動地軸,風輪共轉相鈎加……殘年我亦冀一飽,謂此鼓吹勝聞蛙。文中“風輪”即為風車,這裡講述的是田地裡風車灌溉的一派熱鬧的勞動景象,充分展現了當時農業技術的進步。風車的出現,使人們能夠擺脫對自然風的依賴,采用連續的人造風,對大陸農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中國古代風能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主要通過風作用于帆,将自然風轉化為交通工具所需要的能量。帆在中國古代得到了廣泛應用,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16世紀傳到歐洲後,得到了廣泛推廣。

此外,風筝這一人人喜愛的玩具,早期在中國是用于傳遞資訊的工具,并被廣泛應用于軍事中。随着國際交往的增加,從唐宋開始,大陸風筝開始向世界流傳,先是北韓、日本、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産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大陸的風筝在那裡向着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洲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改造,最後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飛行的飛機。

古人如何優雅地測風?

伣、綄、銅鳳凰、相風鳥、相風銅烏、相風木烏、羽占……古人為了測風發明了各種工具,不僅實用,也很有趣。

目前最早的測定風向的儀器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記載了一種簡單的風向儀,稱為“伣”,是在一根風竿上系上布帛或者長羽的最簡單的“示風器”。它在風竿上系一個鈴铛,當風吹過的時候,鈴铛就會發出聲音。一般有專門人員負責實時監看伣被吹動的方向,并監聽鈴铛發出的聲響,以此來報風向。此時的伣,類似于現代的風鈴。

古人是如何測風的?要從一隻鳥,說起!

風鈴 圖檔來源:Flickr

到了西漢時期,出現了對“綄”這種風向器的記載。據《淮南子》叙目上記載:辟若綄(伣)之候風也,無須臾之間定矣。綄,候風者,楚人謂之五兩。綄是一種羽毛或飾帶,在伣的基礎上進行了重量的統一,将重量定為五兩,便于不同地方對風力和風向進行比較。是以,綄比伣在風的觀測上更加精密,是大陸測風技術的一大進步。

秦漢時期,出現了銅鳳凰,這是一種比綄更先進的測風儀器。銅鳳凰主要安裝在漢武帝建章宮上,在魏晉時期的《三輔黃圖》卷二《建章宮》中有詳細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作建章宮,建章周回(圍)三十裡,東起别風阙,高二十五丈,乘高以遠望,又于宮門北起園阙,高二十五丈,上有銅鳳凰。那時候的銅鳳凰類似于今天的風向标。然而,這種儀器由于造型獨特漸漸演變為裝飾品,失去了原本的實際作用。

西漢末年,出現了另外一種測風儀器,叫做“相風鳥”。由于“鳳凰”在體型上相對龐大笨重,而鳥相對于鳳凰而言,除了更加輕便外,也同時具有與鳳凰一樣的神話色彩,是以相風鳥逐漸取代了銅鳳凰。關于相風鳥有這樣一段描述:鑄銅鳳,高五尺,飾黃金,栖屋上,下有轉樞,向風若翔。當有風的時候,相風鳥下的轉樞會随風轉動,鳥頭部也随之轉動,頭部指向的方向便是風的來向,這是對相風鳥工作原理的最早描述。

古人是如何測風的?要從一隻鳥,說起!

不同造型的相風烏 圖檔來源:北極閣氣象博物館

東漢時期,出現了“相風銅烏”。這是一種銅質的、形狀像烏鴉一樣的測風器,裝設在長安西北郊觀測天文氣象的“靈台”上。《古今圖書內建》有記載:東漢張衡制相風銅烏,置之于長安宮南靈台之上。

竺可桢先生認為,相風銅烏是張衡制造的測風專業儀器。歐洲的“候風雞”與相風銅烏類似,但其直到12世紀時才開始聳立在西洋屋頂之上,比中國至少晚一千年。1971年,考古學家在河北安平縣發掘東漢墓,在墓中發現一幅大型建群鳥瞰圖之壁畫。壁畫上可以見到建築物後面的一座鐘鼓樓上,設有相風銅烏和測風旗,這是迄今為止大陸發現的最早的“相風銅烏”的圖形。它繪于東漢靈帝時期,距今1800多年。

三國時期,由于金屬質地的測風儀器過于笨重,轉動不靈便、搬運不友善,古人逐漸用相對輕巧的木制測風儀器“相風木烏”代替相風銅烏。相風木烏不僅被廣泛應用于官方大型建築物上,也被民間應用于庭院、車輛、舟船等日常生活和交通中。

到了唐代,人們開始使用結構更加簡單、移動更加友善的測風器——羽占。它是由伣等發展而來的,在《乙巳占》中有關于羽占的記載:常住安居,宜用烏候;軍旅權設,宜用羽占。這裡将相風木烏和羽占的用途加以區分,相風木烏适合設在固定居所,而羽占由于其更加輕便的特性,适合在軍隊中使用。

古代國外有哪些測風“神器”?

古希臘人通過建立風塔來占方位、豎風标。建築師薛拉斯特斯于公元前48 年前後建造了一座風塔,用以觀測風向。風塔呈八邊形,八邊代表八個方位,包括四正向、四隅向,每一條邊上雕刻着一個風神,象征各種風的性質。

古人是如何測風的?要從一隻鳥,說起!

古希臘風塔 圖檔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公元12 世紀,西方教堂屋頂上開始有了候風雞的裝置,其外形像公雞,可随風自由轉動,人們通過觀測雞首的方向來判斷風的方向。它與現在的風向标原理相似,但是候風雞隻能觀測到風的大緻方向,而不能以度數來表示精确的方向。

古人是如何測風的?要從一隻鳥,說起!

西方屋頂上常見的風信雞 圖檔來源:世界氣象組織

歐洲文藝複興和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極大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氣象相關需求愈發強烈,逐漸出現了友善海上航行的測風儀器。這時的測風儀器不僅能夠測量風向,還能測量風速。公元1450年,利昂·阿爾貝蒂發明了第一台風速計。公元1625 年,意大利帕杜亞大學醫學教授山脫利發明了一種壓闆風速儀。十八世紀中葉,包格根據壓闆風速儀的原理,将其改造成一種很輕的、可攜帶的風速儀,用來測定海上的風速。

工業革命的到來推動了新型氣象儀器的快速發展,大量氣象觀測站開始在世界各地建立。公元1846 年,英國天文學家、實體學家羅賓遜在休厄爾(Von Whewell)所創風速表的基礎上發明制造了轉杯式風速儀。

此後,各種更加精确的測風儀器被發明出來并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氣象觀測站中,為推動氣象觀測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