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車原創2021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轉型之年,正常的轎車以及SUV市場發展面臨瓶頸,各大主機廠都在着手于新的賽道。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新能源、運動車型之外,MPV市場在過去一年也迎來了多位重磅選手,其中有合資品牌的豐田賽那、起亞嘉華,也有自主品牌的岚圖、榮威。
MPV市場雖然發展的沒有其他市場那麼細分,但審美和需求是相通的,越來越多的MPV也不再把商務接待作為主要用途。今天的iMAX8以及賽那就是如此,在外觀上也盡量講究去商務化,兩款車型都在家族設計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了更适合MPV風格的延伸,展現出宜家宜商的全能屬性。
相比之下賽那會更為平淡一些,從新鮮感上來說,這套設計語言畢竟從四年前的凱美瑞上開始使用。鷹眼的立體大燈也有着運動的感覺,前臉融入X元素是現在慣有的設計手法,雖然沒那麼驚豔但是挺耐看的。整體設計足夠鋒利,外形輪廓也比較飽滿。不過這次對比的豐田賽那舒适版在外觀上和其他車型有所差别,最低配車型的進氣格栅是一片黑乎乎的塑膠,這點拉低了檔次感。
同時藍白色的内飾配色給個好評,方向盤采用了小牛皮包裹,手感細膩,配合打孔通風的NAPPA真皮能有效提升車内的檔次感。全液晶儀表+懸浮式中控大屏是内飾科技感的基礎。如果是晚上,256色的氛圍燈将氣氛拉滿,豪華感沒得挑剔。
反觀賽那,賽那的内飾設計其實并沒有很濃重的MPV風格,寬大的中控台偏向SUV和轎車。但低配版的賽那在内飾用料上會明顯遜色同級别車型,皮質較薄,觸感偏硬,塑膠材質方向盤手感适中,這也是最低配的妥協之處。
同時賽那采用的是4.2英寸的機械+液晶儀表,這一配置延續到了中配,隻有高配車型上才有搭載全液晶儀表,中控螢幕尺寸為8英寸,顯示效果一般,内置MOS4.0多媒體系統。
網際網路汽車維納斯智能系統,硬體上采用了聯發科MYK6核心處理器,整個UI界面相當接近我們平常使用的數位産品。在UI設計上也更傾向于扁平化的簡約風格,卡片式的子產品和智能手機相似,這也是目前較為美觀的排布。功能上基本囊括了目前車機系統應有的絕大多數功能,無論是智能導航、線上音樂、智聯生态雲服務,還是OTA更新疊代、IOT互聯功能等。
但是在材質上,兩台車的差距較大——無論是前後排,賽那都使用的織物座椅,同時門闆上也使用大面積的硬塑膠材質。事實上即使是中高配,賽那也并沒有使用全真皮,譬如前門闆扶手處、副駕前方的中控台區域、前排中央扶手均為仿皮材質,這點需要提升,作為最低配車型,後排的娛樂系統螢幕自然也是無緣了,整體來看賽那的内飾太素了,成本的壓制太過厲害。
空間部分,我們在實拍時分别邀請了體驗者對兩台車的前後排空間進行體驗。
接下來說說動力,賽那搭載2.5L自然吸氣四缸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混動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41千瓦/192馬力,峰值扭矩238牛·米,前電機最大功率134千瓦/270牛·米,系統綜合功率為183千瓦,比對E-CVT無級變速箱。
加速能力上,雖然兩台車參數都不錯,但由于兩台車的車重都超過2噸,是以0-100km/h的加速時間都在8-9秒左右,當然,這個成績對于一台MPV來說也是足夠的。
配置部分往往是自主品牌的強項,很多配置是與駕駛和乘坐體驗息息相關的。
最低配版的賽那配置其實并不寒碜——全速域的自适應巡航、雙側電滑門、無鑰匙進入、LED燈組都是有具備的,但是很多地方也需要吐槽:這個價位了副駕駛仍然是手動座椅,這已經是落地超過35萬的車;同時隻有上到40.58萬的頂配版本才有全景倒車影像,這對于一台超過5米的MPV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豐田賽那目前并未進行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不過我們也找出了去年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針對北美市場的2021款豐田Sienna的碰撞測試成績。同樣是“全G”的水準,不過國産之後是否在車身骨架、結構設計上有所縮水,需要打一個問号,也是我們之後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