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生“至理名言”之二)(祝親人平安!)

作者:百歲夢想劉士文教授

今天是2022年的清明節,有詩為證:

清明時節雨紛紛,思念親人情誼真;清明時節雨零零,人生一路好運作。

首先,祝仙逝的親人平安無事!

借此,獻拙文“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生“至理名言”之二)一篇,以示紀念。

何為“心底無私天地寬”?

“心底無私天地寬”有如下因果關系的兩層意思:即“隻要世人心底坦蕩無私,他(她)的胸懷便必然要比天空和大海還要寬闊。”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其意是說“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從曆史到現實,凡是修行好、境界高、品行正的人,均是“坦蕩蕩”的君子。

“坦蕩”是一種“無私”和“豁達”的崇高表現,心靈如同泉水清澈見底,沒有絲毫的渣滓和虛僞,充分展現了品格的純潔和高尚。

世人的“坦誠之心”彌足珍貴,心底無私、襟懷坦蕩的人必能博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凡是做人,隻要“光明磊落、坦誠相待”,隻要“出于公心、與人為善”,就無須瞻前顧後,心有芥蒂,隻管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做完人,幹大事:

為官者,無論大小,特别是大官,仿若真的心底無私,你就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帶領屬下大幹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豪邁壯舉,如:對利國利民的大政方針,對罪大惡極的貪官污吏,就應當及時通過立法或嚴厲處罰,來嚴格規範社會行為,并要切實做到一針見血,立竿見影。

為民者,你仿若真的心底無私,便應當“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克己奉公,維護法紀(會做人);腳踏實地,勤書精業,勇于探索,自強不息(會幹事);錢不要少,人不要老,快樂每天,潇灑人生(會生活)。”即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幹事,坦坦蕩蕩地處事,潇潇灑灑地生活。

總之,“為人者,必須誠信第一”,與上司、同僚、朋友、家人,都要以誠相待,坦蕩相處,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多講付出,少講索取。特别是要學會尊重和體恤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你的援手,讓他們度過難關,這對于你來說可能是舉手之勞,但帶給他們的則可能是終身難忘的無限感激。

“心底無私天地寬”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至理名言。人的一生,來之不易,一定要快樂幸福的生活。要深刻認識和懂得“隻有快樂每一天,才能潇灑人世間。”要時刻擁有開朗的性格和堅韌的意志,要始終擁有一顆溫暖的愛心,愛祖國,夫妻民,愛朋友,愛家庭,愛親人,更要愛護自己。無私,并不等于軟弱,必要的時候,一定要強悍起來,以展現自己的人格、個性、能力和水準。

實踐證明,一個心底無私的人,無論走到哪裡,他都會受到歡迎、受人尊重、被人親迷。他的周圍必然是一片祥和,他的天地肯定是無限寬闊。他能經常帶給别人快樂,同時,自己也同樣收獲了更多的快樂。但是,人生天地間,活在世俗中,不可能都做到盡善盡美,總會有種種遺憾。古人雲:“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面對誤解和委屈,隻要心胸坦蕩,便能無怨無悔。縱然我們隻是一個平凡之人,但同樣必須擁有一個無私的胸懷和坦蕩的心底,如此方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人世間“不懼艱險,不怕暗礁”,真正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女強人。

比大海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隻要世人心底坦蕩無私,他的胸懷便要比大海、天空還要寬闊。在曆史的長河中,誠望大家都能夠切實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人到無求品自高。”

謝謝大家!

“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生“至理名言”之二)(祝親人平安!)
“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生“至理名言”之二)(祝親人平安!)
“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生“至理名言”之二)(祝親人平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