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停産燃油車,比亞迪切斷退路

這一次,比亞迪跑在了全球車企前面。

2022年4月3日,比亞迪宣布:自今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未來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

一紙公告,直接讓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産燃油汽車的車企。

同一時刻,比亞迪也公布了2022年3月乘用車全系銷量:104338輛,首次突破10萬輛,分别由50674輛DM車型(插電混動車型)和53664輛EV車型(純電車型)達成。更重要的是,3月比亞迪燃油車型的銷量已經為零。

不過比亞迪表示,将繼續為現有燃油汽車客戶持續提供完善的服務和售後保障,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應。

這是順應時代潮流之舉。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表示: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近日的公開演講中也提出: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

“如果說純電動車重點解決了增購需要,那麼插電混動則有效解決了更多家庭首購和換購需求,對龐大存量燃油車市場,形成了明顯替代效應。插電混動是實作雙碳目标的重要路徑,變革相對溫和,有助于産業鍊供應鍊穩定,實作從燃油車到純電動車的平穩過渡。”

停産燃油車,比亞迪并非空穴來風。

此前,在2021年11月14日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比亞迪作為唯一中國車企,和沃爾沃、福特、通用、梅賽德斯-奔馳和捷豹路虎5家車企簽署了承諾書,确認将于2040年前停售燃油車。

但比亞迪停産的速度還是出乎所有人意料。是決心,但同時也無路可退,這一舉措給了全球車企一記提醒:在“去燃油車化”的道路上,比亞迪要開始“卷”起來了。

銷量背後的利刃

之是以能夠迅速退出燃油車市場,與比亞迪2021年暴增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不無關系。

2021年,比亞迪全年乘用車全系銷量達到73萬輛,同比增長75.4%,遠超同行。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超59萬輛,同比增長231.6%,位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細分來看,DM車型(插電混動車型)全年累計銷售為27萬輛,同比增長467.6%;EV車型(純電車型)全年累計銷售為32萬輛,同比增長144.9%。

顯然,比亞迪堅持DM車型和EV車型“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取得了成效。

新能源汽車市場,是比亞迪苦等多年的機會。

以往在燃油車領域,比亞迪這一品牌往往被貼上“成本效益”甚至“廉價”的标簽。但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的口碑卻大不相同:随着DM-i超級混動平台、刀片電池等核心技術的釋出,比亞迪試圖憑借“技術狂人”的标簽來扭轉形象。

停産燃油車,比亞迪切斷退路

比亞迪刀片電池,來源:比亞迪官方

2008年開始,比亞迪就看到了混動汽車的市場潛力,推出第一款插電混動車型F3DM。此後,比亞迪插電混動技術不斷疊代。

在技術路線上,比亞迪認為,以燃油車發動機供能為主的傳統混動系統,并不是混動技術發展的最優解。是以,比亞迪研發了“以電機驅動和動力電池供能為主,發動機為輔”的混動架構,颠覆了傳統混動技術,不僅低油更耗,還讓車輛價格更加親民。

2021年1月,比亞迪正式推出了全新混動方案——DM-i超級混動平台,同時基于該平台打造的三款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 DM-i同步上市。

“我們要讓DM-i超級混動進入傳統燃油車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細分市場,在紅海中殺出一片藍海。”王傳福曾在DM-i技術釋出會上表示。

事實證明,DM-i混動車型已經成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一大利器,上述搭載DM-i超級混動的三款車型2021全年銷量達到18萬。

比亞迪在技術儲備上的另一把利刃,是刀片電池。

2020年3月,比亞迪釋出了新一代自研的磷酸鐵锂電池——“刀片電池”。以往因能量密度低,磷酸鐵锂電池一度被甩到三元锂電池身後。三元锂電池雖然熱穩定性差,但能量密度高,因而受到主機廠青睐。

而比亞迪基于磷鐵酸锂技術創新打造的刀片電池,在能量密度與主流三元锂電池持平的情況下,擁有更高的安全性表現,使得新能源汽車兼有電池安全和能量密度成為可能。刀片電池最初搭載于“漢”車型上,但從2021年4月7日起,比亞迪旗下全系純電動車型都已搭載了刀片電池。

除内部供應之外,比亞迪也在不斷向外打開電池市場,包括特斯拉、蔚來、小米等車企,都是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绯聞”客戶。這也更加印證了刀片電池的技術可靠性與市場青睐度。

在比亞迪DM-i平台+刀片電池加持下,比亞迪部分車型出現供不應求現象。

2021年11月,王傳福曾表示,由于訂單量過大,DM-i混動車型的傳遞期一再延長,傳遞期長達4個月,手頭訂單高達20萬。而據3月30日财聯社報道,目前比亞迪累計未傳遞訂單量達到40萬輛,并且仍在逐月增加。

2022年,比亞迪還立下銷量目标:保守預計150萬輛,若供應鍊向好,則将沖擊200萬輛銷售目标。

不過從比亞迪去年傳遞延遲來看,比亞迪的産能在70多萬,是以如果要沖擊150萬-200萬銷量,比亞迪的産能還要擴大2-3倍。

當下比亞迪正在積極擴産,目前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長沙、天津等六大汽車産業基地,正在建設的還有安徽合肥工廠、江蘇常州工廠、河南鄭州工廠。到2022年底,比亞迪實際可利用産能将達到190萬輛。

可以說,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路上,已經有了足以立身的一席之地。是以,退出燃油車市場,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樂觀預期,顯然加速了這一過程。

雙重挑戰:撬開智能和高端的大門

電動化僅僅是一個基礎門票,想要走得更加長遠,比亞迪需要回答電動化之後的更多問題。

車輛智能化和高端化,一直以來都是比亞迪的兩大短闆。

智能化方面,對于市面火熱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大領域,比亞迪更多發力在前者,後者偏向保守。

此前在智能座艙領域,比亞迪推出了DiLink智能網聯車機系統,從1.0更新到4.0版本。主要通過一塊可旋轉的電子大屏,依托安卓系統生态,讓使用者能下載下傳使用APP。

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比亞迪能夠快速擁有智能網聯能力;但不足之處是,依靠平闆打造的智能網聯生态與使用者期待的車内體驗還有所割裂。

真正讓比亞迪緊張的,是智能駕駛。在特斯拉、蔚小理的席卷下,智能駕駛已經漸成車企新車标配,但比亞迪智能駕駛還不足以與新造車勢力抗衡。

一位比亞迪員工告訴36氪,内部已經意識到其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相對落後,當下正在投入大量精力發展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相關團隊人數達到2000人。

此外,比亞迪還通過不斷投資來提升業務能力。2021年11月,比亞迪與智能駕駛公司Momenta聯合成立一家智能駕駛合資公司,共同打造高等級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更多合作接連曝光。2022年2月,比亞迪投資了雷射雷達企業速騰聚創,2月底有消息傳出百度已成為比亞迪智能駕駛供應商,3月底比亞迪宣布與英偉達達成合作。

上述員工告訴36氪,華為、百度、Momenta、博世等公司的技術方案都在比亞迪考慮範圍之内。“未來會根據不同車型選取不同類型的供應商。”

他表示,比亞迪預計今年内會先推出一些擁有低階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同時明後年搭載高階智能駕駛産品的規劃也正在路上。

但未來幾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角逐會更加白熱化,比亞迪能否借助供應商的能力快速推出智能化産品,追平行業水準甚至突出重圍還有待觀察。

除了智能化,如何打造高端品牌,也是比亞迪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目前,比亞迪内部擁有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兩大系列車型。前者主銷車型包括秦、漢、唐、宋、元及衍生車型,基本覆寫10萬-30萬元級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停産燃油車,比亞迪切斷退路

比亞迪漢。圖檔來自比亞迪官方

“海洋系列”則是承擔了比亞迪品牌年輕化的使命,覆寫車型包含海豚、海豹等和即将上市的軍艦系列等車型。

兩大領域之外,比亞迪還在分别投入30萬-50萬、50萬-100萬車型領域。

在30萬-50萬價格區間,比亞迪将希望寄托于與戴姆勒聯合打造的騰勢品牌。2021年12月24日,比亞迪和戴姆勒對騰勢的持股比例從之前各占50%,變更為比亞迪90%、戴姆勒10%。

比亞迪主導品牌的意圖不言而明。據了解,騰勢品牌将在2022年向市場投放一款新車。按照計劃,騰勢将于未來兩年在中國市場推出三款新車型,包括MPV和SUV。

而在50萬-100萬價格區間,比亞迪的高端品牌也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亮相,首款硬派越野車将于今年四季度釋出。

這兩大區間車型,都是比亞迪不曾探過的路途。産品力與市場反響如何,可以再多靜待些時日。

近日王傳福在一場公開演講中表示:去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超預期,未來行業變革的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快。“按照去年行業變革速度來看,如果是等速計算,今年底預計大陸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達35%。”

換言之,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将面臨更洶湧的潮水,手握DM-i超級混動+刀片電池的比亞迪,也不能安枕無憂。

不過,比亞迪似乎已經做好“快速反應”的心理準備。

此前在《中國企業家》的專訪中,面對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王傳福表示:“現階段用‘打仗’形容不為過,打仗要決策快,錯了就改,在執行過程中調整,快速疊代”。

“在這場變革中,一定是快魚吃慢魚,絕不是大魚吃小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