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作者:文乎

泰戈爾說:“要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這一輩子,生與死是最簡潔的概括。

萬物有了生的起始就有了死的歸途。如何生,怎樣死,則關乎着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有這樣一對醫學伉俪,他們以愛為名诠釋了生與死的價值和意義,同時演繹了愛的深廣。

這對夫婦是昆明醫科大學教授李秉權和胡素秋,也許你并不熟悉他們的名字,但是你聽完他們的故事也會深受感動。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李秉權是雲南省騰沖縣越鎮人,1922年2月28日,出生于一個小手工業的貧寒家庭。

在他七八歲時父親因病無錢醫治過世,等他長到十三四歲母親也撒手人寰。

母親臨終前,把孤苦無依的小兒子李秉權,托付給了他的兄嫂照拂。

哥哥嫂子依靠兩架織布機織布賣布,節衣縮食供他讀完高中。

李秉權自知自己的處境,自幼養成勤奮向上的精神。

李秉權年少有志,畢業後,他離開家鄉,和同伴們徒步翻越高黎貢山,在山路上曆時2個月,來到省會昆明求學。

上世紀40年代,國立雲南大學校園有一座兩層醫學實驗樓。它是董澄農捐建的,取名“澄農館”。幾間簡陋的房子,組成了雲大醫學院。

1941年,19歲的李秉權考入雲大醫學院(六年制)。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李秉權

1942年,在抗戰最艱難的階段,他的家鄉騰沖淪陷。他與哥哥之間也無法通上音訊。

此後李秉權隻能僅靠“貸學金”(學校針對家庭貧困,不能支付學雜費用,而又勤奮好學的本、專科學生,給予低息貸款而設立的一種基金。)和“獎學金”維持生計。

李秉權的好學精神在老師同學中間是出了名的。晚間沒有自習課,他泡在圖書館到10點關門。而後接着去青雲街“蹲”茶館。

那裡關門晚,買不起茶水就買杯白開水,衣着單薄的李秉權一直學習到茶館打烊。

那時,微薄的貸學金和獎學金扣除學費外,隻夠吃稀飯,一個銅錢的燒餅也舍不得買。

6年求學生涯中,李秉權幾乎頓頓喝稀飯,使他以後看見稀飯就反胃,終生再也不願吃稀飯。

寒暑假期,李秉權就外出勤工儉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償還“貸學金”。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胡素秋也是雲大醫學院的學生,是李秉權的學妹,比他低兩屆。

與李秉權艱辛的生活和求學經曆相比,胡素秋則出生于朱門繡戶衣食無憂。

胡素秋,1922年10月,出生于雲南臨滄地區雲縣茂蘭鎮茂蘭村。她的父親是護國戰争名将、雲南省代主席胡瑛。

胡素秋的兄姊弟妹共有18人,作為軍長的千金,13個姊妹都和兄弟們受同樣的教育。

當時,以他們的地位和家庭情況,是可以“堂上一呼,堂下百諾”,“食來張口,衣來伸手”的。

胡瑛常告誡子女說:“任何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艱苦奮鬥得來的,不能在父母的庇蔭下混日子。”

他要求子女發奮讀書,以完成其未能完成的“救亡興國”壯志。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胡素秋

父親對于子女的教育,深刻地影響着胡素秋的價值觀和擇偶觀。

胡素秋在她的自述裡說:“我選擇了李秉權,是愛慕他的貧賤不移、自強不息、勤學刻苦,而且對我一往情深。”

李秉權與胡素秋邂逅于圖書館,年輕的姑娘認真閱讀的身影,吸引了他的目光。後來偶遇的次數多了,彼此就相識了。

在互相越來越多的了解中,迥異的經曆和共同的人生追求,讓兩個人的感情牢牢地牽系在了一起。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李秉權于1947年7月從雲大醫學院取得學士學位。胡素秋于1949年7月從雲大醫學院取得學士學位。

1949年年底,雲南解放,李秉權和女友歡暢極了。

李秉權向胡素秋求婚了,禮物是一支派克鋼筆,花了他一個月的工資。這支鋼筆,胡素秋珍藏了66年。

那時的愛情是如此的簡單純粹,66年光陰,就是從那天起,直到她生命的盡頭。

12月底,兩人締結良緣。婚後不久,夫婦兩人作為醫學人才,于1950年被聘到雲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李秉權與胡素秋的結婚照

1956年昆明醫學院建立,李秉權在神經外科,胡素秋在婦産科工作。從此,兩人一生都沒離開過昆醫。

為了心愛的醫療事業,李秉權時常暴露在X光下為病人作氣腦造影、腦室造影等。

由于長時期承受輻射,李秉權的白血球、血小闆嚴重減少,肝功能也受到健康損傷害……。

李秉權把個人的得失置之度外,用實際行動,诠釋着醫者勇于奉獻的情懷。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隻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提高診療技術,解除病人的痛苦。”本着醫者仁心的責任,胡素秋開創或自創了多項省内新手術。從事臨床、教學工作45年,曾挽救無數婦女同志的健康與生命。

胡素秋利用自己娴熟的英文,翻譯多篇英文醫學論文,再由李秉權校對。在網上檢索他們的名字就能看到多篇學術著作,每一篇都凝結着心血與汗水。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李秉權教授的家在昆醫附一院一幢普通的住宅樓裡。

在他們家三個子女的記憶裡,小時候,父母工作太忙,忙到沒有時間做飯,三個孩子都是吃食堂長大的,甚至年夜飯也在食堂。

回到家中,父母談論的都是各自新收了什麼病人、怎樣治療。往往一天忙了十幾個小時後,還在深夜讀書著文。

1978年,知識分子期盼已久的春天到了。李秉權晉升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1985年7月李秉權晉升為教授。

有人說,遲到的榮譽猶如遲到的雨水一樣,于田無益。李秉權淡泊于名利,從來對個人職稱從不屑一顧,僅一笑置之。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數十年磨砺,李秉權與新中國一起成長,從一個孤兒學子成長為雲南省知名的神經外科專家和創始者。

從事一輩子醫學工作,當了一輩子醫生、教了一輩子學生。漸漸地,年事漸高的李秉權開始感到身體每況愈下。

身患腦腔梗、高血壓血管硬化的李秉權,在病重期間,李秉權一次次想起他的老師沈福彭捐獻遺體的往事,堅定了他捐獻遺體的念頭。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禮有五經,莫重于祭’,遺體捐了,讓後人去何處祭拜?”他的三個子女都持反對意見。

還是夫人最懂他 胡素秋對子女說:這并非一時的心血來潮,你們的父親是在了卻一生的心願。”

李秉權說:“我一生擁有三種财富:一有三個遵紀守法的好孩子;二有幾千冊醫學書籍;三有一個相濡以沫的好妻子。而我的一生願意奉獻給醫學。”

2005年3月8日,胡素秋和李秉權,一起填寫了無償捐贈遺體申請表,夫婦同時申請捐獻遺體,這在當時尚屬罕見。

2005年3月29日,李秉權教授在昆明逝世,享年83歲。他的遺體捐獻給了母校。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丈夫去世讓胡素秋陷入失去摯愛的痛苦中。她每天散步、打太極拳、看書看報看電視,不給關心她的親人帶來負擔。

胡素秋健康積極的心态鼓舞了身邊人,開朗的笑容伴随她度過了往後餘生。

2015年12月17日淩晨,93歲的胡素秋教授也走到了生命盡頭,無疾而終。她追随丈夫的足迹,也将遺體捐獻給昆明醫科大學。胡素秋說:“這樣能感覺到我還和他在一起。”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

2019年9月25日,這對分離了14年的醫學伉俪、風風雨雨一同走過50多年的夫妻,終于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重逢"在母校。

他們的骨骼标本被安置在一起,“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奉獻是對生命的敬畏,是大愛的延續。一秉虔誠,安之若素,靜美如秋。

過世後“站”在一起的夫婦:有一種偉大的愛,死亡也不能将其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