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政供養人口過八千萬,約4戶中有1戶吃公家飯,你認為有哪些優劣

作者:職場洞察

目前大陸财政供養人口已經超過8000萬,約占總人口的6%。

這意味着,在中國,平均每4戶家庭就有1戶是"吃公家飯"的!面對如此龐大的财政供養群體,納稅人的錢花在了刀刃上嗎?這究竟是社會福祉,還是财政包袱?

财政供養人口過八千萬,約4戶中有1戶吃公家飯,你認為有哪些優劣

毋庸置疑,一定數量的财政供養人口是現代社會的必然需求。公務員、教師、醫護等群體,承擔着維系社會運轉的重要職能。他們的工資福利,來自财政供養,這本無可厚非。

問題在于,近年來财政供養人口呈現快速膨脹之勢,已從必要保障演變為沉重負擔。據統計,2022年全國财政供養人口較上年增加了300萬,增幅高達5%。如此快速的增長,不禁讓人心生疑窦:供養名單是否存在"水分"?

财政供養人口過八千萬,約4戶中有1戶吃公家飯,你認為有哪些優劣

當然,在批評"養懶漢"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廣大财政供養人員的辛勤付出。他們之中,有殚精竭慮服務基層的公務員,有孜孜不倦教書育人的教師,有救死扶傷嘔心瀝血的醫護……

是他們的默默奉獻,換來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民生的改善提高。對這些人,國家理應給予合理保障,讓他們安居樂業、輕裝上陣。而不是動辄喊"清理财政供養人口",搞"一刀切"。

财政供養人口過八千萬,約4戶中有1戶吃公家飯,你認為有哪些優劣

治本之策,還在于深化改革、優化結構。一方面,要堅持"減人提效",通過政府機構改革、國企瘦身健體等,減少冗員,盤活存量。另一方面,要加快财稅體制改革,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同時,要深化配置設定制度改革,打破"鐵飯碗"思維,讓收入與貢獻挂鈎、讓獎懲有别。久久為功,方能建立精幹高效的财政供養體系,實作事業發展與隊伍精簡的有機統一。

8000萬财政供養人口,是沉重的負擔,更是深化改革的鞭策。我們既要警惕養懶漢、抑肥胖的傾向,又要尊重規律、保障必要。唯有"減"與"增"并重,在改革創新中厘清責權利邊界,在壓減冗員中優化隊伍結構,才能讓财政供養這個"大蛋糕",發揮最大效用、惠及最廣群眾。

作為納稅人,你如何看待龐大的财政供養群體?在你看來,如何才能在保障合理需求和防止養懶漢之間找到平衡?你認為深化改革還有哪些空間和抓手?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讓我們共同關注這一民生焦點,為厘清财政供養良性邊界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