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現在外出拍照對于攝影技術的要求越來越低了,什麼曝光、對焦、調色之類的,憑借算法和程式設定,幾乎都可以輕松搞定。

但為什麼拍出來的照片,好看的還是不多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攝影者不會構圖,不會取舍,拍進照片裡面的元素太多。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你看看,經過裁剪、去掉一些多餘的元素,是不是好看多了?

這種簡潔的構圖實際上來自大陸古代的山水畫。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上回說過的馬遠以及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夏圭的作品。

夏圭,字禹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甯宗及理宗時為畫院待诏。

夏圭跟馬遠的風格差不多,在構圖上大膽剪裁,突破全景的程式,重點表現邊角之景,是以被稱為“夏半邊”。

大陸的美術教材上,曾經一度把他倆這種構圖方式說成“反映了南宋偏安的殘山剩水”——這是典型的“ZZ正确”的說法。

實際上,馬、夏的邊角之景是藝術上的高度提煉,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畫面情景交融富有濃郁詩意,是對傳統山水畫的發展和豐富。

我們來看看夏圭的《煙岫林居圖》。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煙岫林居圖》

在這幅畫上,遠處一片空曠,就左邊有幾座淡墨繪就的山峰,讓出畫面右邊的空間,使人有雲天蒼茫、遼闊無際之感。

相比之下,近景則筆健墨濃,将重點内容集中于畫面的左下方,着意描繪,既起到了引導視覺、突出重點的作用,又使畫面虛實相間,疏密有緻、層次分明,起到了以少勝多,以簡就繁的效果。

實際上,夏圭這種構圖,還受到了佛教禅宗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

普普通通的山水經過他的裁剪和選擇之後,瞬間上升一個檔次,構築出不同的意境和景象。

我們再來看看他的《西湖柳艇圖》。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西湖柳艇圖》

畫面上部約五分之二都是留白,“之”字形的柳堤風光濃縮在五分之三的篇幅中。而在這五分之三中,又重點突出描繪西湖堤岸的楊柳和水榭畫舫,中景點綴乘轎遊人,遠景則以淡墨加柳樹過渡。

這樣簡潔的畫面,自然給人一種恬淡秀美的感覺,營造出一種煙霧迷蒙、清麗雅淡的氣氛,也顯得柳堤延綿深遠,讓有限的畫幅之中呈現出無限遼闊曠遠的空間。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在攝影中學習的。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除了構圖以外,夏圭的水墨技法也是十分精到,甚至還勝于馬遠。

馬遠用筆清勁而外露,夏圭用筆蒼老,水墨淋漓,點景人物筆簡神全,寥寥數筆而神态迥出。

尤其是在在山石的皴法上,夏圭常用秃筆帶水淡墨掃染,然後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淋漓蒼勁,墨氣襲人”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拖泥帶水皴。

這點可以在他存世的《山水十二景圖》上表現得很明顯。(長圖請橫屏觀看)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山水十二景圖》

畫山劈染兼用、水墨交融,淋漓盡緻。

可惜的是,這套畫作目前僅存四幅:《遙天書雁》、《煙村歸渡》、《漁笛清幽》、《煙堤晚泊》,都收藏在美國的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

夏圭的長卷同樣精彩。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了一幅《溪山清遠圖》,高46.5厘米,長889.1厘米,畫的是秀美清麗的江浙一帶景色。

(高能預警:長卷極長,手機請橫屏觀看)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溪山清遠圖》

這麼長的畫作我就不再啰嗦了,隻提醒大家注意整幅畫的遠近虛實對比處理得尤其出色,足以和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媲美。

最後要說一下的是:盡管我們國内很多人不知道馬遠和夏圭,但自打南宋末年僧侶将馬、夏的作品帶到日本之後,直接啟迪了一大批日本畫家,從此開創了日本的水墨畫派。而這些日本的模仿之作,又被人帶到了歐洲和美國,成了西方人認識中國山水畫的“範本”。

是以,如果從國際影響力來看,馬遠、夏圭這二位在中國美術史上是無以倫比的,這也算得上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畫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獲受用一生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标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系。

風景照怎麼拍才好看?如何構圖?看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就知道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