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手機廠商蓄力高端,為何蘋果卻瞄準中低端市場?

蘋果在今年的春季釋出會推出了全新的SE系列,最大的賣點就是搭載A15晶片+低價+5G,這也是蘋果手機中低端化的再次嘗試。

在國産手機競相推出5000元以上價位手機的今天,蘋果卻再次反其道而行之,釋出這樣一款低價的手機,不免讓人疑惑:蘋果不應該就是不斷提高手機售價,不斷占據高端機型嗎?

回顧蘋果曆年釋出的手機,或許可以一探究竟。

國産手機廠商蓄力高端,為何蘋果卻瞄準中低端市場?

1

蘋果布局中低端,由來已久

最早的蘋果中低端手機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iphone 5C,這也是蘋果首款多彩版iPhone手機,包括藍色、綠色、粉色、黃色、白色五種可選顔色,在此之前蘋果手機基本上隻有“黑白雙煞”可選,同時這也是iPhone手機史上第一款塑膠機身的手機。

是以,對于iphone 5C中的C字,蘋果的解釋是color,而大衆則調侃成Cheap,寓意為“便宜、廉價”。

這款手機并不成功,至少肯定沒有達到蘋果的預期。

在價格上:當時iPhone 5c國行起售價16GB 4488元、32GB 5288元,确實算得上是蘋果曆來起售價較低的一款iPhone,但是這一價格較同期釋出的iPhone 5s 的16GB機型僅低800元,而iPhone 5S是真正的更新換代旗艦産品。

反映在市場上,分析營銷平台Localytics曾在iPhone 5c和iPhone 5s兩款手機釋出後,公布一則開賣48小時後的激活量分析報告(激活量可約等于銷量)。報告顯示,在開賣後48小時,全球市場iPhone 5s激活量約為iPhone 5c的3.7倍。

而據市研機構CIRP在2014年初公布的一則美國市場iPhone銷量的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iPhone 5s的銷量占iPhone總銷售的59%,iPhone 5c的銷量占比則僅為27%,低于2012第四季度與其處于同一位置的iPhone 4S 32%的銷售占比。

iPhone5C釋出不到一個月就出現了iPhone有史以來的最大幅度降價,而且即使降價,最終的銷量也很差,幾乎很少有人購買,這也讓iPhone5C成為了最失敗的iPhone,直到現在,以C結尾的iPhone也沒有再出現過。

蘋果初次嘗試中低端化之路以失敗告終。

國産手機廠商蓄力高端,為何蘋果卻瞄準中低端市場?

2

整裝待發,SE系列卷土重來

蘋果并沒有被Iphone 5C慘淡的銷量所打倒,三年之後第一代Iphone SE又來了。

外觀方面和iPhone 5S幾乎一模一樣,搭載了與iPhone 6S系列相同的A9處理器,螢幕尺寸依舊是4英寸,後置攝像頭更新到了1200萬像素,還有當時iPhone獨具标志性的Home鍵。也就是說從iPhone SE第一代,“套娃”就悄無聲息地開始了。

2020年,時隔4年,iPhone SE第二代來了。這次新款SE的外觀大緻和iPhone 6, 7, 8相同,背面和iPhone 8幾乎一樣,很難不讓人再次聯想到蘋果庫存還沒清完?處理器搭載了A13仿生,加上3299元的起售價,很多人直呼這簡直是“買A13送手機”。

回顧同期大部分的手機都采用了“全面屏”的設計,即便是很多百元機千元機都不例外。當時的iPhone都是全面屏+劉海的設計。是以這樣一部保持着三年前外觀的iPhone SE被不少人吐槽,加上64GB起步的存儲,一切都和目前時代顯得格格不入。

盡管吐槽歸吐槽,這兩代的SE銷量還是不錯的。第一代iPhone SE整個周期總銷量為3000萬;第二代iPhone SE目前銷量超過2420萬。

總體來說,iPhone SE系列的銷量在同期的iPhone系列中,表現并不算好。但是3000元單品達到千萬級别的銷量,對于安卓機型來說,這個成績仍然難以企及。

國産手機廠商蓄力高端,為何蘋果卻瞄準中低端市場?

3

蘋果為何執着“中低端夢”

2022年,不少國産品牌一個勁沖擊高端,甚至旗下的子品牌也試圖進入這個由蘋果主導的高端手機市場;相反,自從去年推出iphone13系列之後,蘋果手機在高端手機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如今卻推出了iPhoneSE第三代來搶占國産手機的”常用價位”。廠商們各自相反的政策,是根據他們目前所處的環境所決定。

國産手機廠商為了提升利潤,就必須在高端手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是中國手機企業不斷提高手機售價的重要原因,它們試圖在高端手機市場分一杯羹。

另一個目标是希望借此徹底擺脫低端廉價的名聲,在過去近十年國産廠商陸續推出子品牌去做成本效益産品,原有的品牌則開始高端化。但是打價格戰的品牌給消費者形成了固有印象,國産手機等于廉價的烙印揮之不去,能夠擺脫固有印象的廠商少之又少,隻有在高端手機市場立足才能徹底擺脫廉價的名聲。

蘋果則與國産廠商不同,蘋果憑借着一系列獨有的技術,如定制的影像、定制的螢幕、首屈一指的晶片、完善的軟體生态、以及IOS系統形成了護城河,在高端手機市場地位、市場佔有率都異常穩固,即使國産廠商持續沖擊高端,在螢幕、系統、晶片、影像等不能打出差異化時,都很難對蘋果的高端地位産生威脅。

是以,國産廠商對手機的定價提高到5000元價位,沖擊高端手機市場;蘋果将新iPhone的定價殺低至3000元價格段,沖擊中低端市場。它們不同的定價政策都是基于它們現實的利益考慮,這也意味着2022年的手機市場佔有率争奪将會更加白熱化。

國産手機廠商蓄力高端,為何蘋果卻瞄準中低端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