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产手机厂商蓄力高端,为何苹果却瞄准中低端市场?

苹果在今年的春季发布会推出了全新的SE系列,最大的卖点就是搭载A15芯片+低价+5G,这也是苹果手机中低端化的再次尝试。

在国产手机竞相推出5000元以上价位手机的今天,苹果却再次反其道而行之,发布这样一款低价的手机,不免让人疑惑:苹果不应该就是不断提高手机售价,不断占据高端机型吗?

回顾苹果历年发布的手机,或许可以一探究竟。

国产手机厂商蓄力高端,为何苹果却瞄准中低端市场?

1

苹果布局中低端,由来已久

最早的苹果中低端手机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iphone 5C,这也是苹果首款多彩版iPhone手机,包括蓝色、绿色、粉色、黄色、白色五种可选颜色,在此之前苹果手机基本上只有“黑白双煞”可选,同时这也是iPhone手机史上第一款塑料机身的手机。

因此,对于iphone 5C中的C字,苹果的解释是color,而大众则调侃成Cheap,寓意为“便宜、廉价”。

这款手机并不成功,至少肯定没有达到苹果的预期。

在价格上:当时iPhone 5c国行起售价16GB 4488元、32GB 5288元,确实算得上是苹果历来起售价较低的一款iPhone,但是这一价格较同期发布的iPhone 5s 的16GB机型仅低800元,而iPhone 5S是真正的升级换代旗舰产品。

反映在市场上,分析营销平台Localytics曾在iPhone 5c和iPhone 5s两款手机发布后,公布一则开卖48小时后的激活量分析报告(激活量可约等于销量)。报告显示,在开卖后48小时,全球市场iPhone 5s激活量约为iPhone 5c的3.7倍。

而据市研机构CIRP在2014年初公布的一则美国市场iPhone销量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iPhone 5s的销量占iPhone总销售的59%,iPhone 5c的销量占比则仅为27%,低于2012第四季度与其处于同一位置的iPhone 4S 32%的销售占比。

iPhone5C发布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iPhone有史以来的最大幅度降价,而且即使降价,最终的销量也很差,几乎很少有人购买,这也让iPhone5C成为了最失败的iPhone,直到现在,以C结尾的iPhone也没有再出现过。

苹果初次尝试中低端化之路以失败告终。

国产手机厂商蓄力高端,为何苹果却瞄准中低端市场?

2

整装待发,SE系列卷土重来

苹果并没有被Iphone 5C惨淡的销量所打倒,三年之后第一代Iphone SE又来了。

外观方面和iPhone 5S几乎一模一样,搭载了与iPhone 6S系列相同的A9处理器,屏幕尺寸依旧是4英寸,后置摄像头升级到了1200万像素,还有当时iPhone独具标志性的Home键。也就是说从iPhone SE第一代,“套娃”就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2020年,时隔4年,iPhone SE第二代来了。这次新款SE的外观大致和iPhone 6, 7, 8相同,背面和iPhone 8几乎一样,很难不让人再次联想到苹果库存还没清完?处理器搭载了A13仿生,加上3299元的起售价,很多人直呼这简直是“买A13送手机”。

回顾同期大部分的手机都采用了“全面屏”的设计,即便是很多百元机千元机都不例外。当时的iPhone都是全面屏+刘海的设计。所以这样一部保持着三年前外观的iPhone SE被不少人吐槽,加上64GB起步的存储,一切都和当前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尽管吐槽归吐槽,这两代的SE销量还是不错的。第一代iPhone SE整个周期总销量为3000万;第二代iPhone SE目前销量超过2420万。

总体来说,iPhone SE系列的销量在同期的iPhone系列中,表现并不算好。但是3000元单品达到千万级别的销量,对于安卓机型来说,这个成绩仍然难以企及。

国产手机厂商蓄力高端,为何苹果却瞄准中低端市场?

3

苹果为何执着“中低端梦”

2022年,不少国产品牌一个劲冲击高端,甚至旗下的子品牌也试图进入这个由苹果主导的高端手机市场;相反,自从去年推出iphone13系列之后,苹果手机在高端手机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如今却推出了iPhoneSE第三代来抢占国产手机的”常用价位”。厂商们各自相反的策略,是根据他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所决定。

国产手机厂商为了提升利润,就必须在高端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中国手机企业不断提高手机售价的重要原因,它们试图在高端手机市场分一杯羹。

另一个目标是希望借此彻底摆脱低端廉价的名声,在过去近十年国产厂商陆续推出子品牌去做性价比产品,原有的品牌则开始高端化。但是打价格战的品牌给消费者形成了固有印象,国产手机等于廉价的烙印挥之不去,能够摆脱固有印象的厂商少之又少,只有在高端手机市场立足才能彻底摆脱廉价的名声。

苹果则与国产厂商不同,苹果凭借着一系列独有的技术,如定制的影像、定制的屏幕、首屈一指的芯片、完善的软件生态、以及IOS系统形成了护城河,在高端手机市场地位、市场份额都异常稳固,即使国产厂商持续冲击高端,在屏幕、系统、芯片、影像等不能打出差异化时,都很难对苹果的高端地位产生威胁。

因此,国产厂商对手机的定价提高到5000元价位,冲击高端手机市场;苹果将新iPhone的定价杀低至3000元价格段,冲击中低端市场。它们不同的定价策略都是基于它们现实的利益考虑,这也意味着2022年的手机市场份额争夺将会更加白热化。

国产手机厂商蓄力高端,为何苹果却瞄准中低端市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