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清、童瑤主演的電視劇《心居》正在熱播。
劇中馮曉琴在婚姻上是講現實,除了對對方有感覺,還要對方是上海人。馮曉琴不但要得到戶籍,她還想買一套房子。
顧清俞在婚姻上,則是忽略現實,看不到在婚姻上施源不适合她。她還是像飛蛾撲火一樣撲上去。

施源是顧清俞讀國小時的暗戀對象,後來兩人失去聯系。
兩人再見面時,顧清俞已經36歲,她無意中還在為和施源的這一段朦胧的情感在堅守。她談的男朋友,都要像小時候的施源一樣愛穿白襯衣。
而再見面時,施源已經是離過婚了。
執着于兒時的那段情感,一貫清高的顧清俞主動追求施源,兩人結婚。
實際上,顧清俞要嫁的是她記憶中的施源,是小時候那個穿白襯衣,彈鋼琴的施源,而不是現在一無所有的施源,隻是顧清俞不願清醒過來而已。
她不管施源現在的生活狀況如何,她要的隻是婚後施源能陪着她過日子就可以。
錢,她顧清俞能賺,不用施源操心。
在職場上顧清俞頭腦非常清醒,在情感上她可以說是活在童話故事裡。
顧清俞,大學畢業于名校,屬于白領階層,幹練而且優秀,外企高管,她為公司做成一單生意,公司給她的提成就是八百萬。
施源讀的是一個普通的外貿學校,也是一個普通的導遊。他的母親患病,巨額的醫藥費讓他喘不過氣來。而這筆醫藥費,顧清俞則是可以一次性付清。
不論是受教育程度,還是收入,施源和顧清俞的差距明顯擺在桌面上。
這樣的現實,如果弱勢的一方,也就是施源不能坦然對待,婚姻的天平就會失衡。
婚後,施源拒絕顧清俞對施家的幫助,特别是拒絕顧清俞給施源母親支付醫藥費。施源甯可去借高利貸,也不接受顧清俞的幫助。
對施源的這
種
做法,劇裡的人物顧清俞不了解,都是夫妻,用她掙的錢又怎麼了。施源的父親不了解,說吃軟飯又怎麼了,自尊又值幾個錢?
戲外看戲的不少觀衆也不了解。
說施源拎不清的有,說施源死要面子的有,說施源這個人物假的有。
直到施源說他也不想隻是做這家的女婿,清俞的丈夫,他想做自己。施源不願意受惠于顧清俞的答案才浮出水面。
做回自己,不是一定要超過老婆。夫妻之間過日子,要的是開心,不是較勁。施源做反了。
他看到他和顧清俞的差距,較勁是一個方面,生活習慣上也大不相同。
以前的施源已經不在了。顧清俞喜歡聽音樂會,他不喜歡。
他喜歡說髒話、喜歡打麻将,喜歡打麻将時的嘩嘩聲,甚至為了打麻将,對顧清俞謊稱他要出差幾天。他喜歡穿着拖鞋在弄堂裡走來走去,顧清俞不喜歡他這樣。
結果不是要他改變,就是要顧清俞改變。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
這樣生活下去的結果是什麼,猜都猜得出來。
不願面對現實,顧清俞的婚姻就是這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