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夕陽炊煙的詩意鋪陳于普通人的心間 | 聽雨

讓夕陽炊煙的詩意鋪陳于普通人的心間 | 聽雨

四月,不算早春了,南方油菜花都開敗了,可在北方,仍然春寒料峭,大衣、帽子、圍巾,一件不能少。在裹緊的春風裡,内心渴望着溫暖,渴望在清晨和煙霞滿天裡,所有的我們都平和,不孤獨。

但是,不是所有的期待,都可以在遠處守候,捱過一日一日的念想,卻還是“不确定”在搖呀搖,心會陡然轉涼,不相信的困擾會滋生在夤夜昏燈之下。如果有這種沒完沒了的迷茫,人的情緒是不穩定的,在某個轉角處,所有的落寞、沮喪會迎面而來。

就在那個細雨的清晨,雨絲飄過初綠,霧霧茫茫,天地寂靜,是那麼平和而包容,仿佛回到了它起初的樣子。隻是,眼前呈現的物景,客觀的平靜外表下,并非是真實的狀态,目不可及處,無序而有迹可循的力量四處湧動,改變在悄無聲息中生長。隻是希望這些驅動的力量,破壞力可以降到最小,最小……更多是帶着對弱小的悲憫和善意,蔓延于春寒的每一個角落,待絲絲細雨淋濕城頭,溫軟和堅韌将與春天同行。

每個不如意的日子,太陽照舊升起,光芒有時并不會驅散内心的彷徨,反而折射出非常态的、複雜環境下的民生多艱,亦如曾經繁華喧嚣,而今滿目冷清的街角。事物發展的内在規律和外溢因素已超過我們個人所能控制的範疇。

或許,許多細小的變化,許多影響社會發展程序的重大變革會在此期間發生,人類便是在如此的艱難中跋涉而來。

一紙煙雲散盡,廢墟上總會盛開鮮花,過往的一切都會歸于平靜,這便是曆史的邏輯。

曆史有時并不會遵照人的規劃演變,它的走向沒有預定軌迹,這更凸顯出了人類認知的天然局限性。我們無法規劃出變革浪潮從哪裡形成,也無法預測其沖擊的方向;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到底将如何發生,之後又将如何演繹;我們能做的,是全力以赴驅趕陰霾,延展疆域。或者,這已足夠說明,人類便在一個個偶然發現和不懈追求中,走向更廣泛的文明。

世界風雲激蕩,我們雖身臨其境,但這種深刻變化的意義和價值并不是每個人可以預判的。那些在細小的、空白的、不被人注意的地方開始的改變,産生的影響可能是翻天覆地的。我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局限于自我認知中,或許在某個不經意間猛然發現,波濤洶湧的變革席卷大地之後,淘汰悄無聲息,我們能剩的唯有“為了三餐有湯,為了碎銀幾兩”的情懷。

在不确定中,當我們想要迎接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未來時,變化和聯結,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我們所有的努力,朝向的既要探索未知領域,讓人類腳步更從容,更要使物質充分和平衡,讓夕陽炊煙的詩意鋪陳于普通人的心間,這是文明的指向。

一直認為,迎接每個晨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殊不知,或許永遠的沉睡,就會發生在某個星辰稀疏的黑夜。是以,當呼吸還打在耳畔時,即便是在最深沉的昏暗裡,請勇敢面對生活所給予的磨煉。要相信,光會照亮腳下,照亮前方,溫暖和愛從不曾遠離。

讓夕陽炊煙的詩意鋪陳于普通人的心間 | 聽雨
讓夕陽炊煙的詩意鋪陳于普通人的心間 | 聽雨

“聽雨”欄目征稿

教育人,你有多久沒有認真地品讀生活了?可曾觸摸“人間草木”?可曾留意“父親的背影”?可曾生發“秋天的懷念”?可曾感喟“小舍得”“小團圓”……我們在課文裡、在書本裡、在影視劇裡品生活,是否有去感受、思考真實的生活?

真實生活自有其萬鈞力量。給你命運的饋贈或給你時代的大山,予你雲天或予你歧路,送你小确幸也附贈小坎坷。“生活即教育”,教育人無數次提起陶行知的這句話,但你是否真的留心傾聽過生活留下的真谛?它曾予你怎樣的觸動、撞擊與思索?

《教育家》新媒體即日起開設“聽雨”專欄。風聲雨聲聲聲入耳,那些真實的生活故事、生活感悟,交予我們細細聆聽。不必局限于“教育”,社會百态,世事人情,一物一景,皆可入文。為自己的生活留一縷紀念,為他人留一份思考,為象牙塔中的學子,開一扇真實接觸社會、了解生活的窗。

歡迎老師、校長、學生投稿,體裁以散文、随筆為主,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讓夕陽炊煙的詩意鋪陳于普通人的心間 | 聽雨

— END —

來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創

作者 | 王湘蓉

編輯|朱強

設計 | 朱強

統籌 | 周彩麗

征集|“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

《教育家》發起的第二屆“尋找大國良師”公益活動近日啟幕。活動分為三部曲:

1.征集“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

2.出版《大國良師的樣子》叢書

3.推選“大國良師”

活動截止至2022年底。依據評選标準及參與要求,推選出10位“2022大國良師”,授予“大國良師”稱号,每位“大國良師”将獲得主辦方提供的成長獎勵基金10萬元(稅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開展“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征集活動。

征集要求:參與活動的教師,撰文講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成長故事。以第一人稱撰文,體裁為叙事散文,字數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實感人。文章擇優刊發《教育家》雜志、《教育家》雜志新媒體、學習強國等平台。

參與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尋找大國良師”專題頁面送出申報表及教師自述的“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申報表及“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需同步送出)。如僅參與“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征集活動(不參與“尋找大國良師”活動),将文章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文章中注明學校、姓名、聯系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