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竹君:連生4女被丈夫追砍,父母的笑,成壓垮她婚姻的最後引線

董竹君:連生4女被丈夫追砍,父母的笑,成壓垮她婚姻的最後引線

在風雨飄搖的民國時期,文豪魯迅曾這樣分析易蔔生的《玩偶之家》:

娜拉出走的結局隻有兩種,或堕落或回家!

在那個女性天空極低的時代中,如娜拉般離家出走,能夠逆襲人生的女子,少之又少。

而出生于1900年,掙紮在青樓火坑的董竹君,卻用一生的時光,找到了“娜拉出走”的第三條路,那就是:被命運和愛情背棄後,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成為人生赢家。

她由貧民窟走來,曾淪落青樓,也曾貴為督軍夫人,更曾被深愛的丈夫拿刀追砍…

起起伏伏的命運給了她千萬種捉弄和刁難,可她卻用披荊斬棘的姿态,演繹出一幕幕精彩絕倫的大戲。

董竹君的成長階段,總是離不開一個“苦”字,似乎她從出生,就是無情命運的棄子。

她是自幼生長在上海租界處偌大貧民窟的孩子。

民不聊生的歲月裡,疼愛她的父親,也曾拼盡全力,給予她讀書識字的機會。

隻是無奈,董竹君13歲那年,身為頂梁柱的父親身患重病,無力醫治。

家人絕望時,心機頗深的老鸨,诓騙董家父母:可将女兒賣到青樓,隻賣藝不賣身,三年後贖回。

就這樣,不明真相的董竹君,為了支撐這個飄搖的家庭,毅然跪别父母,淪為青樓賣唱女。

但是,一進青樓深似海,其中的門道比董竹君想象得更為複雜。

不到半年,老鸨便盯上了面容姣好的董竹君,并計劃讓她接客。

就在此時,一位好心的老阿姨告訴董竹君,隻有找到良人為自己贖身,才有可能徹底逃出魔窟。

但青樓之地多是纨绔子弟,怎有值得托付終身的良人。

正在董竹君萬分絕望時,一個英氣俊朗的男子出現在他面前。

連日的觀察,讓董竹君欣喜發現:這個男子從來不把目光放在其他女子身上,更鮮少與人搭讪,每次來到青樓,都是進入事先預定的包廂,與其他友人談論正事。

後來董竹君才知道:這群人是革命者,而那個大自己13歲的男子,便是四川督軍夏之時。

出生于四川省封建大家族的夏之時,是孫中山革命理念的積極追随者;作為最早同盟會的革命黨人,他曾配合辛亥革命,在成都帶兵起義,幾經戰役,骁勇無敵;後在重慶成立的蜀軍軍政府中擔任副都督。

随着袁世凱背叛革命,同盟會遭受重創;為了挽救革命大業,夏之時等人經常借着煙花之地的掩護,籌劃重要事宜。

這樣的夏之時,也成為命運投射在董竹君黑暗人生中的微光。

董竹君:連生4女被丈夫追砍,父母的笑,成壓垮她婚姻的最後引線

這是董竹君生命最珍貴的愛情,但救贖與成全,卻牽連着愛情的命運,兜兜轉轉。

像所有美好的故事般:兩人在相識中傾心。

為了相守,她毅然逃出青樓,與夏之時前往日本,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即便在異國他鄉,她依舊有自己的傲骨:讀書,不做妾室。

即便此時的董竹君是個備受争議的青樓女子,但夏之時卻從她身上看到了新式女性的堅韌和勇敢。

可愛情這件事,從來都是劫數重生。

董竹君不知道:夏之時宣揚革命,骨子裡卻是極其封建的男子。

他終究是忌諱她的青樓出身,是以為了防止她做出不忠之事,便為她請了家庭教師,防止她外出交友。

随着國内形勢的變化,讨伐袁世凱的“護國戰争”開始了。

1916年,夏之時接到了傳回四川參與革命的指令。

此時,兩人的大女兒夏國瓊已經一歲多了;考慮到母女的安全,夏之時在給了董竹君一把手槍,讓她防身;臨走前,又踟蹰道:“假如你做了對不起我的事兒,你也用它……”

這樣的表态,讓董竹君有些錯愕,而後感受到莫名的恥辱。

她知道:丈夫一直是不信任自己的,這樣的猜忌和防備,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子,割碎了美好初見的點點滴滴。

可是,在那個女性地位極低的年代,這些委屈又算什麼呢?

董竹君想:自己終究要靠着丈夫的照顧,依着丈夫的成全,才能立足之處,安身之所…

縱然丈夫的猜忌,将婚姻平靜的湖面吹起瑣碎的漣漪,但她依舊選擇了隐忍。

時間來到1917年的秋天。

獨自在日本求學的董竹君接到丈夫的電報,要她和女兒回四川合江的老家。

此時的董竹君在日本也立穩腳跟,但為了支援丈夫的革命,她還是帶着大女兒踏上了回國的輪船。

如所有的舊式女子一樣,此時的董竹君依舊把相夫教子視為自己的重任。

董竹君:連生4女被丈夫追砍,父母的笑,成壓垮她婚姻的最後引線

但來到丈夫老家後,她才發現:嫁入豪門的情況比自己預想的更加嚴酷。

夏家是個出名的封建大家庭,對門第等級有很深的看法。

當出自青樓的董竹君踏進夏家大門時,夏老太太的第一句話竟是:“青樓的女子怎麼可以做大戶人家的太太,你趕緊找個太太,她隻能做姨太太。”

也是慶幸:在董竹君最不受待見的日子,丈夫夏之時最初是幫着她的。

他一邊教她如何在大家庭立足,一邊叮囑她凡事要忍讓、不必太較真。

董竹君感念丈夫對她的好,也明白她必須努力的去證明自己。

來到四川老家的那段日子,她不辭辛苦的操持家務、照顧大女兒國瓊,以及夏之時與已故前妻的兒子夏大谟;由于任勞任怨、持家有道,董竹君終于迎來了家中人态度的轉變。

可就在她以為幸福即将到來時,丈夫夏之時卻親手将她推進了萬丈深淵。

來到老家僅有一年,四川戰争形勢便發生急劇改變,董竹君和孩子以及衆多家屬們,隻好随着丈夫夏之時遷居成都;沒想到來到成都後,夏之時的軍隊便被川軍總司令熊克武收編。

這場猝不及防的變化,讓夏之時陷入了事業的最低谷;也是從這個時候,夫妻兩人的關系開始惡化。

素來在戰場骁勇善戰的夏之時,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終日郁郁不得志的他,最後竟然染上了賭博和鴉片。

董竹君不忍丈夫堕落,總是苦口婆心的勸慰;但這樣的方式卻被丈夫看成故意作對,是以,夏之時開始指着董竹君的鼻子破口大罵:“你成日跟我作對,哪有一點婦道人家的樣子!”

這樣的嘲諷和質疑,讓夫妻關系驟然惡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業上陷入低谷的夏之時,性格也愈發冷漠和殘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認定是女兒給他帶來了黴運。

夏之時想要兒子,可董竹君接連生女,他開始将“哪個軍閥不是三妻四妾的,隻有我夏之時就你一個太太”挂在嘴邊。

曾經的董竹君對于丈夫的專情是無比感激的,可随着夫妻關系逐漸惡化,丈夫把這些事情總是挂在嘴邊,她才突然明白:這從來不是愛情,而是丈夫對她的“恩賜”。

後來的兩人,有了4個可愛的女兒,但身為父親的夏之時,卻展現出刻薄而殘酷的态度。

他不允許女兒接受教育,因為他覺得女兒遲早是别人家的。

女兒生病危在旦夕時,董竹君抛開家務去照顧女兒,卻遭夏之時大罵:“一個女娃,死了就死了,值得你抛開所有嗎?”

後來的董竹君,終于生下一個男孩;可這個孩子的到來,絲毫沒有緩和夫妻沖突,反而讓婚姻裡得不到尊重的董竹君感到愈加煎熬。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夏之時的疑心病越來越重,他甚至懷疑妻子與女兒的鋼琴老師有染,這樣的無端猜忌,也最終成為妻子董竹君的噩夢。

有一次,兩人因為瑣事吵了起來。

脾氣暴虐的夏之時,嘲諷董竹君是妓院裡賣唱的賤骨頭,不忍被侮辱的董竹君當場反駁;可這樣的行為卻讓夏之時徹底喪失理智,隻見他腳上的長筒馬靴,直接踢到董竹君身上。

感受到情況不妙的董竹君,不顧一切朝外邊跑去,就在此時,夏之時從廚房裡拿出菜刀追了上去。

沒有人能夠想象董竹君的絕望:那是她曾經無比深愛的丈夫,是她深陷困境時的救命稻草,更是她漂泊無依的宿命中最為信任和依賴的人。

可偏偏就是這樣的丈夫,如今卻喪失理智般用刀追砍自己。

董竹君一邊逃命一邊呼救,好在夏之時的侄子及時趕到攔下他,否則後果将不堪設想。

最讓董竹君心痛的是:愈加殘暴的丈夫,還變相虐待她的父母雙親。

早年因為生計問題,董家父母被老鸨诓騙,将女兒賣入青樓,但即便如此,董竹君對父母也沒有怨恨。

從日本回國沒有多久,董竹君便在丈夫的建議下,将父母接到了夏家生活。

可随着丈夫變得愈加殘暴,父母在夏家的日子也不好過。

夏之時疑心妻子背叛自己,更疑心嶽父嶽母心懷不軌。

有一次,夏之時居然在煙房當着傭人的面,沖着董竹君的父親董同慶大吼,原因是:他覺得嶽父給他熬的鴉片不夠分量,懷疑對方偷吸了他的鴉片。

董竹君的母親,在夏家的日子更不好過。

因為遺失了董竹君買來的金簪子,一生貧困的董母整日哭啼,無比自責。

但身為女婿的夏之時聽到後,竟然直接讓仆人把嶽母綁了起來,并且兇神惡煞警告:不許哭。

直到回家的董竹君得知消息,她的母親才得以松綁解脫。

見到母親遭受到如此大的屈辱,董竹君無比心痛。

不忍女兒自責和痛悔,母親便笑着安慰她:我年紀大了,做事愚鈍,别和夏爺置氣。

種種苛責和虐待,董家父母自然無法待下去了。

為了讓母親安心,董竹君用自己的積蓄,給母親重新買了金簪子;并且給父母穿上新做的衣服,拍下了一張照片。

在那張珍貴的照片中,和善樸實的董家父母有些拘謹,但他們盡可能掩飾着情緒,為女兒留下淡淡的微笑。

為人父母者,所行種種,大多是對兒女的成全。

董竹君:連生4女被丈夫追砍,父母的笑,成壓垮她婚姻的最後引線

如董家父母般:他們為女兒留下的照片中,将所有的委屈盡可能隐藏起來;用那個無比釋然而安穩的笑容,來撫慰女兒的自責和悲痛。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他們想用自己的離開,換來女兒婚姻和家庭的平靜;也換來女婿對女兒的珍重和疼惜。

這是貧苦一生的兩人,能給予女兒的所有了。

可這樣釋然的笑容,卻徹底戳破了董竹君的所有絕望。

她曾經想着,能讓父母安心,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她是可以一直忍下去的。

如今父母的遭遇以及女兒們不受待見的境況,讓董竹君徹底放棄了與丈夫修好想法。

也是這件事,在婚姻中備受煎熬的董竹君,正式離家出走。

她将年幼的兒子留在婆家,帶着不受疼愛的4個女兒,選擇獨自打拼。

那個年代的女子,在外求生都是艱難的,更何況董竹君身上背負着青樓的印記。

但即便過得不好,她卻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真正有尊嚴的人生。

她告訴自己,無論丈夫如何挽留,絕對不會回到那個沒有尊嚴的封建家庭了。

董竹君的離家出走,給了丈夫夏之時深深的震撼。

他從最開始的鄙視,到後來的妥協…用了5年的時間,讓董竹君回家。

但此時的董竹君,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宰割的弱女子了。

她創辦實業,即便經濟屢次受挫,卻擁有了尋常女子難及的智慧和遠見。

是以離家出走的5年後,兩人正式辦理離婚手續。

進行财産分割時,夏之時無比緊張,隻怕妻子會獅子大開口;為此他甚至做好了打官司的準備。

但是讓夏之時沒有想到的是:一人撫養四個女兒,生活艱難的董竹君,竟然選擇了淨身出戶。

董竹君:連生4女被丈夫追砍,父母的笑,成壓垮她婚姻的最後引線

這樣的決定,讓雙方律師都震撼了。

旁人不解,董竹君卻無比釋然的說道:

圍困青樓之時,我未用他一分錢贖身;如今脫離婚姻,也不屑帶走夏家的一分一毫。

這樣的灑脫和絕然,讓夏之時的律師都深感佩服,他情不自禁說道:

如果不追究賠償,可以提些要求。

律師的這番話,徹底讓夏之時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他無比緊張時,董竹君卻提了兩個不算要求的要求:

“希望做父親的,能夠多與孩子們通信;若我将來遭遇不測出了意外,請作為父親的你,負擔孩子們讀到大學畢業。”

至此,在場衆人,無不佩服董竹君的氣節和人格;就連曾殘暴冷漠的丈夫,也假惺惺的忏悔。

但是不同于離婚時所約定般,身為父親的夏之時,從來沒有給過孩子任何幫助;甚至為了逼迫董竹君回頭,他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當地政府對董竹君進行驅逐。

隻可惜失道者寡助,這樣的陰謀并未得逞。

也是這份陰暗面的暴露,讓獨自打拼的董竹君更加無比慶幸:自己終于脫離苦海。

【放在最後的話】

離婚後的董竹君,攜帶4個孩子來到上海。

在藏龍卧虎的上海灘,她卻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氣,創立起了錦江菜館和錦江茶室;憑借菜品品質和上乘服務,最終跻身于上海灘有名的大飯店之列,成為社會名流聚集的場所。

就連當時叱咤風雲的黃金榮、杜月笙等人,也經常到這裡請客吃飯。

一介女流,能夠在魚龍混雜的上海灘立足,絕非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這樣的董竹君,也成為上海灘的傳奇人物。

縱觀她這一生,是從認命到抗命的過程。

當年她逃出青樓,與丈夫遠渡日本時,僅有15歲;在最絕望的人生時刻,大他12歲,器宇不凡的革命黨人夏之時,曾是她想委身一世的良人。

怎奈世事變遷,人心不古,從相約白頭到暴虐謀害,不過十幾個春秋。

在這段備受煎熬的婚姻中,她隐忍過、也讨好過,曾企圖用自己的委屈成全,安放自己漂泊無依的宿命;無奈種種努力和維護,換來的卻是遍體鱗傷的絕望。

《玩偶之家》中,出走後的娜拉将要面臨何種命運,我們不得而知;

但作為中國版的娜拉,董竹君卻用自己的人生,喚醒了在命運中苦苦煎熬的中國女性;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權主義者,更是無數舊式女性,尋找命運出路的領頭人。

曾生活在絕望深淵中的她,最終活成了自己的光。

最後,把董竹君的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不因懷疑而改變自己的信念,不因曲解而改變自己的初衷,不因年齡而放慢腳步!”

命運風急雨驟如何,前路晦暗不明又何如?心中若懷有堅定與希望,再至暗的幽谷也會迎來曙光。

什麼恩賜與好運?人這一生,終究是自我成全罷了。

謹以此文,獻給與生活苦苦搏鬥的所有人!

————END————

其他推薦——

三毛與荷西:用駱駝頭骨求婚,婚禮狀況百出,3處小細節昭示不詳

乞丐抱鹹菜壇子進清華,保安拼命驅趕,27年後他才知:險些誤大事

從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曆中,淬煉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源網絡,侵權立删!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不妨點個贊再走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