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

仲春時節,春雨也綿綿地多了起來,又到了一年的清明節,這次疫情影響,也無法回漢掃墓,小區被封已經做了三次核酸,每日禁足在家,除了寫作讀書,便是做點美食犒勞自己,可是清明即至,有一天我們的祖先習俗中是不動火的,這一天也被稱為“寒食節”,而在清明的時期祭祖,也是與這一個節日有關系的,而且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悲且,是可以飲酒賦詩的,很多人可能都還不知道把,今天我們就來将清明節和寒食節的關系,包括古人為何在這一天飲酒的緣由,介紹給大家。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

其實嚴格的意義來說,清明隻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一個節氣的名稱而已。

而目前清明是與端午、中秋相同的國家法定假日,也成為民俗中祭祖和掃墓的傳統節日,其實這個習俗的來源更重要的就是跟“寒食節”有關,現在清明也是中國“時年八節”之一,在冬至過後的108天,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清明通常并不是指某一天,而是4月4日—6日其中的日子。作為中原農耕文明的傳統文化習俗,其實嚴格的意義來說,清明隻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一個節氣的名稱,周朝時期即開始有清明節的習俗,距今已超過二千五百多年了。

清明節乃中國三大“鬼節”之一,主題是“悼念亡人”和“祭祀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早期關于清明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比較靠譜的是源于古代帝王“墓葬”的祭禮,後來民間也開始仿效,也紛紛于仲春與暮春季節,相約祭祖掃墓,經過曆代沿襲,逐漸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到後來逐漸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清明的節氣無關,而是與另一個節日,寒食節的融入有關。

寒食節,也稱“禁煙節”,顧名思義,即禁止煙火、隻吃冷食,隻不過在後來生活演變發展中逐漸融合了古人此階段的掃墓、踏青等習俗。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

說到寒食節,不得不提兩個人,在春秋時期,一位是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追殺,僅帶幾人随從倉惶逃離,一路颠沛流離,受盡苦難,另一位就是随從中的忠臣,介子推割股充饑,才保得重耳活命,最後曆經波折,重返皇位,史稱晉文公。

晉文公登基後開始對其追随者進行封功賞賜,其中介子推卻婉言謝絕,帶着老母去往深山隐居,晉文公苦尋不着,即采用一記蠢招,點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山來。

奈何介子推去意已決,甯死不出,待山火消去,在一棵樹下發現介子推母子二人的屍骸,晉文公大哭不止,為了紀念和緬懷介子推的功績,在他忌日這一天就不再動火,隻吃冷食,并号召天下這幾天禁煙火,這是早期關于“寒食節”的由來的典故。

因為時間與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清明正好重合,後來逐漸就以“清明節”作為代稱。

是以清明與寒食本是兩個節日,但由于時間相近,又加上掃墓與寒食禁煙火的習俗融合,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節與清明節便合而為一了。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

在春秋時期,因為寒食節間,家家要禁煙火三日,而這個季節,冬寒未盡,連續幾天僅吃冷食是很不舒服的,特别是我們中原地區的漢文化民族,并不是以食肉為主的;于是,另一個民俗,便是通過喝酒暖身的習俗便流傳開來。據晉代陸翙《邺中記》載:“寒食三日作醴酪。”說明當時這個階段,特别是寒食節期間,民間開始制作并飲用甜酒漿的習俗。到了秦漢時期,社會禮制成為封建社會的重要推行内容,特别是儒家文化内容中,忠、孝都是基本的社會人格基礎,一個人如果不具備這兩點基本不會被任何人所信賴。

社會風氣的大環境氛圍,造成這個階段對祭祖和祭掃墳墓十分重視,據《漢書》記載,西漢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裡,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可見其對此節氣的重視;到了唐代時期,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将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于傳統農曆中,清明節氣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通常将掃墓延至清明;

而到了宋元時期,清明節才逐漸由附屬于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上墳掃墓等儀式也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也都被納入到清明節的習俗之中了。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

後來,朝廷統治者為順應民意,鑒于社會寒食、清明并舉已相沿成習,便以官方文書的形式确定,清明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種文化習俗一直影響了大部分的漢文化區域,2008年,大陸政府也專門下文,将清明節納入與端午、中秋、春節相同的四大法定節假日了。

而宋元以後,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别稱,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在民間還有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的習俗。是以清明時節可以掃墓,但是古人不燒紙,不動煙火,隻是延續下來,逐漸已經被世人所淡忘了。後來,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古時由于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明,這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的特有“景觀”。

另外,随着時代更替,在宋朝時,清明時節,出現了一種新的習俗,就是飲酒開始與郊遊相關。由于寒食節與清明節同過,而寒食節期間飲酒可以增加熱量暖身,這也彌補了此時不能生火起竈,冷食食用的不适,是清明節飲酒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明節期間一個是季節多雨多寒,大多氣氛消沉悲穆,另外緬懷故人,心情低郁,容易引人胸中郁結,故而也會使人常常借酒消愁,對酒當歌,杜牧有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表達的就是這段場景的最好描述,雖未直言,但人們尋找酒家的目的,也應該可想而知。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

彼時詩人們關于這幾天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酒是個好東西,也是可以抒發情感的一件衍生品,可澆愁亦能洗悲,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中,特别是儒家文化熏陶的影響下,古人曆仕從來講究以孝為先、在這樣的節氣時期,至情聞名,掃墓緬懷故人,難免會心情複雜,如此時節憶起亡故的親人怎會不心懷感傷、黯然落淚?胸中有郁結,唯有寄情于酒,希望醉了,就暫且忘了傷痛,故而古人常常借酒來平緩或暫時麻醉人們哀悼親人的心情。

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都是上午陽氣較足的時候掃墓,掃墓要攜帶各種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故人墓碑前,焚紙培土,修整清理一番,或者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于墳上,然後叩禮行拜,祭酒以敬亡人。

而有些身處外地,無法親自回墓地掃墓的人員,吃午飯時得在家中備上一杯酒,以酒代祭是一種簡單的祭祀儀式,飯桌上為祖先置放酒菜,先敬祖先後,家人才能開始進食,表達着對逝去親人的尊重和緬懷。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

是以,每至清明時節,人們也常常借掃墓之機,全家老小攜帶酒食春遊,在外聚餐,名曰踏青。

據宋代周密在《乾淳歲時記》中記載,“南北山之間,車馬紛然,而野祭者猶多……婦人淡妝素衣,提攜兒女,酒壺肴壘”,在開封城外郊區,更是“四野如市”,當時人們利用這個節氣假期,相約群聚在郊野叢林之間,陳杯列盤,勸酒酬席,在美酒佳肴的烘托下,抒懷納故,兒童少年也是難得到郊外撒野,盡情遊玩,整個畫面也是頗富情趣的。時至今日,雖然清明節本意是祭祖掃墓,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這個節氣在更大意義上已成為一個全民休假、娛樂的節日,寒食的來源和習俗已經漸被遺忘,少為人知,而借用這個假期踏青、出遊成了趨勢,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對祖先的緬懷和祭奠。

前兩年我們曾經看過騰訊視訊出品的一部視訊,《客從何處來》,就是選取當代名人雅述,品茗話古,共同追溯其曆史文化典故,不僅緬懷祖先的文化和習俗,而且将這種文化從個人延伸到大衆,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取得大量共鳴,更弘揚了傳統的道德文化,這種創新的方式和内容,不失為多元化社會環境下的一種探索。清明節,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曆史文化的積澱,不論朝代更替、世事變遷,它始終紮根在人們心裡,代表着人們最樸實的情感,随着社會發展,清明節是更多在外漂泊之人的一個心靈歸宿,更代表着一種鄉愁,始終謹記“祖上幾何,我從何處來”。

清明節、寒食節期間,為何可以飲酒?既是借酒澆愁,也是祭酒以敬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