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作者:一隻森鹿

導遊曾告誡我們: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一提到西瓜這種水果,應該沒人不喜歡吧!在炎熱的大夏天,要是來上幾塊冰鎮西瓜,簡直不要太幸福!那要是去到沙漠旅遊,長途跋涉、幹渴難耐,看見前方有大片西瓜,簡直就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在不了解它之前,估計很多人都會抵不住誘惑摘來食用。

下面我将詳細介紹一下這種沙漠“西瓜”:

沙漠裡為何能長出“西瓜”?

很多人應該非常好奇,為什麼幹旱缺水的沙漠裡能長出西瓜呢?

其實這主要是由于沙漠裡存在各種各樣的生物,白天溫度高,這些生物躲在地底下,到了晚上溫度降低,它們便會出來覓食。在它們活動的過程中,會産生各種糞便和唾液,給地表帶來水分和營養物質,而含有水分的西瓜籽便會生長。瓜苗長出來後,依靠着各種動物的糞便和其他營養物質逐漸長大。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就像沙漠裡能長出仙人掌和梭梭樹一樣,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存在即合理。

沙漠裡遍地的“西瓜”為何無人敢吃?

事實上,沙漠裡的西瓜并不是我們現實中可以食用的西瓜。我們平常吃的西瓜體型比較大,表皮都是綠色或者墨綠色,紋理清晰,裡面瓜瓤是紅色或鮮紅色的,果肉飽滿多汁,鮮甜可口。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而沙漠的這種西瓜,它長得跟西瓜非常像,可以說是孿生兄弟吧!它學名叫“藥西瓜”、“藥葫蘆”,是一種一年或兩年生的藤本有毒植物,主要分布在地中海、美洲等地。

屬于一種苦瓜類的果實,形狀如氣球,直徑3-10cm,表皮顔色一般為黃色、淡黃色、乳白色。它裡面的瓜瓤是白色的,果肉類似于海綿填充物,是以拎起來沒什麼重量。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如果你在沙漠裡遇到這種西瓜,直接看它的表皮和體積就能分辨出來。

為什麼沒有人敢吃這些沙漠西瓜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沙漠“西瓜”含有劇毒

都說“事出反常必有妖”,能在這種惡劣環境中存活,那必得有兩把刷子!不然早就被其他動物給吃個精光了,哪還能繁衍幾千年!

我們在前面也已經提到,這種沙漠“西瓜”含有5級毒素,毒性是毒蠍子的5倍。這是一種什麼概念呢?我們一般把毒性劃為6級,一級毒性稱為微毒,六級毒性稱為劇毒,而沙漠“西瓜”的五級毒素可想而知有多可怕?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這種沙漠西瓜不僅果肉有毒,它全身上下,根莖、瓜藤、表皮、果肉,甚至是瓜籽都帶有毒性,如果你不小心觸碰到它的某個部位,輕則皮膚瘙癢,重則表皮潰爛。如果你誤食了它的果肉,輕則頭暈、頭痛、腹瀉,重則導緻腎衰竭甚至死亡。

曾經就有遊客不聽導遊的勸告,誤食沙漠西瓜中毒而亡的。在沙漠這樣荒無人煙的地方,沒有醫療裝置、離醫院又遠,即使中毒想救治都難。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2、沙漠“西瓜”味道苦澀無水分

其次,沙漠西瓜屬于葫蘆科,裡面含有大量葫蘆素,味道十分苦澀,吃起來就跟生吃苦瓜或者是家裡沒有成熟的柚子差不多,難以下咽,甚至聞到它的味道就不想吃。

再者,它生長在幹旱缺水的沙漠,果肉裡面保留的水分極少,吃了也無法解渴。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沙漠“西瓜”為什麼會含有劇毒?

1、自身形成的保護殼

在沙漠這種惡劣的環境,要想不被其他食草動物吃掉,那必須得有真本領。而這種沙漠西瓜的本領便是形成毒素,在它幾千年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适應環境,适者生存,它逐漸在體内以及體外形成毒素,讓其他生物不敢向它靠近。

2、其他生物遺留的毒素

沙漠中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身上都帶有劇毒,在夜晚出來覓食的時候,便會在瓜藤以及西瓜表皮留下各種毒素和唾液,對于西瓜來說,這是營養物質,于是會全部吸收,長年累月,沙漠西瓜便會在體内形成一種新的毒素,進而加劇了它的毒性。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沙漠“西瓜”的價值

沙漠“西瓜”這麼可怕,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大面積種植呢?

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俗稱藥西瓜,那它肯定是有藥用價值。

在我們國家的西北以及中東地區等地區,很多經驗豐富的農民便會大面積種植這種藥西瓜。

因為它自身帶有劇毒,很多農民便會把它制成殺蟲劑、除草劑或者是拿來泡藥酒。也把它曬幹,将種子分離出來,還可以治療便秘。

沙漠裡遍地是西瓜,卻無人敢吃,為啥?

在沙漠地區,土壤貧瘠,風沙又大,種植這種沙漠西瓜,不僅能防風固沙,還能有一定經濟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它的采摘和種植需要專業的手法和專業的技術人員。必須是有多年種植經驗的老農戶才能處理好。

寫在最後

如果不了解,沙漠“西瓜”足以以假亂真。在那種條件下,很多人可能抵不住誘惑會去觸碰或者誤食。

是以出門旅遊的朋友們,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了解好一些常識,導遊和當地人說的話也一定要銘記于心,不要“好奇心害貓”。

大家對于沙漠西瓜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