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作者:一只森鹿

导游曾告诫我们: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一提到西瓜这种水果,应该没人不喜欢吧!在炎热的大夏天,要是来上几块冰镇西瓜,简直不要太幸福!那要是去到沙漠旅游,长途跋涉、干渴难耐,看见前方有大片西瓜,简直就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在不了解它之前,估计很多人都会抵不住诱惑摘来食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沙漠“西瓜”:

沙漠里为何能长出“西瓜”?

很多人应该非常好奇,为什么干旱缺水的沙漠里能长出西瓜呢?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沙漠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白天温度高,这些生物躲在地底下,到了晚上温度降低,它们便会出来觅食。在它们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粪便和唾液,给地表带来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含有水分的西瓜籽便会生长。瓜苗长出来后,依靠着各种动物的粪便和其他营养物质逐渐长大。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就像沙漠里能长出仙人掌和梭梭树一样,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存在即合理。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何无人敢吃?

事实上,沙漠里的西瓜并不是我们现实中可以食用的西瓜。我们平常吃的西瓜体型比较大,表皮都是绿色或者墨绿色,纹理清晰,里面瓜瓤是红色或鲜红色的,果肉饱满多汁,鲜甜可口。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而沙漠的这种西瓜,它长得跟西瓜非常像,可以说是孪生兄弟吧!它学名叫“药西瓜”、“药葫芦”,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藤本有毒植物,主要分布在地中海、美洲等地。

属于一种苦瓜类的果实,形状如气球,直径3-10cm,表皮颜色一般为黄色、淡黄色、乳白色。它里面的瓜瓤是白色的,果肉类似于海绵填充物,所以拎起来没什么重量。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如果你在沙漠里遇到这种西瓜,直接看它的表皮和体积就能分辨出来。

为什么没有人敢吃这些沙漠西瓜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1、沙漠“西瓜”含有剧毒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能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存活,那必得有两把刷子!不然早就被其他动物给吃个精光了,哪还能繁衍几千年!

我们在前面也已经提到,这种沙漠“西瓜”含有5级毒素,毒性是毒蝎子的5倍。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呢?我们一般把毒性划为6级,一级毒性称为微毒,六级毒性称为剧毒,而沙漠“西瓜”的五级毒素可想而知有多可怕?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这种沙漠西瓜不仅果肉有毒,它全身上下,根茎、瓜藤、表皮、果肉,甚至是瓜籽都带有毒性,如果你不小心触碰到它的某个部位,轻则皮肤瘙痒,重则表皮溃烂。如果你误食了它的果肉,轻则头晕、头痛、腹泻,重则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

曾经就有游客不听导游的劝告,误食沙漠西瓜中毒而亡的。在沙漠这样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医疗设备、离医院又远,即使中毒想救治都难。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2、沙漠“西瓜”味道苦涩无水分

其次,沙漠西瓜属于葫芦科,里面含有大量葫芦素,味道十分苦涩,吃起来就跟生吃苦瓜或者是家里没有成熟的柚子差不多,难以下咽,甚至闻到它的味道就不想吃。

再者,它生长在干旱缺水的沙漠,果肉里面保留的水分极少,吃了也无法解渴。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沙漠“西瓜”为什么会含有剧毒?

1、自身形成的保护壳

在沙漠这种恶劣的环境,要想不被其他食草动物吃掉,那必须得有真本领。而这种沙漠西瓜的本领便是形成毒素,在它几千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它逐渐在体内以及体外形成毒素,让其他生物不敢向它靠近。

2、其他生物遗留的毒素

沙漠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身上都带有剧毒,在夜晚出来觅食的时候,便会在瓜藤以及西瓜表皮留下各种毒素和唾液,对于西瓜来说,这是营养物质,于是会全部吸收,长年累月,沙漠西瓜便会在体内形成一种新的毒素,从而加剧了它的毒性。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沙漠“西瓜”的价值

沙漠“西瓜”这么可怕,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大面积种植呢?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俗称药西瓜,那它肯定是有药用价值。

在我们国家的西北以及中东地区等地区,很多经验丰富的农民便会大面积种植这种药西瓜。

因为它自身带有剧毒,很多农民便会把它制成杀虫剂、除草剂或者是拿来泡药酒。也把它晒干,将种子分离出来,还可以治疗便秘。

沙漠里遍地是西瓜,却无人敢吃,为啥?

在沙漠地区,土壤贫瘠,风沙又大,种植这种沙漠西瓜,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能有一定经济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它的采摘和种植需要专业的手法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是有多年种植经验的老农户才能处理好。

写在最后

如果不了解,沙漠“西瓜”足以以假乱真。在那种条件下,很多人可能抵不住诱惑会去触碰或者误食。

所以出门旅游的朋友们,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了解好一些常识,导游和当地人说的话也一定要铭记于心,不要“好奇心害猫”。

大家对于沙漠西瓜还有其他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