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巧克力+蘇打水=?|正經玩

有天小編一邊吃着巧克力一邊喝蘇打水

誰知道一個手抖巧克力就不見了

低頭一找,它竟然飄在杯子裡晃來晃去

吃貨的探索欲這不就燃起來啦!

巧克力+蘇打水=?|正經玩

實驗器材

所标杯、氣泡水、燒杯、巧克力、小刀

巧克力+蘇打水=?|正經玩

實驗過程

首先,我們将巧克力切成長條

然後,将其扔入裝有蘇打水的燒杯中

過一段時間,巧克力表面便會附上一層氣泡

之後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

1、較大或較方的巧克力會沉在燒杯底部

2、較小或較細的巧克力浮在水面上

3、大小适中的巧克力在燒杯中上下起伏

有的時候能夠起伏的巧克力也會在水面“卡住”

這個時候搓一點巧克力碎屑進去

讓水變得渾濁一些會有助于巧克力繼續起伏

我們也可以嘗試給巧克力切出更多形狀

巧克力的運動軌迹也會變得豐富而有趣

原了解說

在巧克力投入蘇打水時,碳酸分解形成的二氧化碳附着在巧克力表面,便會提供一定的浮力。當氣泡與巧克力的浮力克服巧克力的重力時,整體便會上升了;而在巧克力觸碰水面時,巧克力與水交界處的氣泡逸出,浮力不足以克服重力,巧克力就又沉下去了。

由于表面附着的氣泡量大緻與表面積成正比,所比表面積過小時,巧克力即使完全附着了氣泡也無法上浮;相對的如果比表面積過大,那麼在浮至水面時隻靠底面與側面的氣泡也可以繼續漂浮。隻有比表面積适中的巧克力才可以完成沉浮的往複。

在實際的實驗中由于水的表面張力很大,是以可能出現巧克力浮至水面時上方的氣泡受表面張力作用無法逸出。此時如果讓水表面有一些油脂減弱表面張力,就可以讓巧克力開始上下運動了。

如果巧克力有特殊的形狀,比如一端大一端小,那麼最開始上浮的時候隻會逸出其中一端的氣泡,那麼在下沉後由于另一端氣泡更多,會在合力矩的作用下翻轉,就會産生最後一圖中的搖擺運動了~

繼續閱讀